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价值观+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结构及特点-抢完房子后,2019我们最终博弈是什么?-2019中国青年价值观念调查报告+做一个有常识、有道德的人-为什么人不能“机”心太重?庄子用三个经典故事讲透人生大智慧-“机缄而不得已”与得道的路径-查理·芒格:寻找勤奋的合作人,然后努力配得上他们-傻子才会去赌不确定性-“做完”和“做好”的区别,就是人生的差别-为什么笨人改变了世界,而我们仍碌碌无为?-人生的三道门丨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接纳世界-你值多少钱?——取决于被需求的稀缺性-人类有两套判断是非的标准,决定人思想的深刻与浅薄-坤鹏论:价值的价值是什么用锤子重估一切价值-世纪难题“休谟问题”的破解:从“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命题-从美国240年的历史,看人类价值观的演变与进化-事物的层次结构+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价值分类的理论误区及全新模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属性与价值属性的关系纽带-自然属性的核心标记+“是”与“应该”的关系-人类有两套判断是非的标准,决定人思想的深刻与浅薄-价值观三大定律-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使用价值论和个体价值论-社会价值论和信息价值论-行为价值论和系统价值论-价值观论和情感价值论+价值理论的十大误区-经济领域能创造价值,流通领域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本身就是主观的-情感与价值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穷查理宝典-穷查理宝典——序言:巴菲特论芒格-穷查理宝典——中文版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一-书中自有黄金屋二-书中自有黄金屋三-穷查理宝典——导读-第一章 查理·芒格传略-查理·芒格传略(2)-查理·芒格传略(3)-查理·芒格传略(4)-查理·芒格传略(5)-查理·芒格传略(6)-查理·芒格传略(7)-查理·芒格传略(8)-查理·芒格传略(9)-查理·芒格传略(10)-第二章 芒格的生活、学习和决策方法-第三章 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第四章 查理十一讲-第一讲 在哈佛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第二讲 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及其与投资管理和商业的关系-第三讲 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修正稿)-第四讲 关于现实思维的现实思考-第五讲 专业人士需要更多的跨学科技能-第六讲 一流慈善基金的投资实践-第七讲 在慈善圆桌会议早餐会上的讲话-第八讲 2003年的金融大丑闻-第九讲 论学院派经济学:考虑跨学科需求之后的优点和缺点-第十讲 在南加州大学GOULD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第十一讲 人类误判心理学-第五章 文章、报道与评论

社会价值论和信息价值论

2019年9月25日 字数:1944 来源:统一价值论 作者: 提供人:wojiao67......

革命之五:“社会价值论”主要解决社会价值的运行问题

社会价值系统(即人与人之间所组成的价值系统)中每个元素之间都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它们各司其责,而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社会价值系统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层次结构与对称结构。

1、社会价值系统的层次结构

社会价值系统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社会分工、社会管理与社会意识。

(1)社会分工。社会分工资料的客观目的在于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个人的劳动能力。

(2)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客观目的在于按照特定的规则对社会分工进行“有序化”处理,因此社会管理是关于社会分工的规则体系。

(3)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客观目的在于按照特定的规则对社会管理进行“有序化”处理,因此社会意识是关于社会管理的规则体系。

社会价值系统的层次结构如下图: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2、社会价值系统的对称结构

社会价值系统可分为社会分工、社会管理与社会意识三个基本的层次,其中每一个层次都含有两个对称元素:规范性元素与非规范性元素。

(1)社会分工的对称元素。人们在实施社会分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处理,如内容的明确化、形式的标准化、数量的规模化、技术的专业化、主体的清晰化、过程的程序化、度量的精确化等。社会分工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规范性的社会分工称为经济,非规范性的社会分工称为风俗。

(2)社会管理的对称元素。人们在实施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要对社会管理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处理,如管理内容的清晰化、管理过程的程式化、管理手段的标准化、管理技术的专业化、管理主体的权威化、管理指标的精确化等。社会管理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管理。规范性的社会管理称为政治,非规范性的社会管理称为民约。

(3)社会意识的对称元素。人们在实施社会意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价值的效率性,往往要对社会意识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处理,主要包括:程序化、形象化、抽象化、特征化、典型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等方式。社会意识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规范性的社会意识称为文化,非规范性的社会意识称为民风。

社会价值系统的对称结构如下图: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3、社会价值系统的逻辑结构

综上所述,可知:

1、经济是规范性的社会分工,政治是规范性的社会管理,文化是规范性的社会意识。

2、民俗是非规范性的社会分工,民约是非规范性的社会管理,民风是非规范性的社会意识。

3、由于社会管理是关于社会分工的规则体系,社会意识是关于社会管理的规则体系,因此当经济是社会分工的主流部分时,社会管理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经济的规则体系;当政治是社会管理的主流部分时,政治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经济的规则体系;当文化是社会意识的主流部分时,文化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政治的规则体系,还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关于经济的规则之规则体系。

社会价值系统的逻辑结构如下图: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革命之六:“信息价值论”主要解决价值的源泉问题

信息有三种不同的定义:一是,信息的数学定义为“消除不确定性”;二是,信息的哲学定义为“信息就是事物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全新主观反映”,或者“信息就是新事物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主观反映”;三是,信息的价值论定义为“信息就是能够增加事物价值量的主观认识”。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1、信息的数学定义与价值论定义的一致性

根据“信息论”创始人申龙的观点,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或“提高确定性”,可以发现:“消除不确定性”就是“消除无序性”,实际上就是“提高有序性”或降低“无序性”。从描述的对象来讲,“有序性”可分为物质有序性和能量有序性两种,从描述的方式来讲,“有序性”可分为结构有序性或功能有序性。任何耗散结构的有序性应该是指其功能上的有序性,而不是指其结构上的有序性,人类获取和使用各种信息的客观目的不是为了抽象意义地消除其结构上的不确定性,而在于实实在在地增强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即增强其功能上的有序性,信息的本质应该从它的功能特性去理解和定义,而不能从它的结构特性去理解和定义。显然,对于来生命机体(即耗散结构)而言,所谓“有序性”是指活的功能有序性,而不是指死的结构有序性。因此,对于人类而言,信息的本质就是提高系统的功能有序性或增加系统的有序性功能。根据价值的物理学定义“价值就是有序性功能”,可以发现,信息的本质就是“改变系统的价值量”。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信息数学定义与价值论定义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2、信息的哲学定义与价值论定义的一致性

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对于相关事物进行充分而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决策,就可以使行为方案具有充分而科学的信息依据,从而大大减少行为过程的盲目性,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将会产生正向的价值效应。

信息数学定义与价值论定义的逻辑联系,如下图: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综上所述,信息是价值的真正源泉。信息的产生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生物进化,二是人类劳动。信息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生物进化,虽然这一过程非常缓慢和微弱,但它形成了人类价值的原始基础,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人类劳动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信息积累的唯一来源,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此时,“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价值观 / 价值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