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都存在这么一个经典的研究主题。生物体是从环境中学习和获得行为指令,还是说生物体既有的系统负责管理其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这场关于“选择还是指令”的争论持续了多年,并且在免疫学领域获得了额外的关注。简单来说,陌生的物质进入机体引发免疫反应,抗体是否是在外源物质出现以后才在其周围产生,从而发挥作用(发出指令)?还是说抗体此前已经存在,免疫反应自行把握寻找已有抗体所需的时间(选择)并将其启动?在20世纪,生物学发现后者才是正确答案,这个发现表明生物体有很多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身体和脑存在“出厂设置”。
丹麦免疫学家尼尔斯·杰尼(Niels Jerne)于1967年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十分惊悚的理论:免疫系统的规律可能在脑中也成立。他认为,我们所认为的“学习”,其实是脑中既有的回路通过环境选择发挥作用的过程4。在这个具有强烈自然主义风格的观点中,学习不过是脑在花时间整理自己那数量庞大的回路,以便寻找一个最适合处理当前问题的方案。
在这场事关重大的辩论持续进行的同时,大家都同意脑中的确有一些特定功能的神经回路属于“出厂设置”。例如,只有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展现出因果推断的能力5。当新生儿第一次发出嗷嗷待哺的哭声时,皮层下回路的功能就已显现。
The Consciousness Instinct
在气泡的比喻里,气泡指的是回路加工的终产物,它们能够持续不断地应对并处理来自环境的挑战。这些加工过程既包括大脑皮层活动也包括皮层下活动。
在详细讨论皮层下气泡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强有力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