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3章 天气与温度:为什么冬天恋爱更容易成功

2024年12月25日  来源:暗示力 作者:亚当·奥尔特 提供人:It8933......

夏天打仗,冬天恋爱

2009年8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温度计的水银柱在32℃附近徘徊,纽约大都会队在纽约花旗球场上主场迎战旧金山巨人队。进入第四局之后,比赛局面依然紧张,因为两支球队都无法打破僵局,一分未得。巨人队的投手马特·凯恩(Matt Cain)不大灵活地投出了一个时速高达150公里的快速球,他刚出手,球就飞了出去,正中大都会队的大球星、备受球迷喜爱的大卫·莱特(David Wright)的头盔,莱特脸朝下倒在地上,完全没了动静。球场上起初很安静,在众人的注视下,医护人员上场去救治受伤的球员。没多久,人群中开始发出嘲笑声,声浪震动了体育馆。赛场上的每个人都看出凯恩的投球是个失误,他完全没想到球会击中莱特,此外,从场上的局面看,莱特受伤反倒给大都会队带来了些许战略优势,可莱特的队友们还是很恼火,大都会队的投手乔安·桑塔纳(Johan Santana)发起了报复行动。三局之后,桑塔纳朝巨人队的巴勃罗·桑多瓦尔(Pablo Sandoval)投出了一个很危险的球,差点就击中了后者,裁判对桑塔纳发出了警告。桑塔纳无视警告,又用胳膊肘打了下一位击球手本吉·莫林纳(Bengie Molina),事后还毫无愧意地说,自己是为了“保护赛场上的所有队友”。

如果那天下午天气凉快些,桑塔纳是否还会这么做?我们是不可能知道答案的,但社会心理学家表示,随着气温升高,棒球投手投球击中击球手的可能性更大,报复的现象也会越多。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统计了1986年、1987年和1988年职业棒球大联盟赛季中数百场比赛里有多少击球手被击中,并按比赛日当天每座城市的温度标注了他们被击中的次数。在炎热的日子里,击球手更容易被冒失的投球手击中。研究人员还排除了天气炎热导致失误率更高(例如,投手手上汗水更多)的可能性,指出不管天气是炎热还是凉爽,投手的准确率都是一样的。

第二组研究人员搜索了更大的数据库,涵盖了职棒大联盟1952~2009年共60 000多场比赛,他们发现气温攀升时,如果队友被对方球队击中,投手施加报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研究人员分析了数千个数据点,得出结论:气温为12℃时,投手的报复概率为22%;气温升至35℃时,投手的报复概率也升到了27%。5%的差异看似并不特别大,但如果放到大联盟的整个赛季来看,这就意味着倘若赛季里每一天的气温都是35℃而不是12℃,就会多出121名挨打的人。

除了在运动场上,路怒症也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剧。

实验故事

在一项实验中,两位社会心理学家出钱让一位女研究助理坐在自己车里,在连续15个周末的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把车停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某个路口。在此期间(4~8月),凤凰城的温度介于29~42℃。当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由红变绿,研究助理也不发动汽车,于是她身后的车会排起长龙。同时,另有一名观察员坐在附近,记录下要等多长时间司机们才会发火,他要记下后面的车按了多少次喇叭、喇叭声持续了多久以及他们是等了多久才按下第一次的。正如研究人员所料,随着气温变高,喇叭响得越来越急、越来越长、越来越频繁,这表明路怒症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加剧。

为什么炎热会唤起棒球比赛和公路上的好斗情绪呢?一种流行的解释是,炎热让人身体兴奋,心跳加快,汗出得更多,如果碰到令人沮丧的情况,人们又会误以为这种兴奋感是愤怒。在另一项研究中,男性大学生通过一座摇摇欲坠的吊桥之后,会更强烈地感受到女研究员的吸引力,而走过一座更宽、更坚固的桥后,他们却几乎没有这种感觉。正如感觉很热的棒球选手和驾驶员会把生理兴奋当成愤怒,男人在穿过摇摇晃晃的桥之后,也把害怕带来的血液奔流和肾上腺素喷涌当成了性兴奋。

第二个可能的解释是炎热会引起不适,不适反过来又会让人产生愤怒、好斗一类的想法。按照这一解释,人们反复把放松、宁静与没有威胁和斗争联系在一起,所以,他们每当偶尔体验到不适感,就会警觉地扫描周围的环境,观察威胁或挫败的迹象。在凉爽的夜晚,对方球队的投手击中了你的队友,你的精神警报可能不会响起来,但换个令人感到不舒服的闷热夜晚,同样的行为说不定就会导致报复。

高温会让人兴奋,可一旦遭遇挫折,人们就误以为这种兴奋的感受是愤怒。

让我们的视线从棒球场转移到数千英里之外的地方。科学家们发现,1950~2004年,热带地区的内战冲突都曾受到气温大幅变化的推动。热带,也就是赤道南北两侧的温暖地区,在两种主要气候现象下摇摆,也即所谓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在西班牙语里,它们分别是“男孩”和“女孩”的意思。厄尔尼诺年以天气炎热干燥、暴风雨频繁为特点,而拉尼娜年则一般更为凉爽潮湿,天气情况较为稳定。结果表明,热带地区在炎热的厄尔尼诺年爆发内战冲突的概率是凉爽的在拉尼娜年的两倍。厄尔尼诺气候系统似乎影响了热带地区冲突中的1/5。这些效应在热带地区最强,因为在热带以外,更靠近两极的地方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比较小。

炎热的天气(多见于厄尔尼诺时期)似乎还滋生了个体之间的暴力行为。美国各地的法官和警察都意识到,在炎热的日子里要特别警惕,因为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往往与温度呈正相关。有些犯罪学家甚至认为,美国南部各州之所以特别容易出现暴力犯罪,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夏天比美国其他地区都更炎热。同样是在南部各州,包括盗窃和机动车抢劫在内的非暴力犯罪率就比较低,这表明炎热的天气并不会影响到所有犯罪行为,它只与和好斗行为相关的犯罪有关。当然,这一关系或许还要被其他因素所推动,因为除了天气,南部各州和美国其他地区还有很多其他区别,比如将在第6章里讨论的以维护荣誉为目标的复仇文化。不过有趣的是,许多其他国家也存在相同的模式,法国南部的袭击事件是较为凉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的两倍;非暴力财产犯罪在法国北部更常见;暴力犯罪在较为凉爽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北部地区则少见许多。

这些大范围的结果很有趣,但单独来看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举例来说,和美国一样,欧洲国家南部地区的犯罪率比较高,但可能并不是因为这些地区本身更炎热。还有一种可能性:北半球南部地区的文化往往比北部地区更为热情,当然,形成于数个世纪以前的热情文化或许也部分源于对温暖气候的反应。因此,文化上的差异而非温暖的天气有可能是好斗行为较多的原因,至于这些地区比北部更暖和则是无关紧要的因素。

为了排除这种可能性,研究人员采用了许多巧妙的技术对犯罪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升高时,天气条件是暴力犯罪的助推剂,与地区间文化差异的关系较小。在一些研究中,研究人员控制了各种可能无关的因素,从而排除了这些因素影响暴力犯罪的可能性。例如,即使控制了美国南北部地区在教育水平、财富、收入、宗教和其他许多潜在方面的差异,研究人员仍然发现,南部的犯罪率较高。在每个城市较热的月份里,犯罪率也会上升,而且,在异常炎热的夏天,犯罪率升高的情况越发明显。对各种暴力犯罪,包括谋杀、殴打、性侵犯、家庭暴力和骚乱来说,上述结果都成立。每一种暴力犯罪都会在每年的6、7、8月攀上巅峰,并随着气温凉爽而陡然下降。

高温使人不舒服,这种不适又唤起愤怒与攻击性的想法,成为暴力犯罪的助推剂。

夏天的炎热孕育战争,冬天的寒冷则孕育爱情。在一项为期一年(2004~2005年)的研究中,两名波兰研究人员采访了100名异性恋男性,请他们谈一谈对女性吸引力的看法。受试人要为穿着泳衣的女性身材打分,他们在一年的四个季节里完成的问卷相同,打分却随着天气变冷而升高。在夏天只能引发漠然反应的图片,在冬天却唤起了更积极的回应,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造成的结果。他们生动地解释说,男人在夏天被惯坏了,因为到处的姑娘们都“穿着泳衣或是稍微遮挡胸部、紧紧勾勒出身材的T恤”。与这些场面相比,照片里的身材和胸部的吸引力就很一般了。到了冬天,随着气温下降,男人们看不到活色生香的场面,泳衣里的身材和胸部就显得特别诱人。

在上述研究的10年前,在波兰西北方向千里之外的挪威特罗姆瑟,针对为什么男性在冬天更喜欢看女性身体这一问题,5名医学研究员提出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解释。他们测量了1994~1995年1 500名挪威男子的睾丸激素水平,研究结果证实了其他许多研究员的说法:男性在冬天会出现睾丸激素分泌高峰,夏天则处于波谷,冬天分泌的睾丸激素比夏天高出约30%。研究员们证明,这不单单是因为男性在夏天喝了更多的啤酒(啤酒可能会降低睾丸激素的分泌),就算排除锻炼和体脂肪的季节性差异,这一效应仍然存在。

如你所料,季节性效应在炎热气候下最明显,而睾丸激素在炎热的夏季下降得最为明显。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女性的季节性生产率。在美国炎热的地区,如路易斯安那州和佐治亚等南部诸州,生产率在4月和5月大幅下跌,在8~10月急剧上升。例如,在路易斯安那州,夏天的出生率要高45%,也就是说,冬天每出生2个孩子,夏天就出生3个孩子。往前推算9个月即可发现,这些结果表明,冬天受孕的妇女比夏天多。关于冬天受孕率高的原因,研究人员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他们已经确定了若干可能性:冬天,人们在室内待的时间更高;睾丸激素水平上升的时候,男性寻求爱情关系的概率更高;冬天气温低,男性看到女性身材的机会少,也就更容易为之吸引。此外,还有最后一种有趣的解释——故事开始于50年前一只用布做的猴子,结束于今天的一杯热咖啡。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