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正当防卫+我们应当如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美版正当防卫:拦车者佯装有枪,优步司机开枪将其打死被豁免-【解疑释法】正当防卫重大变革!好人再也不用怕了-知乎问答:打架被打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还手?-张明楷:奇怪的正当防卫(最值得敬畏、分析最彻底的观点)-将正当防卫认定为防卫过当,进而认定为故意伤害-正当防卫,惩恶更扬善(法治进行时)-昆山砍人案:纹身男持刀砍人遭反杀,是否“防卫过当”引热议!+昆山砍人案,谁是“受害者”-欺负老实人?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昆山砍人案-昆山砍人事件再次发酵 三方求证 贴近事实+“宝马男砍人反被杀”到底是不是正当防卫-昆山街头砍人案是正当防卫吗?为什么适用特殊防卫原则-美国律师评昆山“宝马男”被砍事件:“防卫过度”不适用刑事案-朱永杰:正当防卫有多难,涉黑涉恶就会有多狠-昆山反杀案防卫定性:公众朴素正义观与法律并不矛盾-近九成网友认为骑车男属正当防卫,飞来横祸如何自保引热议-反杀宝马男 骑车男哥哥:不捡刀自卫 倒下的可能就是他-德国刑法专家:如果身上有枪,可以向“宝马纹身男”开枪-警方通报“昆山砍人案”: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江苏省检察院解读昆山反杀案:合法没有必要向不法让步-江宁公安解读反杀案通报:有些问题不一定注意到-昆山骑车男正当防卫后是否承担民事赔偿?律师解读-光明时评:期待反杀案成为出台正当防卫司法解释的契机-男子称捐30万给昆山白衣骑手,警方:假的,已拘留-“陕西反杀案”二审开庭,被告人反问法官:我怎么做才是对的?-反击致人死大学生 一审被判九年-河北反杀案被认定属正当防卫 当事人:没想到被释放+法院认定家中抓贼致死“不用赔”,司法就该彰显公平正义-家中抓贼致死“不用赔”,田里保瓜倒贴“300元”-“摘瓜不是偷瓜”这理值得商榷-“小偷被法律宠溺”的逻辑何以生成?+丽江男子持刀砸门遭90后退伍女兵“反杀”,详细案情披露-丽江反杀案:不必纠结“持刀砸门男”进没进唐雪家门-丽江“反杀”案,带您走入司法人员的视角-唐雪反杀案写入最高检!死者父亲曾痛陈:哪怕到了最高检也要申诉-吉首二中校园暴力,刺伤3人,一审无罪,检方抗诉称故意伤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当防卫指导意见,发布两高一部:依法维护正当防卫权利 鼓励见义勇为-案例一:汪天佑正当防卫案——正当防卫起因条件的把握-案例二:盛春平正当防卫案——正当防卫时间条件、限度条件的把握-案例三:陈天杰正当防卫案——正当防卫与相互斗殴的界分-案例四:杨建伟故意伤害、杨建平正当防卫案——准备工具防卫与准备工具斗殴的界分-案例五:刘金胜故意伤害案——滥用防卫权行为的认定-案例六:赵宇正当防卫案——“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认定-案例七:陈月浮正当防卫案——特殊防卫的具体适用-8人入侵住宅暴力强拆遭房主捅伤 检察机关:正当防卫,不予追责-最高检明确:这些案例属正当防卫,不捕不诉-最高法:要把防卫人当普通人 对正当防卫提出“十个准确”

江苏省检察院解读昆山反杀案:合法没有必要向不法让步

2018年9月1日 字数:1747 来源:北青网 作者: 提供人:ajlabbll0......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致死?刚刚,备受社会舆论关注的昆山市“8.27”于海明致刘海龙死亡案有了结果。9月1日下午,昆山市公安局和检察院相继发布通报,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不久,江苏省检察院发布通报,就该案为什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作出解释。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18年8月27日21时30分许,昆山市震川路发生一起宝马轿车驾驶员持刀砍人反被杀案。公安机关接警后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于当日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对此案高度重视,昆山市检察院第一时间派员依法提前介入侦查活动,查阅案件证据材料,对侦查取证和法律适用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江苏省检察院、苏州市检察院及时派员进行指导,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对此案表示关切。

公安机关查明,案发当晚刘海龙醉酒驾驶皖AP9G57宝马轿车(经检测,血液酒精含量为87mg/100ml),载刘某某(男)、刘某(女)、唐某某(女)行至昆山市震川路,向右强行闯入非机动车道,与正常骑自行车的于海明险些碰擦,双方遂发生争执。经双方同行人员劝解,交通争执基本平息,但刘海龙突然下车,上前推搡、踢打于海明。虽经劝架,刘海龙仍持续追打,后返回宝马轿车拿出一把砍刀(经鉴定,该刀为尖角双面开刃,全长59厘米,其中刀身长43厘米、宽5厘米,系管制刀具),连续用刀击打于海明颈部、腰部、腿部。击打中砍刀甩脱,于海明抢到砍刀,并在争夺中捅刺、砍击刘海龙5刀,刺砍过程持续7秒。刘海龙受伤后跑向宝马轿车,于海明继续追砍2刀均未砍中。刘海龙跑向宝马轿车东北侧,于海明追赶数米被同行人员拉阻,后返回宝马轿车,将车内刘海龙手机取出放入自己口袋。民警到达现场后,于海明将手机和砍刀主动交给处警民警(于海明称拿走刘海龙手机是为了防止对方打电话召集人员报复)。

刘海龙后经送医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法医鉴定并结合视频监控认定,刘海龙连续被刺砍5刀,其中,第1刀为左腹部刺戳伤,致腹部大静脉、肠管、肠系膜破裂;其余4刀依次造成左臀部、右胸部并右上臂、左肩部、左肘部共5处开放性创口及3处骨折,死因为失血性休克。

于海明经人身检查,见左颈部条形挫伤1处,左胸季肋部条形挫伤1处。

二、认定于海明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分析意见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本案事实及现有证据,检察机关认为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 刘海龙挑起事端、过错在先。从该案的起因看,刘海龙醉酒驾车,违规变道,主动滋事,挑起事端;从事态发展看,刘海龙先是推搡,继而拳打脚踢,最后持刀击打,不法侵害步步升级。

2. 于海明正面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现实危险。本案系“正在进行的行凶”,刘海龙使用的双刃尖角刀系国家禁止的管制刀具,属于刑法规定中的凶器;其持凶器击打他人颈部等要害部位,严重危及于海明人身安全;砍刀甩落在地后,其立即上前争夺,没有放弃迹象。刘海龙受伤起身后,立即跑向原放置砍刀的汽车——于海明无法排除其从车内取出其他“凶器”的可能性。砍刀虽然易手,危险并未消除,于海明的人身安全始终面临着紧迫而现实的危险。

3. 于海明抢刀反击的行为属于情急下的正常反应,符合特殊防卫要求。于海明抢刀后,连续捅刺、砍击刘海龙5刀,所有伤情均在7秒内形成。面对不法侵害不断升级的紧急情况,一般人很难精准判断出自己可能受到多大伤害,然后冷静换算出等值的防卫强度。法律不会强人所难,所以刑法规定,面对行凶等严重暴力犯罪进行防卫时,没有防卫限度的限制。检察机关认为,于海明面对挥舞的长刀,所做出的抢刀反击行为,属于情急下的正常反应,不能苛求他精准控制捅刺的力量和部位。虽然造成不法侵害人的死亡,但符合特殊防卫要求,依法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 从正当防卫的制度价值看,应当优先保护防卫者。“合法没有必要向不法让步”。正当防卫的实质在于“以正对不正”,是正义行为对不法侵害的反击,因此应明确防卫者在刑法中的优先保护地位。实践中,许多不法侵害是突然、急促的,防卫者在仓促、紧张状态下往往难以准确地判断侵害行为的性质和强度,难以周全、慎重地选择相应的防卫手段。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司法机关应充分考虑防卫者面临的紧急情况,依法准确适用正当防卫规定,保护防卫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本案是刘海龙交通违章在先,寻衅滋事在先,持刀攻击在先。于海明面对这样的不法侵害,根据法律规定有实施正当防卫的权利。

江苏检察表示,人身安全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面对来自不法行为的严重紧急危害,法律应当引导鼓励公民勇于自我救济,坚持同不法侵害作斗争。司法应当负起倡导风尚、弘扬正气的责任,检察机关也将会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防卫权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北青报记者孔令晗 付垚 熊颖琪 李铁柱)

昆山砍人案 / 正当防卫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