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我一直绞尽脑汁努力寻找对一个现象的解释——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进化出如此之多与奔跑相关的适应,最终把自己变成了优秀的长距离跑者?我能给出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为了寻找肉食。
在今天这个畜牧业繁荣、超市遍地的时代,也许你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但就算你不是,我觉得你也不会去吃在路边偶然发现的动物尸体。而且,如果你会在业余时间打猎的话,应该主要是为了娱乐。但上述这些都是现代人的理念。没有任何一个狩猎采集者会拒绝免费的肉食,虽然它们可能不那么新鲜。至于打猎,则是一项具有极高价值的活动,既能获取营养丰富的食物,又能为自己赢得地位。但是在人类进化史上,如果没有长距离奔跑的能力,那么无论是寻找动物尸体作为食物还是打猎,都是非常困难、危险且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寻找动物尸体作为食物应该比打猎出现得更早。你可以把自己想象为早期的古人类,比如,二三百万年前一个饥饿的能人(Homo habilis)(42)。你又小又慢又弱,除了一根棍子或者一块石头之外,再无任何有威胁性的武器。当你在非洲的土地上游荡着寻找食物时,你根本不太可能遇到什么还能啃出肉来的动物尸体,这些食物资源极为宝贵,所以会被一抢而空。几乎就在动物死亡之时,或者当它们的遗骸被吃完肉的狮子和其他食肉动物丢弃之时,秃鹰、鬣狗和其他食腐动物便蜂拥而至,为争夺所剩无几的残肉,将骨架周边变成骚乱现场。每一个贪恋肉食的、饥饿的食腐动物都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这场嘶吼咆哮、罪恶凶残的争夺中去。
在争夺中处于弱势的古人类,由于具备中长距离的奔跑能力,很有可能采取了一种被称为“超能寻肉”的策略,哈扎人和桑人直到今天还在使用这种办法采集肉食。24这种策略通常是从发现秃鹰在远处的空中盘旋开始的,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说明下方有动物尸体。如果此时恰好是炎热的正午,你便可以跑着前往那个地方,你有很大的机会在鬣狗之前找到那些肉,因为鬣狗极不适应在高温下奔跑。如果你还能将秃鹰赶走,那么这些肉就都是你的了,那里面还包括狮子无法食用的、骨髓丰富的大骨头。
古人类最早能够吃到肉,应该是通过寻找动物尸体的方式实现的,至于打猎,有明确的考古证据表明,他们在距今大约200万年前开始捕获角马、非洲大羚羊之类的大型动物。25在没有像样的武器之前,捕获动物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弓箭发明的时间距今不到10万年,将磨尖的石头插入木棍制成的长矛大约出现在距今50万年前。26在这些武器出现之前,古人类猎手必须尽量接近猎物,然后用木棍猛刺。但是你千万不要做此尝试。肉是一种极富营养的食物,但是想获取它就面临着接近愤怒的角马时被蹄子踢伤或者被角顶伤的危险,我们的狩猎采集者祖先为此付出了非凡的努力,显然他们大多不是素食主义者。
早期的古人类也许采用了多种打猎方式,但是根据戴维·卡里尔1984年提出的假设,其中一定包括“耐力打猎法”。虽然这种古老打猎法的细节今天已经不为人知,但是很多人类学家和探险者都曾描述过在除南极洲之外的不同文化和环境中,人类如何进行耐力打猎。27其中最详细的描述出自环境保护主义者路易斯·利本伯格(Louis Liebenberg),他在卡拉哈里沙漠与桑人共同生活了数十年,曾经与耐力型猎手共同奔跑过。28我和我的同事也曾对墨西哥的塔拉乌马拉长者进行过访谈,记录下了他们年轻时以这种方式进行打猎的经历。29我的其他同事曾经描述过猎人们在亚马孙追逐野猪的故事。尽管很多西方人对于这种打猎方式表示怀疑,但是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耐力打猎法曾经极其普遍。
耐力打猎法也包括多种形式,其中一种是充分利用人类耐热的独特能力——奔跑而不会导致身体过热。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一群猎人开始对动物实施追击,追击的动物越大越好,因为动物就像人一样,体形越大越容易出现过热症状,而且疲劳得更快。开始阶段,猎物肯定会飞奔着快速跑开,猎人们慢跑跟随。之后那些可怜的动物开始大口喘息着降温,而猎人们则改为步行,不懈地搜寻着猎物的踪迹,通常在猎物彻底将温度降下来之前,猎人们就能发现它们然后继续奔跑追逐。这种追逐、循迹再追逐的猫鼠游戏会反复上演。假设猎人们在动物彻底降温之前展开了新一轮追逐,动物体温会持续上升,直到进入中暑状态,最终崩溃倒地。猎人此时走到动物旁边,甚至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武器就能将它杀死,有时候只需一块石头就够了。根据利本伯格详细记录的十几次在卡拉哈里的打猎经历,他们每次的平均移动距离比半程马拉松(21.0975千米)多一点点,其中有一半的距离是在走,而跑动时的速度大约是每千米6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慢跑。利本伯格强调,整个打猎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不是跑步能力,而是循迹的能力,这需要将足印、血迹等线索和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30
这种追逐和循迹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寒冷天气,最终可以将动物耗至力竭或者致其受伤。塔拉乌马拉人经常在冬季长距离逐鹿,卡拉哈里的桑人会在柔软的沙地上追逐大羚羊,他们都能让猎物体力耗尽。据说,斯堪的纳维亚北部萨米部落(Saami)的猎人通过越野滑雪的方式在松软的雪地上追逐驯鹿,这种办法尤其会造成动物疲劳,最终导致它们崩溃。31
一种与上述方法相近的打猎方式也与奔跑有关,而且通常是长距离奔跑,那就是陷阱捕猎法,将动物驱赶到天然陷阱或者人造陷阱中,然后轻松安全地杀死猎物。美国印第安人很好地保留着这种颇为常见的捕猎方法,他们会派擅长跑步的人追逐鹿或者其他猎物,将它们驱赶至山谷、悬崖、沼泽等地方,或者驱赶至人工制造的陷阱,里面设置了坑、尖刺、网,或者将它们驱赶至埋伏圈,那里有隐藏在各种伪装后面的猎人。与在高温中打猎一样,这种陷阱捕猎法也需要多名猎人进行策略性配合,充分利用各自对于环境和猎物的知识。32人类学家诺曼·廷代尔(Norman Tindale)曾经描述过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是如何以二人结组的方式高效猎获袋鼠的:“这种动物习惯沿着一个巨大的弧线奔跑,猎人们利用了这一点,当一个人追累了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横着切了过去继续追击。”33
不出所料,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人再用耐力打猎法打猎了,除非还会有人像鲁滨孙的原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Alexander Selkirk)那样,他被困在南美洲一座小岛上的时候,无奈之下只能通过追逐猎获野山羊。34今天的猎人有枪、狗和各种各样的新发明,而且野生动物也越来越稀少。桑人甚至禁止打猎。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回到数千年前,我们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各种打猎方式都无一例外地包括了奔跑。
我们现在获取肉食的手段更加安全、简单而且可靠,而且成为素食主义者也是一种选择,这令人欣慰但是获取肉食绝不仅仅是我们祖先拥有长距离奔跑能力的唯一目的,长距离奔跑还有其他益处。打仗、拜神、吸引异性、娱乐,都需要跑步能力。美国印第安人的很多部落都会举办跑步和网兜棍球比赛(lacrosse)(43),长距离跑步的能力在这两项竞赛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塔拉乌马拉人的男子跑步比赛拉拉吉帕里和女子跑步比赛阿里韦特中,跑步是作为祈祷仪式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的。35这些传统提醒我们,跑步从来不只是男人的运动。如果你今天参加任何一个大型跑步比赛,都会发现女性已经占了参赛人数的一半。这应当感谢像博比·吉布(Bobbi Gibb)(44)和凯瑟琳·斯威策(Kathrine Switzer)(45)这样的先行者。36虽然在狩猎采集者社会中,打猎任务主要由男性完成,但是女性也经常参与耐力打猎行动,她们的奔跑活动既神圣,又不乏社会意义。37
但是人类作为跑者的进化历史又提出了一个令人迷惑的问题:既然跑步是我们进化出来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跑者受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