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文化的群体选择并非唯一的解释

2024年12月26日  来源:人类的价值 作者:罗伯特·博伊德 提供人:It8933......

我认为,群体选择理论所采用的机制是比较合理的,同时大量例证表明:群体选择促成了规范的形成。不过,在我看来,许多规范转变并不是群体间竞争的结果。决斗规范的转变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例证。[88]直到19世纪初,在欧洲的上流社会中,和侵犯荣誉有关的规范要求受侵犯的男性要向挑衅者发起决斗挑战。于是,在1829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威灵顿公爵(Duke of Wellington)向温奇尔西伯爵(Earl of Winchilsea)发起了决斗挑战,因为后者在国会上讨论《天主教解放法案》(Catholic Emancipation Bill)时指责前者不诚实。这就好像,奥巴马觉得自己必须与参议员特德·克鲁兹(Ted Cruz)一决高下,以此捍卫自己的荣誉一样。威灵顿的枪法是出了名的差,在他失手后,温奇利西向空中开了枪。

此事件的25年后,决斗规范在英国彻底消失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美国社会中有关抽烟、婚前性行为、非婚生子女以及同性结婚的规范也发生了转变。所有这些转变看似都是由群体间竞争造成的,实则未必;同时,并没有任何部落消亡或扩张,也没有出现新的被人模仿的规范。

目前尚无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规范转变。历史学家对一些特例进行了看似可信的阐释。例如,政治哲学家夸梅·阿皮亚(Kwame Appiah)[89]认为,在英国的上流社会里,因为商业和手工制造业的利益变得愈加重要,所以决斗规范才会消失。

博弈论专家[90]所提出的模型类似于种群遗传学中的“峰值漂移”(peak shift)模型。[91]在该模型中,统计结果之所以会波动,是由于有限的人口规模所造成频率的特征会随机游走。处于某一种平衡状态的种群人口会随机游走至另一种平衡状态,一段时间之后又会返回原来的状态。

我并不认为这些模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首先,在大规模群体中,等待规范转变的时间会相当漫长,尤其是在“一旦偏离现有规范即会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其次,规范的转变是可逆的。朝某个方向转变要比往相反方向转变更容易,但每个种群内部最终都会反复发生多次转变。从模型中的变化来看,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群体越大,错误率越低;同时在规范转变发生之前,等待的时长也会越长。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