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穷人+你为什么是穷人-富人掌握权利-钱往高处走-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富人拒绝穷人-富人就像聚光镜-富人有钱不是偶然-你为什么是穷人-穷人的时间-穷人靠单位-穷人舍不得鸡肋-穷人向往年薪-穷人被选择-穷人需要有用的学习-穷人学手艺-穷人帮人创业-高薪穷人只要快乐-穷人看电视-穷人聊天-穷人吃补品-穷人不服气-穷人要报仇-穷人的名片-穷人走亲戚-穷人说不-穷人送礼-穷人请客-穷人最恨不平等-穷人的多劳多得-你是穷人你怕什么-穷人孤注一掷-穷人渴望馅饼-穷人的一本万利-穷人想赚大钱-穷人想发横财-穷人不守规矩-穷人铤而走险-穷人想当暴发户-穷人翻身,敢于做大事-素质创造财富-教育是最大的投资-知本向资本靠拢-劳心者治人-把一件事做透-把碗做大-从量变到质变-穷人上网-穷人投资致富-穷人不要显得穷-穷人要有信用-穷人的最初十年-穷人的细节功夫-思想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出路在行动-不要想当翘脚老板-穷人需要公平-向机会不均开火-穷人的缺点-穷人是弱者-穷人志短-穷人的焦虑-穷人敌视富人-穷人瞧不起穷人-穷人轻信名门正派-穷人的圈子-穷人的激情-穷人的幻想-穷人的贪婪-穷人的野蛮-穷人缺少自信-穷人守财难-穷人的常识-穷人的节俭-穷人的自信-穷人的习惯-穷人的互助-穷人的忍耐-穷人的骨气-穷人的自在-穷人同情穷人-穷人喜欢称兄道弟-穷人被利用-穷人买富人卖-穷人的虚荣-穷人戴黄金-穷人不要感恩戴德-穷人的钱存银行-挣得再多还是穷人-穷人的钱不是资本+《贫穷的本质》:为什么在穷人看来,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一些人的贫穷,成了另一些人的暴利源泉-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的差距与真相-“穷人思维”,呵呵哒-穷不只会影响钱包,还会伤害脑子-《贫穷的本质》为什么穷人更喜欢去昂贵的医院,花更多钱治病?-《贫穷的本质》全球有10亿贫困人口,他们贫穷的本质是什么?-生于贫穷家庭有多悲哀?影响孩子智力发育,或改变基因-贫穷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摆脱贫困陷阱?-贫穷陷阱:贫穷是如何偷走一个人的未来?-你穷是因为你父母很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与云南大山里的答案-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穷人的穷,跟我们的平庸,是同一个原因-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第一章:再好好想想-被困于“贫穷陷阱”+第二章:饥饿人口已达到10亿-饥饿人口真的已达到了10亿?-穷人真的吃得好、吃得饱吗?-为什么穷人吃得这么少?-基于营养说的“贫穷陷阱”真的存在吗?+第三章:提高全球居民健康水平容易吗-健康陷阱-为什么不更多地使用这些方法呢?-改善健康的愿望-免费意味着没用?-新年新愿望+第四章:全班最优-供求之战-需求达人案例-有条件现金转移的奇特历史-自上而下的教育政策有用吗?-期望的诅咒-期望的诅咒——精英学校体系-期望的诅咒——学校为什么会失败?-期望的诅咒——教育重建+第五章:帕克·苏达诺的大家庭-人口多的家庭错在哪里?-穷人在生育决定上有控制权吗?-性、校服与大款-养儿防老-家庭+第六章:赤脚的对冲基金经理-贫穷的风险-障碍-穷人的保险公司在哪里?-为什么穷人不想买保险?+第七章:阉人贷款给穷人——不那么简单的经济学-贷款给穷人-对于一个大计划的小见解-小额信贷有效果吗?-小额信贷的局限性-较大公司怎样集资?+第八章:节省一砖一瓦-为什么穷人不存更多的钱?-存款心理学-贫穷与自我控制的逻辑-逃出陷阱+第九章:不情愿的企业家们-没有资本的资本家-穷人的生意-第十章:政策,政治-政治经济-边缘的变化+实践中的非集权化和民主-赋予人民的权利-粉饰民族鸿沟-政治经济学背景-贫穷的本质——总结

边缘的变化

2018年10月25日 字数:1875 来源:贫穷的本质 作者:班纳吉,迪弗洛 提供人:58988callto......

在某种程度上,阿赛莫格卢和罗宾逊的悲观态度来源于,我们几乎很少看到激烈的政体改革——从一个专制腐败的政体转变为一个功能完善的民主政体。首先,从底层的观点出发,我们发现,要增强职责和减少腐败,我们不一定要对政体进行彻底的改革。

尽管大规模的民主改革少之又少,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发现民主在地方一级被一定程度地引入。选举制度的改革在其他一些专制国家就曾发生过,如苏哈托领导下的印尼、军队独裁制下的巴西、革命制度党时期的墨西哥。近些年,推行地方选举制度的国家也有很多,1998年越南推行这一制度,也门在2001年、沙特阿拉伯在2005年。这些选举制度遭到了西方国家的质疑:选举通常有舞弊现象,而且选举人的权利很有限。然而,即使是毫不完善的地方选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的管理,也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行了村级选举制度。早先,中国共产党赋予村民参加选举的权利。共产党党支部任命党支部书记继续在村级行使领导权。投票不是采取匿名选举方式,投票箱经常都被塞得满满的。尽管这种选举制度不无瑕疵,但是调查却显示,选举制度改革产生了惊人的作用——村政府对村民更加负责。22村里开始选举的时候,村级干部放宽了一些不受村民欢迎的政策。在中国农村,土地经常被重新划分,而一些中等收入的农户从中受益颇多。公共支出也多被用在了村民的需求上。

同样,即使没有固定的、大的反腐体系,从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还是有可能的。政府的直接干预很有成效,乌干达政府很好地利用了新闻战,收到了成效。另外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自于印度尼西亚,腐败现象在总统苏哈托下台后依然很严重。2010年,在全球腐败透明指数所涉及的178个国家中,该国排名110。在由世界银行出资、帮助当地边远地区修建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的政府项目上,腐败现象尤为明显。对于当地官员而言,多开原材料和工人工资发票金额是最简单的腐败方式,但是他们没有采用。我们的同事本杰明·奥肯雇用了一个工程队,在大约600个村子里挖开一段道路,从而计算出究竟有多少材料被用在了道路上,然后再与原来上报的费用作比较。另外一组人则通过采访村中当时参加施工的工人,调查他们到底拿到了多少工资。结果发现,上报的工人工资的27%和原材料费用的20%都销声匿迹了。更糟糕的是,这只是腐败的一部分。建好的道路长度和要求的一样长(否则,他们的腐败行为就太明显了),但是原材料的不足使得道路的质量特别糟糕——很容易在下雨时就被雨水冲毁了。23

在反腐败方面,负责修建项目的政府官员告知村级领导人,他们修建的项目要经过审计,审计结果将会公布给群众。然而,政府的审计人员并不是很公正,他们毕竟还在现存的体系内工作。尽管如此,奥肯指出,与没有审计人员介入时相比,其腐败的数额还是减少了三分之一(审计核查都是随意性抽查)。

在印度的拉贾斯坦邦,我们和警察局联合向当地警察部门“虚报”一些小的犯罪行为,如偷手机、在街上骚扰妇女等,试图让当地警务人员对这些予以备案。24结果,在我们第一批上报的“案子”中,只有40%得到备案。这是因为印度警察局工作的评估是以没有办理的案件的数量为依据的,没有办理的案件越多,评估的结果就越差。因此,要想在评估中取得好成绩,他们就得尽量少对案件进行登记备案。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穷人很少为一些小麻烦去警察局报案。

印度的警察局几乎完全延续了其殖民时期的风格。尽管警察局设立之初是为保护殖民者的利益的,但是印度在独立后,却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改革。1861年通过的警察局法案一直被沿用至今。自1977年以来,很多改革委员会都推出了各个方面的改革,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实施。然而,这个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每个虚假报案者即将结束叙述、要被备案时,警察们都能找到其中的疏漏之处,进而四处奔走,寻找线索,尽快破案,以减少备案记录。尽管虚假报案者的信息不会被他们的领导知道,虚假报案者也不会因此被制裁,但是报案登记率还是从第一次报案的40%上升到了第四次报案的70%。警察对这些虚假报案者无从查起(他们都是由当地居民联合起来编造的虚假报案者),在这种情况下,登记率自然会提高。因为担心虚假报案者的再次出现,警察们会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严格的监管制度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想法,但是审计和对虚假报案者的处理似乎有效,因为一旦消息外泄,那么触犯者就会被处罚。只要体系内的少数人相信这一点,那么对反腐败还是有用的。

由南丹·奈尔卡尼提出的信息科技也许能帮助我们解决上述腐败问题。他过去曾管理过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印度国内最大的软件公司。印度一直致力于给每位公民提供一个唯一的身份证号码,这个号码和他本人的指纹以及眼睛的虹膜识别相匹配。这一概念就是通过这些识别设备来随时随地确认人们的身份的。一旦这一理念得以实现,那么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指纹扫描去政府部门买到由政府补贴价格的粮食。这样就可以避免粮店的老板将粮食以高价卖给穷人。尽管印度政府体系的弊端仍然存在,但是这一“科技手段”的实施却能很好地改善印度人民的生活(尽管我们还无法证明这点,因为这一科技体系仍在建立过程中)。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