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嘴里的东西,一年看广告、二年看营销、五年看品质
浓香工艺一甑糟子,蒸馏出来的酒讲看花摘酒,也就是量质摘酒,一般的窖池基本上10%左右的出酒率,这部分是最好的酒,作为一级基酒,生产普五及1573这个档次和以上的酒,其他的就作为二级,三级基酒做档次比较差的酒和勾兑调味酒,但这个出酒率是根据窖池年限(首要条件)和酒师的水平决定,窖池越老一级基酒出酒率越高。五粮液长发升和老窖国宝窖池的一级基酒出酒率非常高,能达到70%以上,但这些窖池的酒都是作为勾兑调味酒(不做基酒)及其珍贵。浓香工艺核心之核心就是窖池,千年酒窖万年糟。
泸州老窖窖龄400年以上的4口,五粮液16口(15口在用),都用于高端酒的酿造的话,五粮液理论产量是泸州老窖的四倍左右。
营销只能改变一时,对于消费品的消费群体(特别是酒)的大小很重要。
行业冬天才是判断一个产品有没有竞争力的最好时期,判断一个产品,看毛利率是不够的,得看净利率,看毛利率向净利率转化的难易程度,看净利率也还是不够的,还要看净利润总额,产品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单品的盈利能力,还得看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一定是双维度的,包括能力的高低还包括能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毛利率的坑可以看看长生生物的疫苗,毛利率很高,但是净利率一般,因为销售费用很高,毛利率向净利率的转化很难,净利率高的也有坑,比如2013年的泸州老窖,面对茅台和五粮液的降价坚持不降价,销量很低,你单品净利率高,量起不来,市占率低,不仅仅赚不到钱,竞争力也打折扣。纯利润多的也不靠谱,比如我开个小超市一年赚100万,我笑死了,可是沃尔玛赚100万,股东要砍死他。说到底还是净资产收益率比较好,但是也有坑,比如管理层为了取悦董事会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提高数据,就不好。那么怎么办呢?营收增加、利润增加,是好事吗?也不一定。比如面对竞争,一方采取激进销售的策略抢占市场,短期看,报表光照,但是长期看公司的护城河是损伤的。
啰里啰嗦说,就是说一个事情:当你不了解一个企业的时候,你看到的财务数字不是充分条件。
再退一步,我们不了解企业怎么做投资呢?
做一个优秀企业的组合,通过数量,用统计规律把不确定事情变成确定性事情,就很好。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时间来熨平市场的波动。
和大家做一个分享,欢迎指正。
酒企的竞争最后一定是高端产品,营销能一时,不能一世。
陈放是茅台酿造工艺的要求,一年大生产周期完成后,必须再陈放四年(期间有几次勾兑工序),才能算是成品酒。
红酒很讲究适饮期和陈年潜力。
浓香其实也要存放的,普五90年代要4年才出厂,现在是2年,至于浓香存储多长时间这个没有标准(事实上口感这种感性主导的东西,没有办法用时间量化),只是我个人感觉浓香存储5-6年左右是比较好的,2-3年的酒还是太生和涩,口感不自然。
从我自己喝过存得最长的普五大概有30几年,然后20,10几年乃至几年的酒给我的感觉就是(保证不漏气跑酒的前提下),越长的时间口感越细腻越纯越极致,如丝绸般一样顺滑,但厚度会减不少,五粮液特有的复合喷香会显得更典雅与纯和。,黄酒倒是越存越好喝。
黄酒原酒的确是越陈越香,瓶装酒好像不行,有保质期。我请教过古越龙山董事长,他说瓶装酒保质期过了,并不表示这个酒就完全不能喝了,只是过了保质期酒品质会有所下降。
老窖骨子里是不服五粮液的,一直想夺回浓香老大,但怎么可能,高端产能差距这么大。老窖真的应该摆正心态,就是奢侈品你都比不了五粮液,人家长发升600多年,你国宝窖池才多少年。老窖现在的产能和品牌及酒质等优势,把中端做大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你应该扬长避短,一天守着个1573的价有什么意思,又放不起量。唉,从神坛上跌下来的人,心态都差不多,五粮液也是一样,四川的酒企差不多都有这个毛病,我就觉得洋河的心态特别好,低头做事,不争不辩,很值得川企学习。
中端的市场非常大,不管消费价格升级还是品牌集中化都才开始,别小看了中端产品,如果量做上相当的规模,小幅度提价的利润贡献不比高端白酒提价小。从我们店面零售看,卖一瓶中档酒的毛利和卖普五差不多,有的还要高,只是普五量比较大。
另外我觉得茅台并非是无可替代的,这个跟社会流行的变革,经济繁荣程度,甚至反腐力度都密切相关。我记得十几年前,很多人喜欢喝五粮液,后来流行水井坊,直到近十年茅台才成为主力军的。就如同香烟一样,从云烟到红塔山到其他牌子,也会经常发生变化的。
每个人的味蕾不一样,所以不同的香型有不同的消费群体,长时间看这个群体是稳定的。
剩者为王。每个行业集中度都会越来越高,最后剩下几个大佬级别的企业。
白酒走出国门是一个文化征服的问题,短期内很难,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增长额和国内市场的饱和,终归要走出去,早出去比晚出去好。未来国内白酒的总体趋势是“少喝酒喝好酒”,高端酒的市场还是很大。
一斤茅台,需要2.4斤高粱和2.6斤小麦。
五粮液的高端酒:普五以上档次的酒,包括普五、1618、老酒、年份酒、生肖酒、主题文化酒、更高端的就是封坛酒。30年前可没有茅,五,剑比泸州品牌高的说法,只是后来泸州,汾酒,古井开始走大众路线的错误,才使茅,五,剑脱颖而出。如今能坚持十几年或许能回归第一阵营。
高端白酒的全国化是可行的,因为需求是全国性的,中低端全国化难度要大得多,因为消费者口感需求导致香型多元化,这个来自于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味蕾。我一个东北的,我要喝高端酒,没得选,就那几个牌子;我是普通人,和中端酒,当地的,喝习惯了的,(香型和口感),我不会去买茅台的中端酒。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茅台借助高端酒打开酱香整个市场,就是让喝酱香型的人群躲起来,从而推进中端酒销售。但是很难,因为认的是谁茅台飞天,这个品牌溢价到不了王子酒系列酒。王子酒系列酒现实中销量还不错,这是因为竞争对手比如郎酒,他们的产能和品质太差。
你好我好大家好时企业是壮大不起来的,只有危机中才能诞生行业龙头。对于高端白酒,一直是这个观点,产能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稀缺的(对于庞大的白酒消费量),只是那个价卖罢了(市场会给出供需平衡的终端价),现在价格下来了是好事,释放需求,清理渠道库存,顺带挤压次高端的市场份额。茅台在高端市场已经没有对手,现在价格下来,对于放量是再好不过,中低端能突破(难度大),那就是锦上添花,但我是一直觉得从酱香的工艺来说,股份公司就不该做中低端系列酒,浓香有系列酒那是工艺决定的。浓香的产能过剩是比较可怕的,浓香的工艺决定,这几年新建的产能,放在10年内看,都是低端产能,20年后算中端产能,50年后算高端产能,但浓香领域内竞争者如云,相比其它香型残酷性无疑是最大,如果说这轮冬天足够长,又有多少产能,能坚持到从低端蜕变为高端。中低档酱香的口感受众面非常窄。
上个黄金十年行业发展依托宏观经济高速发展和政商一体的经济模式,前中程是高端产品领跑树立行业标杆,中后程是次高端和中端产品顺势提高价格,填补高端市场提升的价格空缺,依托消费升级,带来二三线酒厂的繁荣和壮大,那么现在而今眼目下,此种发展模式已经画上了一个句号。目前面对高端产品价格下滑,次高端和中端产品价格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高端影响次高端,次高端影响中端),如果高端产品价格不能稳定,最受伤的直接是次高端和中端(举个例子,今年飞天普五价格挺不住继续下滑,茅五手上有大把的资金补贴经销商,二三线厂贴得起吗又能贴几年),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内外人士,已经慢慢意识到这种残酷,去年年底,很多人看到飞天普五价格开始下跌时,还在窃喜,二三线厂的机会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终于出现,什么叫弯道超车,就是你的量和价都要全面超越,茅五12年都是100亿上下的利润,二三线厂要卖多少瓶酒才能超越,现在市场上有那个次高端产品能在量不萎缩的情况下,就别说上涨了,先能把价挺住。量去弥补价,真别把高端白酒当奢侈品,就一普通消费品,市场份额比什么都重要。
各种香型都有自己的消费人群,很多人还是喝不惯酱香的,把浓香几个高端品牌加起来,份额远超茅台,茅台最大的优势是香型内没对手,浓香是最大的香型,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香型。茅台酒的工艺和特质已经决定了茅台不能走中低端路线,只能走高端路线!茅台的护城河也在于茅台一贯的品牌宣传都立足于高端,一个人喝茅台很大程度上是象征其身份和地位!茅台带给人的是其精神上面子上的荣耀!买茅台的人也都是冲着这个去的,很少有冲着它比较好喝去的!茅台已经是奢侈品!一种奢侈品的降价比它的销量萎缩更致命!反过来说,如果茅台能保住价格,它的销量才能够上去,如果价格下来了,销量反而更难上去!这就是买涨不买跌!希望管理层别做傻事!五粮液老总这招太阴险!如果茅台走中低端路线就是卖出茅台股份的时候了
关于茅台是腐败酒的问题,实在是无趣!人们喜欢茅台,爱喝酒的喜欢茅台,当官的也喜欢茅台,难道是茅台的错误吗? 当官的还喜欢黄金,是不是你就痛恨黄金?当官的还喜欢人民币,你是不是就和钱过不去? 当官的喜欢美女,那你怎么见了美女也走不动?
五粮液有陈年潜力,但表现的方式和酱香不一样,酱香是越存越香,浓香是越存越细腻越平衡协调(香反而不会很突出),对于新品来说,勾兑技术的进步,可以弥补陈化时间不足的短板,但我个人来说还是喜欢喝自然陈化的酒。
泸州老窖自然灾害没得粮食停了产的,当时泸州归宜宾管,所以先保五粮液的用粮。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首次参加的五粮液和古井贡摘得第一和第二名,力压老窖,让以浓香鼻祖自居的老窖耿耿于怀,老窖的理由就是没得粮食停产了,那届参加评比的酒不代表真实水平,现在中国已知唯一没中断过发酵,年代最古老的窖池就是五粮液的长发升。
五粮液高端产能远超老窖,五粮液多粮跑窖,泸州老窖单粮原窖(改进后的六分法),第二整个8,90年代,五在疯狂扩产能。
五粮液现在的产品结构:高端1+3矩阵,1是核心产品52度新品五粮液(五粮液水晶瓶),3是五粮液交杯。五粮液低度和五粮液1618.,4+4系列酒品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