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生物的新陈代谢模式

2024年12月26日  来源:适者降临 作者:安德烈亚斯·瓦格纳 提供人:It8933......

人类的文字或许能够记录整个宇宙,前提是那些语言可以涵盖的内容,但在这座宇宙最古老的图书馆里,化学才是创造新陈代谢和生命的通用语种。人类可以用散文和诗歌歌颂这个星球上数以万亿计的任何生命,但创造这些生命却只能用化学语言,特定的化学反应遇到生命基本的构成物,继而造就生命体。图书馆里的所有化学语言之和就是生命之歌。

在第2章中曾经提过,我们在地球上的部分生物体内已经总计发现了超过5 000种合成生物体自身物质的化学反应,包括用来合成DNA和RNA的核苷酸,以及用以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肠杆菌细胞内发生的近1 000个生化反应,正属于这个范畴。此外,还包括所有细菌、真菌、植物、动物及人类体内的化学反应。多亏了这些化学反应的存在,人类的身体才能够从糖和其他食物中吸收能量,修复不小心摔破的膝盖,补充身体里每天损耗的数百万个红细胞。

没有哪种生物可以同时具有所有的5 000多种生化反应,每一种生物只能利用其中的一些,一种生物所具有的所有生化反应就构成了该生物的新陈代谢。多亏了20世纪生物化学领域的新发现和21世纪早期的技术革命,我们才能通过对众多物种的研究,从而了解这些反应。目前,科学家已经把超过2 000种生物的代谢信息储存在巨大的在线数据库中,如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以及BioCyc数据库。任何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能方便快速地访问这些数据库。

图3-1代表了一种我们如何组织这些信息的方式。左侧列出了5 000种不同的生化反应,每个生化反应都以化学方程式的形式表示。为了避免冗杂,我只写出了其中的一个方程式:蔗糖的分解反应。其余的反应物都以简单的字母替代。我们考虑某种特定的生物,比如大肠杆菌或人类,如果这种生物体内具有该反应,我们就在对应的方程式右侧标记一个“1”,代表它具有相应的基因,负责编码催化该反应所需的酶。否则,我们就标记一个“0”。于是便得到了一长串连续的“1”和“0”,正如图中所示的那样,我们可以用这串由“1”和“0”构成的数列代表任何一种生物的新陈代谢模式。


图3-1 代谢基因型示意图

像大肠杆菌这样的细菌可以合成所有20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而像人类这样的代谢“差生”则只能合成其中的12种。我们缺乏合成其余8种氨基酸的酶和化学反应。以图3-1中的简化法描述新陈代谢可以很形象地解释物种间的区别:由于我们缺乏相应的生化反应,对某些生化反应而言,我们的标记就是“0”,而大肠杆菌的标记是“1”。

这种数列相当于一种简化的生物代谢基因型,是所有代谢反应的总和,也就是新陈代谢,所以代谢基因型包含了一种生物基因组中与代谢有关的所有基因。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用二进制书写的文本,既没有标点,也没有空格,譬如“1001…0110…0010”。文本的第一个字符代表蔗糖分解反应,这里它的编号是“1”,而第二个反应可能代表合成某种必需氨基酸的反应,在这里的编号为“0”,代表这种生物不具有这种反应,而另一种生物则可能具有,也就是说其基因型编号是“1”,以此类推。

上述文本只是宇宙图书馆里的其中一个例子,事实上,庞大的图书馆内包含了所有可能的代谢基因型。

用计算图书馆书本数量的算法,我们同样可以计算这种编码方式下的所有编号数量。每一种生化反应对于某种特定生物的新陈代谢来说只有两种可能性,存在或不存在。对于第一个反应有两种选择,第二个反应亦然,以此类推。当检验过每一种生化反应后,编码的总数就等于与反应数量相同个数的2相乘。就已知的5 000个生化反应而言,可能的基因型一共有25 000种,每一种基因型都是由“0”和“1”构成的数列,代表一种不同的代谢种类。这个数字超过101 500,也就是1后面跟着1 500个0。虽然比不上我们上文中的书本多,但也已经远远多于宇宙中的氢原子数了。代谢图书馆内的馆藏数量同样超乎常识。

如同随机庞杂的宇宙图书馆里包含了所有真实存在的书,代谢图书馆里同样包含了所有“真正”的代谢基因型,即那些真实存在于某种生物体内的代谢模式,而另一些并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乱码的书本而已。有的代谢基因型无法令生物获得能量,而有的则无法合成重要的代谢物质。好比一本书,虽然有的章节、段落或句子语意通顺、语法正确,但整本书却没有主旨,逻辑混乱。更有甚者,通篇连一句有意义的句子都难得一见,只有混乱无序的字母串。这些基因型所代表的代谢由缺乏关联的生化反应组成,它们的合成反应往往以对生物无用的产物分子大量囤积而告终。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