阅读前请思考:
“无反馈即地狱”的出处?
反馈究竟指什么?
如何有效的反馈?
今天分享互联网平台设计,日常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常识。
以下是正文:
无反馈即是地狱,貌似高级的心灵鸡汤,同时说明了产品设计、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
反馈本是人沟通的一种形式,而沟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信息的传递,无论是开会、聊天、演讲、讨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向身边的人传达着信息。在不同的场景下,沟通有着不同的目的。沟通的目的主要包括告知,例如老师上课、公司的通知等等;第二个目的是愉悦,愉悦他人或让自己愉悦,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在社会的一切需求都是围绕获取广义的愉悦和抵御广义的恐惧;第三个目的是说服,辩论和咨询项目的主要目的;最后一个是激励,很好理解。一个好的反馈可以愉悦他人,或者帮助他人识别自己不足、抵御恐惧。
主题配图
1、反馈也讲究平衡。
和企业经营一样,反馈也讲究效率、质量和成本,不同场景要求不一样。电话的发明,第一次让远距离双向沟通的反馈的效率极大的提高。互联网的发明让多向沟通的反馈效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微信群支持500人同时在线沟通,QQ群支持2000人,理论上互联网可支持无限量的人在线实时交互反馈。
在人与人、人与机器互动交流这个场景,互联网第一次完美的解决了反馈的成本、效率和质量三者平衡的问题,这也是为何全球十大市值的企业,互联网公司占据五席。
2、反馈的场景。
在IAB物智链分享的NO.02期的小知识中,我们分享了“没有场景,就没有任何意义”,典型的反馈场景主要在三个方面:生活、工作、产品设计。后面会围绕此进行简单的分享。
3、反馈具备系统性。
反馈是控制论的概念,控制论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从这个角度讲,反馈一定要具备四下特征:要有一个预定的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从外部环境到系统内部有一种信息的传递;行动可矫正;通过内部自动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稳定。简单的讲就是要在系统中形成反馈闭环(反馈闭环是IAB物智链NO.4的小知识),不断的优化结果,从而达到最优结果。
以下,从生活、工作、产品(仅指App)设计三方面简单分享:
一 、生活
问:为什么男生追女生追到一半就不追了?
答:看不到进度条。
这就是反馈的重要性。恋人之间也是如此,总想寻求另一半的反馈,越没反馈就越想得到反馈,最后耗尽了所有心力,导致各奔东西。
生活中无反馈即是地狱的例子非常的多:出门旅行一定要告知家人、工作请假一定要安排好手里的工作、病情好转一定要按时复诊等等。古时,父母在、不远行,是因为交通和信息沟通过于落后,有了书信后是通过书信报平安,电话时代是通过电话,现在好了,一个微信视频搞定一切。
吃多了会胖,熬夜多了脱发,都是身体系统给你的反馈;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重力给你反馈;
每天坚持学习两小时,10年后成为领域的专家,也是反馈。此类枚不胜举。
二、工作
反馈是工作沟通的一种形式。
最直板的说法是“把工作做好”,但这并不简单,最难的是持续不断的把事情做好,创业亦如是。这就需要你收集到足够多的高质量信息,其中,寻求反馈便是唯一的方法,互联网试错的哲学也在于此。逻辑思维贩卖的知识焦虑中,至少在绩效管理、游戏设计、刻意练习、心流模型等等诸多地方提到并一再通过事例论证了反馈的核心作用。
(1)寻求反馈。
上级布置的一项任务,在完成阶段性成果后,一定要找合适的时机,寻求积极的反馈,最好能当面沟通,提高效率和质量。这里面需要注意三点:
- 输入太弱,反馈必定很弱。这就要求在寻求反馈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好问题。
- 反馈渠道阻力太大,获得反馈就会很难。发邮件不如发微信即时,发微信不如打电话高效,打电话不如当面沟通直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开会开会开会。一个高效的沟通环境的形成,依赖于组织所有人员的长久努力,雅伯特·马伯蓝比教授研提出的7/38/55定律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方向:从沟通的效果层面来看,肢体语言所起的作用最大,占到55%,语音语调38%次之,而沟通的内容其实只占到7%。所以演讲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啊!
图:7/38/55定律,来源于http://t.cn/RiGT5ld
- 反馈的反作用力常常是负面的,没人愿意自讨苦吃。这方面需要注意把握好度。
(2)给与反馈。组织的成长更多的依赖于每个人对“接班人(新人)”的培养,新人的成长是要不停的给与反馈。只有反馈,才能促进成长,对个人,对系统都是如此。
(3)平衡好效率、质量和成本。
如果你微信向上级请假,得不到反馈;你通旺旺(淘宝)向卖家咨询商品一直得不到反馈;发邮件给私人医生咨询父母的病情,一直得不到反馈;发邮件给到时咨询论文的进度,得不到反馈等等,这会是什么样的体验?
三、产品设计
让产品说话,好的产品是能和用户沟通,沟通过程即是不断交互反馈的过程。在产品设计中,交互反馈号称是最难设计的,怎么做到实时、恰到好处、不漏、不过,核心就在一定要形成“交互反馈”。以下是产品反馈设计中的三点建议和一些例子:
(1)事前事中事后实时、合适的给以交互反馈。
(2)形成反馈闭环优化反馈结果。反馈闭环是任何学习的前提条件。
(3)切记反馈过度。我曾经看到过一个App在网络状态从WiFi切换到4G后,同时模态反馈超过了5次,每种交互方式还不一样,极其痛苦。这说明啥,产品设计团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2C的产品,在价值观的设计上,客户永远是第一顺位的,这时候保障客户体验就是唯一的核心,其它的一切妥协(号称领导要求、安全需要等等)匆忙发版都是价值观的妥协。这种团队不可能长久!
(4)举两个例子。
- 最伟大的交互反馈创新“点赞”。Facebook发明了点赞,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目前点赞这一交互反馈方式在全球日活已超过20亿次。你有多少点赞之交?
- 微信取消“已阅”的交互反馈。很多系统的短信交互设计上,手淘、钉钉等各类App中IM消息中,都设计了消息是否被用户阅读的状态反馈提示。微信当年也有这个功能,在腾讯高管就此反复讨论过很多次,最后马化腾敲黑板说不要,理由只有一个:会带给用户压力。这就是马化腾对微观体感的把控能力,也是腾讯在微信设计上的价值观体现。
除了以上三项,反馈在系统设计、电路设计等各行各业都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反馈早已奴役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