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核心意识
我认为核心意识是在一些脉冲之中创造出来的,而每一个脉冲都是由每一个我们与之互动或回忆起的客体触发。比如,某个意识的脉冲起始于一个新客体触发改变原始自我的过程的那瞬间,并在新客体开始触发自身的一系列改变时终结。对新客体来说,由第一个客体改变的原始自我成为最初的原始自我。核心意识的一个新脉冲开始了。
意识的连贯性的基础是意识脉冲的稳定产生,而这与对大量客体的无休止加工相对应,它们之间真实存在的或不断回忆起来的互动改变着原始自我。意识的连贯性就源自不断流动的对核心意识的大量非言语描述。
多个描述有可能被同时创造出来,这是因为多个客体可以在大约相同的时间参与进来(虽然可同时参与的客体不多),并且由此可以诱导原始自我发生改变。当我们说到“意识流”时,这是一种隐喻,表明了一条思路和一系列思想,并且携带着意识的涓流可能起于不止一个而是多个客体。除此以外,每一种客体互动可能不止产生一个叙述,因为它可能涉及脑的多个水平。再说一次,这类情境似乎是有好处的,因为它能产生格外丰富的核心意识,并确保知晓状态的连续性。在下文中,我将对核心意识的多个产生者做进一步描述。
对二级神经模式的需要
最初的原始自我因有机体与任何客体的互动而发生了改变,讲述这个故事需要厘清其过程和神经基础。用最简单的话说,除了那些表征作为成因的客体和原始自我的改变的神经结构之外,至少还有另外一种结构重新表征了处于短暂关系中的原始自我和客体,也因此能够表征真正发生在有机体身上的事,即最初时刻的原始自我、进入感觉表征的客体,以及将最初的原始自我修改为经客体改变的原始自我。然而我猜想,在人脑中存在多个有能力产生二级神经模式的结构,这些二级神经模式再现了一级神经模式的发生。引发对有机体-客体关系的非言语表象化叙述的二级神经模式,有可能基于数个“二级”结构中的错综复杂的交叉信号。某一个脑区容纳着最重要的二级神经模式,这种可能性是很低的。
二级结构间的互动产生了二级映射。这些结构的主要特征如下:(1)能够经由轴突路径,获取来自不同位置的信号;这些位置可能参与原始自我的表征,或潜在地表征某一客体;(2)能够产生一类神经模式,它们能以暂时有序的方式“描述”发生在一级映射中的事;(3)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在名为思想的表象的总流中引入由神经模式导致的表象;(4)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向加工客体的结构返回信号,以使客体表象得到增强。
“核心意识是在一些脉冲之中创造出来的,而每一个脉冲都是由每一个我们与之互动或回忆起的客体触发。”
这个大致想法的梗概呈现在图6-3中。二级结构接受一连串的信号,这些信号与发生在不同脑区的一个逐渐展开的事件相关。客体X的表象的形成;在X的表象开始形成时,原始自我的状态;加工X所导致的原始自我的改变——这一系列的重新表征组成了一个神经模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一个表象的基础,这个表象表征着客体X和被X改变的原始自我之间的关系。让我再次强调,这是对这一观点的简化。由于多个二级结构的存在,神经模式和关系的表象极有可能来源于那些二级结构中的交叉信号。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正如我们之前看到的,核心意识的过程并不局限于产生表象化的叙述。二级神经模式中叙述模式的出现有着重要的结果:它通过调节客体的活动影响了客体的神经映射,并由此在短时间内增强了这类模式。
图6-3 二级神经模式
a.二级神经模式的组成成分在二级结构中按时间顺序装配。b.二级映射的表象出现,客体的映射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