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投降与停战

2024年12月26日  来源:意识本能 作者:迈克尔·加扎尼加 提供人:It8933......

在量子物理学发展早期,尼尔斯·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就像一杆白旗,用于解释光的双重属性(波粒二象性)。在解释这一现象时,互补原理既承认客观的因果法则,也承认主观的测量规则。玻尔强调说,尽管两种描述模式都是必要的,这并不意味着被观察的系统存在二元性。系统本身是一体的。它同时具有两种属性,就好比一枚硬币具有两面。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理解难点,如果我们真的能理解的话。没错,理查德·费曼曾经说过:“我认为我能肯定地说,没有人懂量子力学。”在1927年的科莫演讲中,玻尔用一个类比描述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可延伸到心智与物质之间,他说道:“我希望……互补的理念能够用来描述这一状况,它是主客观差异的基本特征,与人类思想的形成极其相似。”24

但是,帕蒂更大胆。他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类比。他认为互补原理具有不可替代的认知论意义,适用于生命起源及所有进化阶段。其核心不仅是描述主观与客观的分裂关系,而是“两种知识体系的看似矛盾的表述”25。这个矛盾让哲学家和科学家在过去的几千年内被二元论耍得团团转。如果他们像现在这样继续研究,同样的困境还会持续几千年。两种研究模式发现了两种现象,这是无法被同一套物理法则所解释的。帕蒂笑道,客观模式使得“还原论者坚信生命不过是普通的物理物质,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你不愿考虑测量和描述中的主观问题的话……互补原理说的是,单用一种客观的描述模式是不够的,哪怕是物理学也不能被还原成这种模式”26

就像过去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不得不接受世界不是平的,我们也不得不在讨论心智与脑的问题时处理互补原理问题。互补原理如今仍具有争议性,因为它违背了人们的信念,即最完美的解释往往是唯一的解释。但是,早在一百年前,物理学就通过量子世界的发现证明了唯一解释观的错误性。微观世界中的法则与宏观世界不一样,二者处于不同的描述层级,不可相互转换。

那些把唯一解释当作金科玉律的人忽略了物理学中的真相。帕蒂痛心地感慨道,互补原理“之所以被量子力学接受,仅仅是因为其他所有解释都失败了”27。这恰如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名言:“当你排除了不可能之后,不管剩下的是什么,不管多么不可能,一定是真相。”帕蒂想知道,互补原理若要融入生物学与社会学理论,是否也会遭遇类似的困难。就像理查德·费曼曾经说过的那样:“你要是不喜欢,就去别的地方……去另外一个宇宙,那里的规则更简单,那里的哲学更令人愉快,在心理上接受起来更容易。”28你不喜欢这个理论,不意味着这不是事实。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