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博伊德在讨论行为进化时所秉承的学科传统与我的有所不同,但对其在演讲中所表达的所有观点,我几乎都赞同。毫无疑问,规范和准则在引导人类行为方面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要性。作为人类学研究者,当我第一次对一个小规模社会进行田野调查时,当地的规范和准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我研究的是肯尼亚北部的嘎巴拉(Gabbra)骆驼游牧民族的生育制度。
作为一名外来者,我理应像所有未婚人士一样躺在帐篷外边,背靠一个垫子或动物毛皮,然后仰望星空。考虑到当地炎热的气候,以及肯尼亚北部迷人的夜空,户外定然是绝佳的睡眠场所。但我很快意识到,侧着身子,两腿并拢,蜷缩起来,上身套一件长恤衫,是非常重要的。入睡肯定不成问题,但我一直很担心,早上醒来时我自己向后或向前滚,然后滚到一个完全不适合女性睡觉的地方。这只是众多令人焦虑的当地规范中的一个,若是一不留神违了规,就会冒犯当地人。因为对所属社会的文化太过熟悉,所以人们并不总能理解来自其他社会的人在适应这些文化时所遇到的困扰。
我曾听说这样一件事。我所在的伦敦研究团队的成员们在一场学术研讨会之后出去喝酒,聊天时谈到了乐坛传奇人物、雷鬼音乐大师鲍勃·马利(Bob Marley)。如果你是英国人、美国人、牙买加人,甚至是埃塞俄比亚人,那么应该知道鲍勃·马利是谁。但是,如果你是中国人,那么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当一位新来的中国同事问起“鲍勃·马利是谁”时,其他人对她报以了善意的质疑。她感到极为尴尬,因此在又一次研讨会结束后,没有和大家一起出去喝酒。几个月后她才告诉我这件事,我感到很震惊,因为我知道,即便其他人主观上并没有想要给她施加压力,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但这位女士已然感受到了极大的社会压力。这即是已被社会化的规范与准则。想一想那些跨文化背景的,围绕婚姻、贸易、政治处境,以及冲突等各方面问题所进行的谈判有多么复杂,就会明白人们确实受到了规范与准则的制约。
我们已经知道规范的制约作用很明显,不过还有一些问题尚待回答,比如这些规范是如何形成的,不同地方的规范有何差异,规范是如何得到强化的,以及变革规范是难是易,等等。之所以要关注文化传播机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想知道这些传播机制能否从其他某些行为发展和进化机制中衍生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文化群体选择就是这样一种进化机制,博伊德在演讲中提到了这一点。就他所做的论述,我会做一个评论。这是其演讲中篇幅相对较短的一部分内容,但能极好地说明文化进化理论与其他进化模型在推导方面的区别。例如,在基因系统的模型中,群体选择并不被重视,因为迁移行为会对群体基因的一致性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文化进化理论不仅激发了一般公众的想象,还引发了一系列学术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