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符号闭环:吃尾巴的蛇

2024年12月26日  来源:意识本能 作者:迈克尔·加扎尼加 提供人:It8933......

冯·诺伊曼明确提出,他的机器人需要学会自我复制。为了实现自我复制,就必须对自我有清晰的界定。要想创造一个“自我”,你需要负责描述、翻译和建造的零件。要想创造另一个自我,你就需要描述、翻译并建造这些负责描述、翻译和建造的零件。这种自我指向性的循环不仅仅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概念。它其实非常接近一个逻辑闭环,后者恰恰是“自我”的定义。

这种实现符号-物质-功能之间的紧密关联所必需的物理条件被帕蒂称为符号闭环。他强调,要想在物理上执行这一闭环,符号指令就必须存在实体结构。系统内不能有神神鬼鬼,物理结构也必须依照牛顿的法则来实现所有动态过程。符号回路的闭合(即分子之间的物理连接)定义了“自我复制”的主体——“自我”的界限。在周围四处飘荡的物质不会被纳入系统;界限是明确的。这里不是说细胞具有自我觉察能力。但是,没有自我就不会有自我觉察。通往自我觉察的第一步就是得到一个清晰界限的自我。接下来的目标,包括自我觉察、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我意识和自我专注等等,都是以后的事情。

符号闭环一定存在于所有能自我复制的细胞中。没错,随着进化,“自我”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胞也会听从警探哈里的建议(10),“清楚自己的界限”。

The Consciousness Instinct

无论符号-物质回路的物理过程有多复杂,它们都是连通物理学家所说的“断面”,即解释空缺、主客观鸿沟两侧的桥梁。它们是量子层级与牛顿物理学层级之间的工作协议。符号-物质回路的机制将两种描述模式统一起来,填补了自生命起源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的鸿沟。

这告诉我们,主观意识体验与我们的物理大脑中客观存在的神经放电,这两种描述模式之间的桥梁或许也是一种类似的机制,这种机制甚至可能存在于细胞之内。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