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02 情绪和感受

2024年12月25日  来源:当感受涌现时 作者:安东尼奥·达马西奥 提供人:It8933......

再次与情绪相伴

处于任何年龄阶段、任何文化背景、任何教育水平、任何经济阶层的男男女女无一例外都会有情绪,都会留意他人的情绪,都会参与能操纵他们情绪的娱乐活动,并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追求愉快的情绪和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来调节他们的生活。乍一看,人类的情绪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很明显,许多非人类的生物也有丰富的情绪;然而,情绪与只有人类才能拥有的复杂思想、价值观、原则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独特的。在这种联系中,我们合理地认为,人类的情绪是特殊的。人类的情绪不仅仅是性快感或对蛇的恐惧。它包括:目睹痛苦的恐惧和看到正义得到伸张时的满足感;对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感性的微笑或者莎士比亚诗歌中深邃美丽的文字和思想产生的喜悦;对迪特里希·费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用他那苍凉的声音演唱巴赫的《吾已足矣》(Ich habe genug),以及玛利亚·若昂·皮雷斯(Maria Joao Pires)演奏任何莫扎特、舒伯特的既世俗又超凡脱俗的乐段的感受;爱因斯坦在方程结构中寻求的和谐。事实上,美好的人类情绪甚至可以由廉价的音乐和电影所激发出来;这些作品的力量永远不该被低估。

上述所有引起情绪的原因,无论是引起精致的还是不那么精致的情绪,以及它们所引起的所有情绪,无论是细微的还是不那么细微的情绪,两者对人类的影响都取决于后者所引起的感受。正是通过这种指向内心的、私密的感受,才使得那些指向外部的、公开的情绪开始影响心智;但是情绪全面而持久的影响需要意识,因为只有随着自我感的出现,感受才能被拥有它的人所知晓。

有些读者可能对“感受”和“知晓到我们有感受”之间的区别感到困惑。难道感受的状态不必然意味着有感受能力的有机体完全意识到正在展开的情绪和感受吗?我想说的是,事实并非如此。一个有机体可能会以神经和心理模式来表现被我们这些有意识的生物称为感受的状态,却不知晓这种感受正在发生。这种区分很难想象。这不仅因为这两个词的传统意义会影响我们的看法,还因为我们倾向于意识到我们的感受。然而,并没有证据表明,我们意识到了所有的感受,反而有很多的证据暗示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所有感受。例如,在一个给定的情境下,我们经常会很突然地意识到,我们感到焦虑或不舒服、愉快或轻松,而且很明显,我们所知晓的那种特别的感受状态,并不是在我们产生知晓的那一刻才产生的,而是在之前的某个时刻产生的。这种感受状态和引起这种感受状态的情绪都没有被意识到,然而它们已经作为生物过程展现出来了。乍一看,这些区别可能听起来是人为的,尽管我的目的不是要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而是要把相当复杂的东西分解成可探讨的部分。为了研究这些现象,我将处理过程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一种情绪状态,它可以被无意识地触发和执行;一种感受状态,它可以被无意识地表现出来;一种有意识的感受状态,即它对同时拥有情绪和感受的有机体来说是已知的。我相信,当我们试图想象人体内这一连串事件的神经基础时,这些区分是有用的。此外,我猜想,一些能表现出情绪但不可能有我们所具有的这种意识的非人类生物,完全可以形成我们称为感受的表征,而又没有知晓它们在这样做。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也许我们应该用另一个词来说明“没有意识到的感受”,可是并没有这样一个词。那么,次优的选择就是解释我们的意思。

简言之,如果感受要超越此时此地的直接事物而影响主体,意识就必须存在。人类情绪和感受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意识,这一事实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适当的重视(下文将介绍,关于情绪和感受的奇怪研究历史,可能是导致这种忽视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情绪很可能在意识出现之前就开始在进化中产生,并且作为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地认识到的诱因的结果,出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另一方面,感受在意识的舞台上发挥着最根本且更持久的影响。

情绪的隐性诱因和外在姿态与人类感受的内在导向和最终为人所知的状态之间的强烈对比,为我反思意识生物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情绪和意识之间还有其他的桥梁。在本书中,我提出,正如情绪一样,意识的目的是让有机体生存下来,并且意识是扎根于身体的表征之中的。我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神经病学事实:如果意识在核心意识正要出现时就暂停,情绪通常也会暂停。这暗示着,尽管情绪和意识是不同的现象,但它们的基础可能是有联系的。基于以上理由,在开始对意识进行直接的陈述之前,对情绪的各种特征进行讨论是很重要的。但是首先,在我概述那些反思的结果之前,我打算插入情绪科学的一段所知者甚少的题外史话,因为这段历史也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意识没有被从我现在所采纳的视角触及过。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