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戈多
比起用成功学要求年轻人的“控制好你的情绪”,我们更需要的是龙应台在80年代鼓励大家的——“我受够了,我很生气”。
我们的“工具人”属性被日益强化,丰富的情绪显得不合时宜。/pexels
当代打工人,没有发泄情绪的自由。
从直播网红长鼻毛大叔的表情包“没的感情的冷血杀手”,到面无表情的“扑克脸”,再到大热的社畜表情包“无所谓,也有点累”,打工人正在经历着一波“去情绪化”的过程——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
久而久之,喜与怒、好与恶,边界模糊,感官也随之退化。
从踏入职场的第一秒,成功学就开始向你贩卖:合格的成年人,需要与愤怒与眼泪保持距离,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因为情绪与工作效率成反比,因为情绪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面对着这些铺天盖地的“情绪管理”职场秘籍,我们将负面情绪压在箱底,学着做“不动声色”的成熟大人,就连崩溃也要悄无声息。
然而,“情绪管理”本应是帮助我们探索自我、平衡自我的手段,在实践层面,却被简化成了“情绪压抑”。在情绪感受与情绪表达的失调中,我们的情绪机制也渐渐失常,压抑、冷漠,激情流失,精疲力竭。
情绪,不仅关乎个体心理学,也受到社会制度、资本逻辑的支配。现代社会的情绪断舍离,再到今天四处蔓延的情绪衰竭,是谁在试图改写我们的情绪?
在情绪感受与情绪表达的失调中,我们的情绪机制也渐渐失常。
别再说“情绪断舍离”了,打工人早已经没有情绪了
“我已忘了怎样去哭。”知乎上,没有情绪的年轻人如是说。
“工具人”、“过劳”、“加速社会”这些概念的热度还在持续升温,同样作为时代病的“情绪衰竭”(emotion exhaustion)又来了。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情绪衰竭是一种由于过度的工作和持续的压力而导致的身体和情绪耗尽的慢性状态。情绪的生理机制,在经过一系列“外部改造”后,开始出现异常状态,例如情绪紊乱、感觉麻木等。
在微博话题 #年轻人情绪衰竭的征兆# 的讨论区,我们看到一大批被生活压力鞭打到“情绪流产”的打工人。“生活死气沉沉、内心毫无波澜”、“压抑到月经不调”、 “工作久了,像个机器人”,而任何的情绪波动都成了一种做作,“每次向外求助都会被说矫情”。
工作久了,像个机器人。
身边的朋友也不断说起自己“情绪衰竭”的症状:分手了,没时间放任自己悲伤,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对感情生活心如死灰,无悲无喜;深陷债务泥潭,只能任由工作剥夺生活,接受现状后,落入“人生虚无”的怪圈。
这种情绪被掏空的感觉,正是“过劳时代”的特性。英文中的Burnout(倦怠)也描述了这样的现象,在工作中把自己燃烧殆尽,直至变成没有情感的“行尸走肉”。
情绪衰竭,常常给我们一种“修得佛法”的错觉——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然而,比起“超脱生死”,情绪衰竭的感觉更像是“生与死只有呼吸之隔”,既不能死去,也毫无生机。
在工作中把自己燃烧殆尽,直至变成没有情感的“行尸走肉”。
偶尔在一个走神的瞬间,才会发现——“哦,我已经活了很久了”。
如果说打工人有情绪,也都是在表情包里。职场生活中,多半都是面无表情的扑克脸,会议上懒得发言,被批评懒得理论,就连接到裁员消息,也可能只是无奈一笑,打包走人。
“没的感情的冷血杀手”大概就是对情绪衰竭最无奈的调侃。
“情绪管理”:从自我保护到自我异化
情绪衰竭,离不开成功学、职场法则对我们的谆谆教导。
如果说打工人有情绪,也都是在表情包里。
还记得初入职场的“情绪控制论”吗?“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告别学生时代,大概每个人都听过这句疯传的人生感悟。不管你对这种伤感的美文摘抄有多不屑,但现实总会“教你做人”。
进入职场以后,高负荷的工作给了我们当头棒喝。“996是福报,007是常态”成了老板引以为傲的鼓动员工加班的手段。为了让自己适应“白加黑”疯狂的工作模式,为了避免面对赶不完的deadline空悲切,“情绪化”被钉上了“效率杀手”的耻辱柱。
戒掉情绪,是成年人职场生存法则第一课。
职场上,大家都是冷面笑匠(deadpan)。
面对领导的无端指责,没有底气让自己生气反驳;面对甲方的无理取闹,没有理由恼羞成怒。因为生存法则是:老板骂你是因为重用你,甲方虐你是因为他们是金主爸爸。
这些生存法则不断合理化既有的权力机制,并将痛苦的矛头指向了我们自己——“需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想法而非现实”,“情绪断舍离,是通往成功最简单的路”,“如果你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就是人格不够成熟的表现”。
成功学一向擅于将社会矛盾嫁祸于个体。逻辑也十分简单,如果认知世界、改变社会十分困难,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进行自我改造,即便这种改造本身就是一种对自我的异化,即便自我异化后也可能是徒劳。
然而,情绪管理,在被“成功学”糊弄之前,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概念,目的是帮助我们通过探索自我情绪,然后实现“驾驭情绪”。是一种实现高效生活和自我保护的方式。
职场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来自内心,与外界无关。/图书截屏
情绪管理的途径多种多样,诸如“调适、合理宣泄、积极防御、理智控制、及时求助”,情绪管理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
只是,理论是美好的,实操是残酷的。
大部分人还没来得及对“情绪管理”探究一二,便在道听途说中开始稀里糊涂地实践。没有情绪理解和梳理,更没有意义、激情的找寻,所谓的“管理情绪”就沦为了单向度的“压抑情绪”。
我们妖魔化情绪,把情绪看作是洪水猛兽,每当情绪的潮水来临,我们学会自我欺骗、屏蔽情绪。
电影《小丑》中,主角亚瑟(小丑)也是一个习惯屏蔽情绪的人。在接连失业后,亚瑟惨遭华尔街土豪毒打,情绪陷入低谷。亚瑟选择钻进家中的冰箱体验极端寒冷,通过与外部世界隔绝,试图自我“冷静”,掩盖深不见底的绝望。然而,紧接着剧情突然转,小丑情绪爆发,进行无差别报复。
通过与外部世界隔绝,亚瑟试图自我“冷静”,掩盖深不见底的绝望。 /《小丑》剧照
压抑的本质是一种逃避,并不会真的让我们获得“平静”。
当我们学会习惯性地切断情绪,我们大概率活成了自己生活的“局外人”。通过演化出一套回避的防御机制,我们不仅和身边的人产生距离,也把自己的经历剥离——我们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与记忆划清界限。
在这种“去除情绪”的自我规训下,我们对周遭的认知开始“抽象化”,世界失去了细节和温度。
在情绪衰竭的征兆中,有人将它总结为: “你感觉你脱离了现实,只能感觉到自己流逝,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没法与任何事物建立联系。”这恰是原子化社会的一种通病,我们与一切事物的联系都十分脆弱,我们活成了孤岛。
有人说“比起沉溺于悲伤,没有情绪更让我安心”。但这也意味着,被抽走的,不仅是失落和痛苦,还有快乐和意义。
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没法与任何事物建立联系。/《迷失东京》
一旦成为生活的局外人,活着,就失去了参与感。生活的热忱、投入的热情都已消失不见——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去情绪化,就是一个人“去人格化”的过程,这种训练让我们演变成一架机器。但无论主动还是被逼无奈,我们都难以拒绝这种“自我异化”的过程。
是谁在偷走我们的情绪?情绪背后的社会控制
无疑,“情绪表达自由”在今天是一种奢侈。情绪化,更是一种公认的不成熟、糟糕的性格特质。在宣扬“理性”的今天,我们相信“过多的情绪”只是一种庸人自扰的表现。
情绪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个体心理现象。在社会学研究中,社会因素影响着情绪的形成和表达,同时也制约着我们对情绪的标定和诠释。
曾轶可在刚刚发行的专辑《情绪禁区》中,聚焦了年轻人被规训的情绪。专辑介绍写道:“我们的情绪被放入一个个精美的罐子里,整齐排布,亦步亦趋,时刻被提醒、被规训、被说服。”
就算在网上悲伤一把,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残留不剩的情绪也都是以匿名形式出现在各大网站上。前段时间被群嘲的“网抑云”事件,足以看出大众对年轻人悲伤情绪的刻薄和不屑。来自陌生头像的深夜伤心留言,一律都被贴上了“无病呻吟”的标签,就算在网上悲伤一把,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伤春悲秋,仿佛是中国古代诗人才有的情绪权利。
马克思曾经把工厂里的工人描述为“局部的人”,即为对人的异化。工人被束缚在分工体系上的一个固定位置,孤立、个体化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疏离了自己的感官系统。只有这样,流水线才能不出差错地高效运转。
孤立、个体化的工作环境,我们也疏离了自己的感官系统。/《摩登时代》剧照
无论是工业社会中标准化、理性化的科层制度,还是数据为王的算法时代,我们都跌进一个巨大的系统,变成了系统的“小小零件”,“人”的完整性和自主性不断丧失。
我们“工具人”的属性被日益强化,丰富的情绪显得不合时宜。
而情绪也不再是一个“私有物品”,它也要接受资本和商业逻辑的控制。
资本的目的永远都是为了提高利润和效率,“一切都为效率服务”的法则,让我们的情绪也要服从于效率。大众心理学常常让我们把情绪简单地分为二元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积极的情绪被大肆鼓励,消极的情绪让我们避之不及。
假笑背后的“情绪劳动”。/FEM
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的负面情绪不利于高效工作,企业因此发明出一套激励体系,让大家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这种情绪控制通常来自于“你可以的”“你做得到”的鸡血式鼓励。
理想化的“超我”时刻勒令着我们真实的感受,让我们到达“假兴奋”的状态。这种严苛的自我驯化最终剥夺了我们的感受能力,并让情绪机制变得异常。
在正能量遍地开花的今天,没有人能逃得过它的粗暴洗礼。
只是,在这种不允许悲伤、难过的社会环境中,情绪衰竭、精力榨干是必然的后果。当“不悲不喜”“无所期待”和无边的空虚感同步降临,抑郁症指日可待。
“生气具有正向的心理和社会的功能,给人们力量去与不公平现象斗争。”/unsplash
这是不允许“负面情绪”社会里的系统性暴力。
其实,合理的情绪宣泄不仅有助于个体的身体健康,一些所谓的负面情绪更是有助于社会进步。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生气具有正向的心理和社会的功能,给人们力量去与不公平现象斗争”。
所以,比起用成功学要求年轻人的“控制好你的情绪”,我们更需要的是龙应台在80年代鼓励大家的——“我受够了,我很生气”。
参考资料:
[1]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 大卫哈维
[2] 《当代教育与文化》| 情绪的社会学解读
[3] 《倦怠社会》 | 韩炳哲
[4] 情绪熔断:有一种崩溃叫悄无声息 | 果壳网
[5] 困在系统的骑手背后,我们终于活成了工具人?| 新浪网
[6] 城市隐藏性「流行病」:Burnout | CUP
[7] 《6H4AS情绪管理方法》| 肖汉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