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谈金融的本质?因为你不明白金融的本质就不明白P2P是个什么玩意儿,你也不会明白P2P有多不靠谱。
读书的时候,教金融市场的老教授说过一句话:”学习金融基础知识不能够帮助你赚大钱,但可以帮你躲过很多理财骗局和陷阱。“
之所以会有海量的投资者中招,就是因为中国民众对于高收益理财的渴望远远大于其金融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他们远远低估了资本家们对于金钱的贪婪,在平台爆雷潮的背后,多少人利用大家的“中产梦”实现了个人财富的转换,这些钱并不是凭空消失了,而是装进了某些人自己口袋。
1、那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呢?
借用陈志武老师的话来讲,金融的本质就是「跨时间和空间的价值交换」
翻译一下就是「利用时间差来达成钱生钱」的目的。
其实金融这件事很简单,没有门槛,每个人都可以做,只需要有钱,有人,有时间,每个人都可以做金融,但是为什么设立一个金融机构如此困难呢?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道德风险」,记住他
(详见人才是最大的风险,今天我们来聊聊「道德风险」,写于17年底的一篇推送)
这是每个金融理论课都会放在第一节讲的内容,可以说整个金融历史都是在和「道德风险」对抗的历史,不了解人性你就不可能了解金融。
因为人性中的贪欲,有贪欲就会产生「道德风险」,如果说不设置任何限制的就让每个人都去做金融,那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假设不设置任何限制,有钱的人都去开银行,万一这些人哪天动了歹念,把大家钱全卷跑了,那金融体系就会失去信任,没有了信任金融体系就会崩溃,
就如同今日的民间金融一样。
民间资本(资料)
所以金融的基础是法制和监督,法就是规则,监督就是执行。
正因为金融太容易引起道德风险,国家才会设立银监会、保监会(现已合并为银保监会)、证监会来监督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
有了监督和规则的限制,道德风险才能够被束缚住,金融业才可以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
2.当你买P2P的时候买了什么?
P2P按名词解释Peer to Peer Lending,原意为个人与个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相互借贷,原型为英国的ZOPA或者美国的Lending club。
但是进入国内后,P2P变味了,只做中介服务平台规模很难扩张,不少的P2P转型为「互联网上的民间借贷」,而暴雷的平台大多数都是不甘愿只做一个信息中介平台的。
“民间借贷”这个词大家避之不及,但是一放到了网上就被包装成了「互联网金融」,一切都变得合理化了,似乎在这个年代大家不参与一点“互联网金融”就是落后于时代的。
而大家不明白一堆垃圾不论再怎么包装还是垃圾,就算裹着“互联网”外壳的“民间借贷”再怎么高大上也还是“民间借贷”,问题是迟早会出现。
P2P在11年间累计借款金额达到7.2万亿元,大家沉醉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美好假象之中,请问互联网金融是真的发达了吗?
提问:发达的互联网金融会一周内卷走投资人几千亿元吗?
显然不会,就如同上文提到的,我们的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是建立在规则和监管不到位的基础上的,总结一个词叫做
野蛮生长
这是一个道德风险无限高的金融领域,这就好比
你把钱存进了一家老王开的“银行”,这家银行的监管、规则、利率都是自己瞎定的,并且还会给你15%利息哦。
至于这个钱放在老王这里,老王用来做什么你全都不知道,甚至老王心情不好了就可以拿你的钱出去随便乱花,反正也没有人管我。
请问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把钱放在里面吗,这就是如今的P2P。
尝到了余额宝甜头后的“投资者”们纷纷涌入P2P的大潮之中,其中不乏资本裹挟的理财大V的推波助澜,一片繁荣的景象空前绝后。
但从来没有人提醒他们,
吴军2012年2月28日美元利率汇率预算储蓄博奕美金算盘指南针闹钟象棋金融
他们投资的22%年化利率的项目最后居然是东北四线以下城市的一座烂尾楼。
从来没有人提醒他们,他们看到的预期收益15%并不是15%而是-100%-15%。
从来没有人提醒他们,就算是国资背景、上市公司平台一样会倒闭。
从来没有人提醒他们,在自己上班的P2P网站投资上百万元,老板也一样会跑路,所谓专业、能力就像一个笑话。
从来没有人提醒他们,一天之前他们还拥有着百万身价,一天之后就可能身无分文。
在没有监管和规则的角落中,有些平台不但设置自己的资金池并且公然挪用投资人的资金,有些平台表面宣传自己如何安全如何庞大如何背景强大,实际上却满目疮痍,就连“国资”“央企”的平台都不能幸免。
在六月爆雷的63家平台之中,9家是国资系平台,4家是国资控股平台。
P2P为什么那么容易爆雷呢?
除了监管和道德风险之外,宏观和微观的因素也不得不提。
微观的角度上来说,P2P吸纳的借款人是不具备向正统金融机构类似于银行贷款的资质的,所以他们愿意付高息向P2P贷款。
而在国内连银行这种层层核实调查借款人背景的金融机构每年都有大量的呆帐坏帐需要利用资管公司去剥离,别说风控能力更弱的P2P平台了。
借款人本身的资质就更鱼龙混杂,再加上平台风控能力远远不及正统金融机构,爆雷是迟早的事情。
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实体经济的环境严重影响了平台的稳定度,在整个宏观形势好的时候,企业赚到钱了,自然违约的平台就少了,但是当企业缺钱的时候,问题就如洪水猛兽一样的凸显出来了。
这段时间不少业内的朋友经常抱怨一件事就是发现企业真的没钱了,这件事第一个传导到的地方就是P2P,因为向P2P借款的企业本身资质就差,经不起大环境的折腾,而P2P平台动辄就40%的借款利率也让企业不堪重负,这一来二去就崩了。
3.我们该如何去规避理财陷阱?
郭主席表示: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你以为P2P理财固定收益是15%,你错了,P2P理财的收益区间是-100%-15%。
你以为银行理财收益是5%,你错了,银行理财的收益区间是0%-5%。
反而是你最看不上的保险养老金,收益区间是4%-4%,写入合同。
懂行的人永远不会说预期收益率,而是说预期收益区间。建议网贷平台以后都照着我这么写,不要再误导消费者了,让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笔刚性兑付的收益。
强行把波动收益包装成刚性兑付可能是本世纪最大的骗局了。
除了收益之外,另外一个词更重要「波动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风险。
不谈风险只谈收益的理财基本都是骗局,因为风险和收益就是正相关的。(详见一招看穿99%的理财骗局,写于17年6月)
创意配图:P2P网贷
夏普(William Sharpe)等美国学者提出过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中非常非常经典的一个模型叫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简称CAPM)
其意思就是说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有两个部分构成:
1.无风险利率
2.风险溢酬
无风险利率
无风险利率没有明确的衡量指标,一般定义为短期国债利率(3%-4%),欧美地区喜欢用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进利率)。
换而言之,超过4%年化收益率的资产都是需要承担风险的。
除非把流动性降低,时间线拉长,那无风险利率的基准也会上升,这就是为什么定期存款和年金类产品可以无风险而取得稍高收益的原因了。
风险溢酬
超额收益率就需要承担超额的风险,「风险溢酬」就是给那些敢于承担风险的投资者的回报。
据杰西·西格尔在《Stocks for the Long Run》(《股市长线法宝》)的阐述,过去两百年中,股票相对于短期国债的「风险溢酬」为4%。
也是说相同的一笔钱投入股市长期来说收益率远超短期国债,但是投资者需要承担巨量的市场波动,这也是大多数投资者无法在股市中盈利的原因。
也就是说,所谓的20%、30%的收益率,你是承担了16%、26%的风险溢筹才得到的,而16%、26%的投资标的的波动性很有可能让你血本无归,投资之前你想好了吗?
4.理财大V可靠吗?
前几年有一批理财公众号就是靠着拉人去注册P2P平台发的横财,一年动辄千万,这些公众号背后其实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而这个团队背后的股东其实很多就是这些“实力强大”的平台们。
这些看似专业的广告防不胜防:
分析一通通货膨胀数据以后,跟着P2P广告……
北上广无法养老,跟着P2P广告……
甚至在某P2P倒闭前夜,鼓吹着某P2P如何如何高收益和安全……
这就是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大V”们干出来的事情。
在这个万亿级体量平台们背后,这些先是经济学学者,后是理财大V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试图去塑造一种权威感来完成他们自己的流量变现。
其实有一部分人也是被背后的资本所裹挟着去做这样的事情,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永远只做一个独立工作室(俗称小作坊)的决心,因为我永远不想失去独立发声的权利。
其实也有不少平台来找过我,但我认为我的底线就是站着挣钱,挣这个钱和吃人血馒头又有什么区别呢?
最后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从来不反对大家做任何形式的理财,高收益的也好,低收益的也罢。
理财是一件理性并且需要长期理性的行为,所以请大家多多学习金融基础知识,有大量的先贤的智慧留到今日仍然熠熠生辉,不要去相信一个屏幕背后你连脸都不认识的所谓“理财大V”,永远保持理性和思考,没有一个投资高手是靠看公众号年化收益就可以长期超过10%的,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幻觉。投资前先关注风险,优先正统的金融机构,即使他只能给你4%的年化收益,但他至少是长期安全的。如果想博取高收益,也欢迎尝试基金和股票,毕竟只有体验了投资之难,才会意识到所谓的10%、20%是多么残酷的一个游戏。把握宏观经济的大趋势,没有一个智慧的投资人会逆势而为,聪明的投资人巴菲特、利物莫儿等厉害的地方不在于在顺境中能够赚多少钱,而在于大趋势不好的时候会及时的止损,这才是投资大师最让人钦佩的地方,而大多数人呢,被完成了财富的重新分配。学习资产配置,储蓄、保险、股票、基金需要根据不同人的情况来完成科学的配置和再平衡,不要相信什么高收益的神话,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落实自己的理财计划才是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