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2018年10月24日  来源:壹读 作者: 提供人:58988callto......

本文来自周刊君大家族 有意思报告

(ID:youyisi_cn)

人在家中坐,瓜从天上来。自周六深夜起,自媒体连“捅”三天马蜂窝,抄袭丑闻持续发酵。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文中指出马蜂窝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85%为机器人抄袭自其它竞品网站,并贴出大量所谓“实锤”,比如:

同一账号性别忽男忽女,行踪飘忽不定;

用户活跃时间异常:在工作时间用户活跃度最高;

7%的营销游记被顶次数为普通游记的364%倍;

被顶次数最多的回答几乎全部来自于三亚水军……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图片来源:小声比比

对此,马蜂窝的回应是:造假我们认,但是说我们的用户是僵尸,我们是鬼城就过分了啊!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图片截取自 马蜂窝的声明

吃瓜群众表示:马蜂窝?好久没用过了。

马蜂窝,火过

2012年是社群经济最风光的一年。那年微信还未兴起,那年我们还用人人,那年马蜂窝开始崛起。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马蜂窝百度指数

这颗爆发的种子早在2006年就已埋下。2006年被称为社交网络之年,MySpace、YouTube和Facebook在众多新兴网站中脱颖而出,马蜂窝就是成立于那年。

成立之初,马蜂窝纯粹是出于喜好捣鼓起来的业余平台,用户以游记的形式分享攻略、经历。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直到2010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人出境需求快速增长,旅行攻略成为国人的刚需。其创始人才从原公司离职,正式开始将马蜂窝作为一个商业项目来运营。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2010年和2011年,出境游增长速度最快,超过20%。数据来源:《艾媒报告丨2016-2017中国在线出境游市场行业研究报告》

这些年旅游业的变化不仅呈现在数据的增长上,还存在于消费者旅游观念的变化。

一直以来外国人对中国旅客的游客的印象都是跟团,远远地望见有一群亚洲人乌泱泱袭来,不用怀疑,一定是中国人。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图片来源:参考消息

然而那时起,国人已经意识到了跟团游的种种不便。首先是个性化不足,人追着行程走。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其次是年轻人越来越讨厌“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式旅游,他们开始享受旅行本身,即使旅行也可以睡到自然醒,即使窝在一个城市十天半个月才怡然自得。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然而,自由行最大的障碍是信息不对称,交通、景点、食宿、语言全部都是问题,旅行攻略因此成为刚需。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2016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

因此在2012年,用户需求和互联网产业的双重利好,使得脱胎于旅行爱好者社区的马蜂窝迎来了它的发展黄金期,开创了“内容+交易”商业模式。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马蜂窝现在的界面

通过对内容的数据分析,马蜂窝可以获得精确的用户画像和喜好,从而促进交易的产生。

但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马蜂窝逐渐没落了。2018年,由于优质UGC内容的稀缺及变现能力不足,马蜂窝已经跌出了在线旅游平台的第一梯队。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好旅行攻略,真的越来越难找了

虽然在线旅行社厮杀地如火如荼,但是近些年,用户明显发现好的旅行攻略却越来越难找了。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在游记发展到相对后期后,很多人在制定自己的攻略时就已经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内容出现大量的雷同,甚至无意识抄袭。加之,多数人的分享并不专业,以表达内心感受为主,陈述也难免出现大量冗余累赘。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图片截自 小红书

当然,这其中也会有一些优质干货产出,但是“劣币驱逐良币”可能导致真正有实用价值的游记被淹没。

同时,由于旅行一年也不会有几次,用户大概率只有在有实际需要时,才会主动使用马蜂窝这种单纯生产旅行内容的APP,也可能导致优质内容不被看到。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因此,生产什么样旅行攻略,怎样生产旅行攻略成为分享者首要思考的问题。

2015年起,以咪蒙为代表的个人IP、KOL和网红经济开始崛起。

一些旅行达人选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更加开放综合的平台上。知名旅行大V沙漠玫瑰也经历过没人看的窘境,但是她选择了坚持,直到微博的兴起。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同样是内容社区起家的小红书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平台。现在很多猪猪女孩不仅在小红书上看美妆,还看装修、美食、旅行等所有涉及生活方式的内容,使得它具有了远高于一般美妆社区的用户粘性。

而知名旅行自媒体人北石同学能够在2014年脱颖而出,则归功于他提供了优质的稀缺信息。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这些KOL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后,用户对于平台的认可转移到了对个人IP的认可。

个人IP走到哪里,流量就跟到哪里。目前北石同学不仅在微博微信上分发信息,还积极直播、小视频等新型平台,马蜂窝的流量进一步被稀释。

马蜂窝为什么流量造假?

流量被稀释是垂直内容社区平台共同的痛点。

旅行领域,在路上和蝉游记首先退出市场,面包旅行处于艰难的商业化转型中。其他领域,豆瓣一直在挣扎,大众点评则在与美团的对战中败北。

曾在多家在线旅行社工作过的业内人士透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内容变现难。

马蜂窝也上线了酒店和机票火车票功能,但是由于启动时间晚、资金链不稳定、用户基数低等原因,很难拿到来自旅游局、酒店、航空公司的直接订单,导致其酒店、机票信息大多是来自于携程、艺龙、Booking等平台的二手资源。

因此为了打通直接合作的渠道,获得更低的价格,马蜂窝需要大量的流量来取得资本市场和广告商的资金。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图片截取自马蜂窝 上海酒店预订第一条

为了获取流量,2018年世界杯上,马蜂窝花1.65亿采用“央视+明星+砸钱+洗脑”的传统套路对观众进行疯狂轰炸。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马蜂窝世界杯期间广告截图

同时,马蜂窝还在D轮融资前后“剑走偏锋”,突击抄袭评论。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图片来源:小声比比微信公众号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抄袭行为没有任何技术难度,甚至不涉及到数据库层面,就可以自动批量爬取页面,抄袭几乎就是行业的“明规则”。

2008年,携程对去哪儿网站转载数万个页面携程信息提起诉讼。今年7月28日,小红书在其官微上声讨了大众点评抄袭其百万条笔记的行为。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事实上,水军、爬虫、数据造假行为在整个内容生产领域都很常见。

今年7月,公号“慢速公路”的写手橘子曾在微博上对蓝色光标进行公开质疑,认为他们为了挣客户的钱,利用假网红刷数据。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数据造假早已是微博、微信公开的秘密,这也就是腾讯整顿一次,大批微信KOL阅读量暴跌一次的原因。

在这个人人高歌“流量变现”的年代,资本认流量,于是平台和自媒体都在疯狂买流量。在这场金钱博弈中,“粉丝”只是他们斗法的武器、装点门面的行头。毕竟坐拥一众僵尸粉、假内容,就能和资本玩得你侬我侬了。

而作为真正流量的我们——粉丝、消费者一脸无辜:内什么,我们原本就只是想看一篇好游记啊。

马蜂窝 / 旅游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