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和1968年,两名医生斯图尔特·特拉斯韦尔(Stewart Truswell)和约翰·汉森(John Hansen)深入博茨瓦纳的卡拉哈里沙漠,对生活在那里的狩猎采集者桑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普查。他们在精细入微、认真严谨的分析报告中,客观地评估了桑人的体重、身高、营养状况、胆固醇水平、血压等数据,但是有一行叙述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注意到一名男性因为旧伤而导致的古怪状况,这名男子曾经徒手打赢了一只豹子,留下了面部麻痹、中指伸肌腱萎缩,以及慢性肱骨骨炎等后遗症。但是他徒手将那只豹子打死了。”9
哇!赤手空拳制服一只豹子绝对可以比肩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了,但是在过去数百万年中,不走运的狩猎采集者一定会更多,他们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回到家里讲述自己面对凶残食肉动物的故事。无论人类与野兽搏斗的结局如何,这些故事都会加深人们对于原始人身强力壮的固有印象。原始健身的网站和书籍甚至一些科学论文经常宣称,狩猎采集者和非工业化社会人群由于以自然的方式进行着交叉训练,所以看起来与交叉健身痴迷者有相似之处。10其中一本书建议我们“野化自我”,将我们的身体从文明的痛苦中解救出来,我引用其中的几句话如下:“让我们拿出1秒钟的时间想象一下,来自传奇的肯尼亚游牧部落的一群马赛人正在穿越塞伦盖蒂大平原,轻快地小跑。他们拥有健壮的身材、完美的状态,以及令每一个健身痴迷者心生羡慕的效率与运动的结合之美。是谁把他们训练成这个样子的呢?”11
因为我接触过很多马赛人,也认识一些狩猎采集者,所以我只能遗憾地说,上述对于他们特征的描述过分夸张了,而且我必须要说,我发现这些交叉健身痴迷者总是过于关注原始人群中的年轻男性。对于男性和女性狩猎采集者力量方面的细致测量虽然有限,但结果也显示,包括年轻男性在内的狩猎采集者通常偏廋,强壮程度只能算中等,绝对算不上肌肉发达。一般来说,赤道地区狩猎采集者身材偏瘦小,而不是魁梧。比如,哈扎部落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3米,平均体重为53.1千克;哈扎部落女性的平均身高为1.5米,平均体重为46.7千克。哈扎部落男性的体脂率大约为10%,女性的体脂率为20%,处于体重不足的边缘。12根据测量得到的哈扎人的握力,再结合对他们的全面上肢力量和肌肉尺寸的估算,我们得知,上述数据均表明他们与同年龄段的西方普通人的测量结果处于同一区间,但远远低于从事系统训练的运动员。13哈扎人虽然算不上肌肉发达,但是他们精瘦、体能状况良好,为了生存,他们日常需要进行挖掘、奔跑、爬树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他们的整体力量完全适应这种需求。
哈扎人虽然只是一个种群,但是他们在体型、肌肉含量和力量方面与其他狩猎采集者几乎相同,如卡拉哈里的桑人、中非的姆布蒂人(Mbuti)、马来西亚的巴特克人(Batek)和巴拉圭的亚契人(Aché)。以生活在亚马孙地区的亚契人为例,他们与哈扎人一样矮小结实,也有着几乎相同的平均握力。14当要求他们尽最大能力进行俯卧撑、正握引体向上和反握引体向上的测试时,亚契人的体能表现不错,但也只是与西方人大致相当,唯有一项例外:他们的力量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太多,这也说明他们一生都让身体保持着活动状态,包括中年。15亚契男性在20多岁达到力量的峰值,女性达到力量峰值的时间稍晚,但是在衰老过程中肌肉并不会过多流失。所以,老年亚契男性和女性在力量方面差别不大。
今天,喜欢练出肌肉的人,尤其是交叉健身者,大多是依靠杠铃和器械刺激肌肉,使其膨胀,那么没有进过健身房的狩猎采集者或者游牧部落的马赛人又是如何变强壮的呢?按照神话中的说法,古希腊摔跤手克罗托那的米罗(Milo of Croton)为了让自己更有力量,每天将小牛犊举过头顶,直到小牛犊长成一头成年牛。而大力士之死同样富有传奇色彩。据说,米罗是被群狼撕碎而亡,当时他正试图徒手扯断大树,却意外被树困住了。我们看到,举重爱好者已经将肌肉健美之道在艺术层面和科学层面上都塑造得趋于完美了,无论是使用哑铃还是健身器械,训练方法都具体到重复的次数,以确保增肌更有效、更快速,而且使用器械进行健身,比托举扭动的牛或者徒手扯大树简单多了。虽然狩猎采集者偶尔也需要举起重物,但是他们的肌肉所承受的阻力大多数来自运输物品、挖掘或者支撑自己的身体。俯卧撑、引体向上、深蹲、箭步蹲等无器械、以自重训练为主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力量,只是,这些活动有一个大的缺陷:他们的力量虽然提高了,但因为没有器械,他们在训练中举起的重量只能保持不变。在没有健身房的情况下,有些必要的项目狩猎采集者做不了,他们也因此无法变得超级强壮,更不用说拥有像查尔斯·阿特拉斯或者米罗那样的身材了。
如果我是一名狩猎采集者,我有充足的理由不成为像阿特拉斯或者米罗那样的人,除了缺乏健身设备之外,还因为我更想拥有适合我的强壮身体,而不是那种过于强壮的身体。塑造肌肉的过程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浪费能量。力量是指我能创造多大的力,而能量是指我能以多快的速度创造这些力。力量与能量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存在互相权衡关系:一个强壮的女性也许可以将一头牛举过头顶,但是动作不会太快。而一个能量十足的女性虽然无法一次举起过重的东西,但是她能够快速而持续地举起不那么重的东西。有些身体活动,比如跳高或者快速跳过树丛,更考验能量,而不是力量。将自己体重两倍甚至更重的物体举过头顶是一种古怪的行为,在石器时代这种危险的举动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即使在今天,酷爱坐着的人类从能量中的获得的益处要大于从力量中获得的益处。很多日常行为,如举起一包杂物或者从椅子上站起来都需要身体快速提供能量。保持身体的能量储备非常重要,尤其是当我们开始变老的时候。16
超级强壮的另外一个缺点在于,维持这种体型所消耗的能量太多,这在石器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健美塑身者要想举起一头牛,必须吃得要像牛一样多,至少也要接近牛的食量。我们在前面说过,肌肉是一种昂贵的组织,重量约为正常人体重的1/3,消耗的能量占总消耗能量的1/5。我每天维持自己身体里的非肌肉组织大约需要300大卡能量,而那些身强体壮的举重爱好者的肌肉含量会增加40%,这意味着他们增加了大约20千克奢侈的肉。17如果我决定让自己变成那样,为了“养活”我的这副新体格,我每天需要多摄入200~300大卡热量。额外摄入300大卡在今天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喝一份奶昔就可以了,但放在石器时代,每天靠搜集食物获得这多出来的热量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甚至有可能需要以放弃繁衍为代价。18
总之,肌肉发达者和健美痴迷者所拥有的那种体型,极少出现在我们的狩猎采集者祖先身上,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我们的祖先缺少足够的能量去获取那些肌肉,他们也不需要那些肌肉所提供的力量,更无法提供维持那些肌肉所需要的能量。但是,距离现代更为久远的人类祖先是什么情形呢?现代的狩猎采集者与类人猿和那些已经绝迹但是传说中充满力量、无比强壮的穴居人相比,又会是什么情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