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8章 步行:人类的日常 以讹传讹的谬误

2024年12月26日  来源:锻炼 作者:丹尼尔·利伯曼 提供人:It8933......


请允许我讲述一段往事,从而帮助你了解,在远古时代普通的一天,步行是怎样的体验。故事要从我和同事向哈扎部落的狩猎采集者哈萨尼和巴加约,提出一同打猎的请求说起。他们二人非常有礼貌地同意了我们的请求,但是要求我们全程保持安静,越安静越好,要听从他们指挥,必要时要躲在他们身后,而且不能拖他们的后腿。

天边出现第一缕曙光时,我们便出发了,当时的天气凉爽宜人,由于是清晨,青草上还沾着露水。哈萨尼将一块彩色的布在腰间打了一个结,外加一件黄黑相间的条纹衬衫;巴加约则穿了一条短裤和一件看上去有些旧了的曼联队球衣。两个猎手都穿着自制的草鞋,他们只带了一张弓、一筒箭和一把短刀。相比之下,我倒是准备了全套的探险装备,一顶大檐帽、一双轻便的鞋、一件既能排汗又能防紫外线的高科技衬衫、一条越野长裤。我还带了手机、GPS手表,双肩背包里还有两瓶水、太阳镜、驱蚊剂、备用眼镜、一些苹果、能量棒、瑞士军刀,而且为防不测,我还带了手电筒和一个小型的急救包。

从离开营地开始,我就打起了精神。哈萨尼和巴加约步伐轻快,但其实脚下并没有现成的路,每一步都可能行差踏错。当时正值雨季,茂盛的草丛中到处都是看不见的大石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扭伤脚踝。远处的埃亚西湖(Lake Eyasi)波光粼粼,我们沿着一个陡险的大斜坡朝长满树木的山谷走去。哈萨尼和巴加约不时停下来寻找猎物的脚印或者其他痕迹。他们俩全程都没怎么说话,偶尔简单交流两句,声音也都很低。开始时,我们在巨石的裂缝中寻找树蹄兔,这种动物与猫大小相仿,长得像啮齿类动物,但实际上是大象的近亲。然后我们又开始循着地上的足迹寻找一只非洲大羚羊。足迹很清晰,显然是早上刚刚留下的。我们始终没有找到非洲大羚羊,却在上午时分与几只黑斑羚不期而遇。哈萨尼示意我们弯下腰,然后他脱掉衬衫和草鞋,蹑手蹑脚地穿过灌木丛朝黑斑羚走去,与此同时,巴加约绕到了黑斑羚的后面。我和我的同事就安静地坐着,希望不要影响他们俩。大约15分钟之后,我听到了射箭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哈萨尼失落地回来了。不用说我也能知道他没有射中。所以我们只好再次上路,天气越来越热了。

我们接下去的行程被一只向蜜鸟改变了。这些棕色的小鸟与非洲人类之间的“合作”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当然也可能是数百万年。1向蜜鸟高声发出标志性的、急迫的、持续不断的鸣唱“啾!啾!啾!”,然后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并不时用歌声提醒我们跟上。不到10分钟,我们的小鸟朋友便把我们引到了一个蜂窝。哈萨尼和巴加约高兴起来,他们生起了火,然后用冒着烟的草堵住了树洞,把蜜蜂都赶了出来,当然他俩也吃了点苦头。接下来,他们“抢劫”了蜂窝,把里面的大部分蜂巢取了出来,然后就站在原地开始大快朵颐,把嚼不动的蜂蜡吐在地上,作为对带路的向蜜鸟的回报。

那一天的行程迅速变成了蜂巢采集之旅。在我们返回营地的路上,哈萨尼和巴加约对一处蜂窝又一处的蜂窝重复了之前的流程:点火、熏出蜜蜂、咀嚼甜甜的蜡质蜂巢。在我们征服了5处蜂窝之后,已经到了下午,天气越来越热,哈萨尼和巴加约边聊天边快乐地享受蜜糖,他们显然已经放弃打猎的想法。我们返回营地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半,距离出发已经过去了5个多小时,我们空手而归,但肚子里装满了蜂蜜。GPS显示,我走了18 720步,一共走了12千米。

当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同巴加约等人聊天。大家都认为,最近生活日趋艰难的原因是达托加(Datoga)游牧部落的到来,以及他们饲养的牛群造成了周边猎物数量急剧下降。他们说,打猎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了。男人们经常无法带回猎物,肉食的缺乏使得他们越来越依靠女人们采集到的植物以及蜂蜜和易货而来的食物。但是男人们仍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冒着风险从营地出发去打猎,采集蜂蜜,用手采集任何可以吃的东西,有时候也会用牙咬。女人们每天也需要走不短的路,因为我跟她们一起出去过,所以我觉得相比之下她们的采集之旅更有趣。平常,女人和孩子们会步行数千米直到找到一处可以挖到块茎的好地方。这时,所有人都会停下来开始挖,他们会坐下来、聊着天、照顾着孩子,然后从坚硬多石的土壤中把块茎挖出来。其中一些块茎当时就被她们生吃了,还有一些经过烹饪成了午餐,剩下的都被放进背篼带回了家。在去程和回程途中,女人和孩子们还会随时停下来采摘一些浆果和其他食物。

但是,他们做得最多的事情还是步行。本书有一个核心观点——人类并没有进化出主动锻炼的本能,但如果需要,我们的身体可以随时动起来。如果有一项身体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观点,那就是步行了。包括哈扎人在内的狩猎采集者中,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日步行距离大约分别为14.5千米和9.6千米,他们步行不是为了健康或者保持体能,而是为了生存。2狩猎采集者的年平均步行距离相当于从纽约走到洛杉矶。人类是耐力型步行者。

对于大多数后工业化社会的人来说,步行仍然是每日必需,但是已经与耐力没有什么关系了。你每天上下班可能只需要走一点点路,比如从你的车门口走到办公室,然后再走回车门口。当然你还需要走着去浴室、走着去吃午餐、走着逛商店,以及走着做很多很小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也许你会为了放松而散步,或者采用更古怪的方式,在哪儿也去不了的跑步机上步行,但是你每天走的绝大部分路都是必须要走的,而不是可走可不走的。你与哈萨尼和巴加约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为了生存每天要走2万步,而从数百万部手机上得到的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走4 774步(大约2.7千米),英国人平均每天走5 444步,日本人平均每天走6 010步。3因为这是平均数据,所以也说明有数百万美国人每天的步数不足4774。除此之外,步行的方式同样存在很大差异。狩猎采集者是穿着极简陋的草鞋或者干脆赤足,还要拿着食物、背着孩子,面对各种各样的地形,他们要么需要在丛林中行走,要么就是在荒野的小径上行走。几代之前,狩猎采集者根本就没有穿过具有缓震支撑性能的鞋子走在坚硬平坦的人行道上,更不要说使用跑步机了。

这些变化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我们在步行方面是如何进化的?为什么进化成现在这样?进化的程度如何?步行对衰老和健康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听到最多的一种锻炼处方,就是每天走1万步。一本畅销书里提道:“让步行成为日常活动的一部分,无论是参加有组织的轻松走活动,还是通过每天走更多的路保持体能,都能帮助你减肥和瘦腰,最重要的是,不反弹。”4还有两位健身专家谨慎地说道:“对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天走1万步是比较合理的运动量,有研究表明类似强度的运动有益健康。”5虽然大多数减肥计划都会包括步行,但是一些专家也指出,步行不可能减肥,因为长距离的步行在消耗大量能量的同时也会导致饥饿。2009年《时代周刊》一篇广为流传的封面文章以“锻炼的假象”(“The Myth About Exercise”)为题,指出“当然,这对你有好处,但是不会帮你减肥”。6

为了分析这些让人迷惑而且相互矛盾的观点,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人类古怪的行走姿势——只用两条腿踉踉跄跄地行走。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