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世界观+建立思想结构的本源:机点(篇一)-机器人叛乱的核心:正三观-“机器人叛乱”的核心:「正“正三观”」-人类凭什么可以与自己的基因抗衡?-「正三观」,找到你的自主性、重构自我意识-马云和刘强东坚守什么样的“价值观”,就获得什么样的结果?-统一价值论的“八大统一纲要”-如何理解世界的随机性:智能与预测、局部与整体、统计与概率?-实然与应然——看待世界的两个维度-看不见的“遍历性”-上部分:别出局-下部分:别旁观+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世界观:前言-第一部分 基础命题-第1章 世界观-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牛顿世界观-证据-第2章 真理-真理符合论-真理融贯论-真理符合论的问题和困惑-《全面回忆》情境-真理融贯论的问题和困惑-哲学思考:笛卡尔和我思-第3章 经验事实和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关于术语的一点说明-第4章 证实与不证实证据和推理-证实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2)-证实与不证实证据和推理——结语-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观点集合和经验的裁判-理论的不充分确定性-亚里士多德的公理化方法-笛卡尔的公理化方法-假设演绎法-第6章 哲学插曲:归纳的问题和困惑-休谟的归纳问题-亨普尔的乌鸦悖论-古德曼的绿蓝问题-第7章 可证伪性-复杂因素-第8章 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第三部分 科学及世界观的新近发展-第20章 新科学和牛顿世界观概述-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牛顿世界观概述-哲学思考:对待牛顿重力概念的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态度-第21章 哲学插曲:什么是科学定律-与科学定律相关的特点-无例外的规律性-第22章 1700~1900年牛顿世界观的发展-化学-生物学-电磁理论-几块小乌云-黑体辐射-其他问题-第23章 狭义相对论-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狭义相对论概述-狭义相对论自相矛盾吗-时空、不变量以及研究相对论的几何学方法-第24章 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场方程和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哲学反思:广义相对论和重力-第25章 量子理论的经验事实、数学方法和诠释概述-事实、理论和诠释-量子理论本身-对现实命题的短暂讨论-四个实验-量子理论数学概述-对量子理论更为详细但仍为描述性的概述-量子理论的诠释-标准诠释(哥本哈根诠释)的变形-隐变量诠释-多世界诠释-关于量子理论诠释的最后几点意见-第26章 量子理论与定域性:EPR、贝尔定理和阿斯派克特实验-EPR思想实验-贝尔定理-阿斯派克特实验-定域性、非定域性和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第27章 演化论概述-演化论基本内容概述-澄清几点:演化论是什么、不是什么-19世纪早期至今演化论的发展-演化论概述,1850~1900年-演化论概述,1900~1950年-演化论概述,1950年至今-第28章 演化的哲学与概念影响-对宗教的影响-宗教观点所面临的某些问题-丹尼特、道金斯、温伯格等学者:“不能”-霍特、过程哲学和过程神学-讨论-道德观与伦理学-元伦理学思想:合作和利他行为的演化-元伦理学思想:合作和利他行为的演化(2)-元伦理学思想:合作和利他行为的演化(3)-元伦理学思想:合作和利他行为的演化(4)-演化与规范伦理学-演化与规范伦理学(2)-演化与规范伦理学(3)-结语-第29章 世界观:总结思考-对相对论的思考-对量子理论的思考-对演化论的思考-隐喻-第二部分 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第9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的宇宙结构-关于宇宙的概念性观点-第10章 托勒密《至大论》序言-地球为球形-地球是静止的-常识论据-基于运动物体的论据-基于恒星视差的论据-地球是宇宙中心-第11章 天文学数据:经验事实-恒星运动-太阳的运动-月球的运动-行星的运动-第12章 天文学数据: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天体运动的一个科学问题-这可以用来解释运动的地球吗-第13章 托勒密体系-托勒密火星研究的简要介绍-这些研究内容背后的基本原理-结语-第14章 哥白尼体系-托勒密体系与哥白尼体系的对比-是什么因素促动了哥白尼-对哥白尼理论的评价-第15章 第谷体系-第16章 开普勒体系-开普勒体系-什么因素促动了开普勒-结语-第17章 伽利略和通过望远镜得到的证据-伽利略通过望远镜得到的证据-对伽利略发现的接受情况-结语-第18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所面临问题的总结-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问题-对新科学的需求-第19章 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哲学性/概念性关联-章节注释和推荐阅读书目-世界观:其他著作+毛泽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是怎么拉开的-凭什么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苦海有边,回头无岸-庄子笔下的三大人生定律,读懂后什么都看开了-你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生命在于能量—人类意识与能量层级及生命的阶段-强者本色:不乱、不惧、不停!-皈依佛系的青年人,真的一切随缘了吗?-反脆弱+前言-“黑天鹅”问题的解决方案-关于本书-组织结构-三元结构,或根据三个特性绘制世界万物的分布图+第一卷 反脆弱性:介绍-第1章:达摩克利斯之剑和九头蛇怪-第2章:随处可见的过度补偿和过度反应-如何在跑马比赛中取胜-论暴乱、爱和其他意料之外压力受益者的反脆弱性-第3章:猫与洗衣机-压力源即信息-针对儿童的犯罪-第4章:杀死我的东西却让其他人更强壮-错误,谢谢你-为何整体厌恶个体-杀不死我的,会杀死其他人-第二卷:现代化与对反脆弱性的否定+第5章:露天市场与办公楼-自下而上的变动-12 000年+第6章:告诉他们我爱随机性-一枚名叫“稳定性”的定时炸弹+第7章:天真的干预-干预和医源性损伤-医源性损伤的对立面-不要什么事情都不做-大规模的神经过敏-媒体激发的神经过敏-国家无能的时候反而大有益-第8章: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第三卷:非预测性的世界观-第9章:胖子托尼与脆弱推手-第10章:塞内加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第11章:千万别嫁给摇滚明星+第四卷:可选择性、技术与反脆弱性的智慧-第12章:泰勒斯的甜葡萄-泰勒斯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第13章:教鸟儿如何飞行-苏联–哈佛鸟类学系-副现象-第14章: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绿色木材谬误-混为一谈-第15章:失败者撰写的历史-显而易见的证据-工业革命-医疗领域的案例-反“火鸡”问题-第16章:混乱中的秩序-第17章:胖子托尼与苏格拉底辩论-定义性知识的优越性-愚蠢的人和不愚蠢的人的区别+第五卷:非线性与非线性-第18章:一块大石头与一千颗小石子的区别-发现脆弱性的简单法则-更多就是不同之处-小的可能是丑陋的,但肯定不那么脆弱-预估与预测-强调“效率”的地方偏偏缺乏效率-第19章:炼金石与反炼金石-如何失去了祖母+第六卷:否定法-第20章:时间与脆弱性-学习做减法-越活越年轻:林迪效应-一些心理偏差-建筑和不可逆转的新事物狂热症-把科学变成新闻-先知与现在-第21章:医疗、凸性和不透明-医源性损伤的第二原则:非线性反应-埋藏证据-大自然的不透明逻辑-第22章:活得长寿,但不要太长-金钱的医源性损伤-如何吃掉自己+第七卷:脆弱性与反脆弱性的伦理-第23章:切身利害:反脆弱性和牺牲他人的可选择性-汉谟拉比-空谈者的免费选择权-古人和斯蒂格利茨综合征-选择权、反脆弱性与社会公平-反脆弱性与大公司的伦理-汉谟拉比-空谈者的免费选择权-古人和斯蒂格利茨综合征-选择权、反脆弱性与社会公平-反脆弱性与大公司的伦理-第24章:给职业戴上伦理光环-专业人士和集体-大数据与研究者的选择权-第25章:结语-后记:从复活到复活+随机漫步的傻瓜-专家推荐-自序:任何人都会买卖-前言:幸运的交易员-第一篇:黑天鹅事件-第一章:赚钱的随机性-富豪交易员约翰-运气与随机性-第二章:奇特的结算方法-考虑随机性-有违直觉的真理-第三章: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历史-历史的意义-提炼后的思想-时间尺度-第四章:随机性和科学知识分子-第五章:最不适者可能生存吗-高收益交易员约翰-不懂随机常态的市场傻瓜-第六章:偏态与不对称-牛与熊-稀有事件的谬论-第七章:归纳法的问题-索罗斯和波普尔-第二篇:打字机前的猴子-第八章:太多“下一个富翁”-双重存活者偏差-第九章:买卖证券比煎蛋容易-被数字愚弄-无巧不成书-第十章:生活中的非线性现象-第十一章:我们是概率盲-相同的基因-概率与新闻媒体-第三篇:活在随机世界中-第十二章:赌徒的迷信和笼中的鸽子-第十三章:概率与怀疑论-破除路径依赖-第十四章:掌控随机现象-后记:遇上黑天鹅

第8章: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

2025年1月3日 字数:3161 来源:反脆弱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提供人:goulun70......

绝对不要用法语大吼大叫——布雷女士越来越受到尊重——“黑天鹅”的领域

2009年秋天,我去韩国参加会议,与一群西装革履的业内精英坐在一起。在一次分组讨论上,我与加藤隆俊同组,他当时是一个强大的国际机构的副董事总经理。在小组讨论之前,他用演示文件(PPT)简略地演示了他和他的部门对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经济预测。

那时我还没决定去爬山,他以布道式的、慢条斯理的语速和一种让人自惭形秽但又绝不侮辱人的语气阐述着观点。听着加藤的发言,我无法控制自己,竟然在2000名韩国人面前勃然大怒,我愤怒得几乎开始用法语吼叫了,完全忘了此时的我身处韩国。我跑到讲台上,告诉观众,下一次再有哪个西装革履的人在他们面前预测未来某日将发生的事情时,他们应该先让他展示一下他过去的预测业绩——比如他在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发生的那些年)之前的四五年,也就是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是怎么预测未来的。然后,他们就能够证明,深受尊敬的加藤先生和他的同事们,说得客气一点儿,并不太擅长预测业务。事实上不仅是加藤先生,我们预测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显著罕见事件的成功记录接近于零,或者说就是零。我在现场即兴提出了我的解决方案。我们不能把预测失误的人关进监狱,也无法阻止某些人要求进行预测;但我们可以告诉人们不要聘请一个承诺未来会发生某事的人。“我只希望能生活在一个不受加藤先生等人的预测伤害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有一个特性,就是强韧性。”

我的关于脆弱类–强韧类–反脆弱类的三元结构理论,最初就是在那里萌发的,随之作为预测方法的替代物,成为解决令我沮丧的问题的工具。

布雷女士有了竞争对手

我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我意识到,预测并非中性事物。它会带来医源性损伤,对冒险者造成不折不扣的伤害,就好像用蛇油膏来代替癌症治疗方案,或者像乔治·华盛顿那样进行放血治疗。这方面我们不乏证据。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不停地告诫我,不要对有名望、受尊敬(目前受尊敬)的人大发雷霆,这与我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身份不符,他这么说当然没错。但他给我展示的医源性损伤的证据,让我的沮丧感和愤怒感越发强烈。我们有充足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向一个人提供随机性的数据预测会增加其承担的风险,即使他知道这些预测是随机性的、完全不准确的。

我总是能听到对预测者的抱怨,但是显然很少有人采取下一个步骤:避免预测带来的医源性损伤。我们理解保护儿童安全的道理,却不懂得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傲慢的预测者的伤害。

预测

强韧和反脆弱性的系统不必像脆弱的系统一样,后者必须精确地理解这个世界,因而它们不需要预测,这让生活变得简单许多。要看看冗余是一种多么缺乏预测性,或者更确切地说,预测性更低的行为模式,让我们借用一下第2章的说法:如果你把多余的现金存入银行(再加上储藏在地下室的贸易品,如猪肉和豆泥罐头,以及金条),你并不需要精确地知道哪些事件可能会陷你于困境。这些事件可能是一场战争、一场革命、一场地震、一次经济衰退、一场疫情、一次恐怖袭击,或者新泽西州的分裂等任何事情,但你并不需要作太多的预测。负债的人由于自己的脆弱性,预测的精准性更高一些。

增加或减少了几颗坏牙

你可以比你想象的更有能力控制脆弱性,让我们分3点详述:

(1)洞察(反)脆弱性,或者嗅到它的气息非常容易,我们将在下面几章关于胖子托尼的故事中看到,这比预测和了解事件的动态发展容易得多,所以我们肩负的整个任务简化为一个核心原则,即怎样做才能将预测错误的危害最小化(收益最大化),也就是(我再三强调的)让事情不会因我们的错误而弄砸,甚至反而能从我们的错误中受益。

(2)我们暂时并不想改变现在的这个世界(把这事交给苏联–哈佛派空想家们和其他一些脆弱推手好了),首先我们应该让事物在缺陷和预测错误面前变得更加强韧,甚至应该利用这些错误。也就是说,从柠檬里榨出柠檬汁。

(3)至于柠檬汁,历史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用柠檬来榨汁的过程;反脆弱性则是事物如何在所有压力之母——时间——的推进下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此外,事件发生后,我们不应埋怨我们无法看到事件的临近(比如说海啸、“阿拉伯之春”或者类似的骚乱、地震、战争或金融危机),而是要想想为什么我们不理解其(反)脆弱性,即“为什么我们建立起的这些事物在此类事件面前如此脆弱?”没有看到海啸或经济事件还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果我们建造的事物无法抵御这些灾难,则是不可原谅的。

此外,由于天真的乌托邦主义,或者说无视历史,使得我们无法依靠理性的方式消除导致社会脆弱性的贪婪和其他人类的缺点。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进行这样的努力,却毫无效果,无非是增加或减少了几颗坏牙而已,所以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危险的道德说教(那些会引起你长期胃肠不适的东西)。相反的,更明智(实用的)的行为是让世界能够抵御贪婪的影响,甚至让社会能从人类的贪婪和其他缺点中获益。

尽管坏消息有很多,但我们看到,核电行业内的人似乎已经成为少数意识到问题所在并由此推导出逻辑结果的人了。在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发生后,这些明智的核电公司不是怪罪于预测的失败或灾难的概率,而是意识到,它们应该集中精力应对失败引发的风险——减少能够或不能够预测的失败的影响。这种做法引导它们建立足够小、埋入地下足够深,并有足够多保护层的反应堆,即使发生事故也不会影响我们——这个教训的代价或许过于昂贵了,但好过什么教训也没吸取。

再举一个例子,这次是在经济领域,1991年的预算赤字问题发生后,瑞典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财政责任上,这使得它对经济预测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也使瑞典得以摆脱后来的危机影响。

不要成为“火鸡”

任何人,只要没喝酒,就能清醒地知道,我们可以把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带有小型市政厅的村庄送上月球,并预测行星的运动轨迹,或量子物理最微小的影响。但是,政府虽然建立起了同样复杂的模型,却不能预测未来的革命、危机、预算赤字,或气候变化。甚至连几个小时后的股市收盘价也无法预测。

显而易见,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其中一个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而另一个领域(即所谓的“黑天鹅”领域),我们大概只能留给火鸡和火鸡化的人了。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是显而易见的(对非“火鸡”来说),犹如猫和洗衣机之间的区别。

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恰恰处于“黑天鹅”领域,而物理世界则离这个领域较远。此外,我们的意图是区分两个领域,在第一个领域中,“黑天鹅”事件无法预测而且后果严重,而在第二个领域,那些罕见事件并不十分紧要,要么是可以预测的,要么后果并不严重。

我在序言中提到,“黑天鹅”领域中的随机性是无法追踪的。我会一再重申这一观点,直至声嘶力竭。这种局限性是数学的局限,就是这么简单,在地球上你没办法绕过这些局限。不可测量和不可预测的将永远不可测量和不可预测,不管你招募了多少俄罗斯和印度的博士来帮助你做这项工作,也不管我会因此收到多少封仇视我的邮件。在“黑天鹅”领域内,总是有知识所无法达到的极限,无论统计学和风险管理科学发展到如何复杂的程度。

我在此并不是要断言,我们不可能了解这个领域的任何事情——这种普遍怀疑论在历史上已经有太多的哲学家提出过,包括塞克斯都·恩披里柯、阿尔加惹尔、休谟与许多怀疑论者和怀疑经验主义者,我只是将其形式化和现代化,并作为我反“火鸡”论的背景和注释。所以,我的工作只是阐述我们在哪些地方需要持怀疑态度,在哪些地方则不必如此。换句话说,我们的重点是走出该死的第四象限——第四象限是我给“黑天鹅”领域起的科学名称,指的是我们可能遭遇罕见而无法预测和估量的“尾部”事件的高风险领域。 [23]

现在,更糟糕的是,因为现代化的发展,极端斯坦的比例不断增加。赢家通吃的效应正在恶化:一名作者、一家公司、一个观点、一名音乐家、一名运动员或享誉全球,或一文不名。这导致了可预测性的进一步恶化,因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切如今都是由“黑天鹅”主宰的。我们的复杂性不断地让我们超越自己、超前发展,由此创造出的事物却越来越超出我们的理解与掌控。

不再有“黑天鹅”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几年中,在发现“黑天鹅”的概念后,世界开始走向另一个方向。机会主义者开始使用源自动荡–复杂–灾难–分形理论的更为复杂的模型来预测、预知、预言“黑天鹅”。然而,我们要再次重申,答案很简单:少即是多。让我们继续阐述(反)脆弱性的话题。

[23] 一个技术性较强的注释:什么是象限?我们将风险敞口和随机性的类型组合起来可以形成四个象限:平均随机性,对极端事件的风险敞口低(第一象限);平均随机性,对极端事件的风险敞口高(第二象限);极端随机性,对极端事件的风险敞口低(第三象限);极端随机性,对极端事件的风险敞口高(第四象限)。在前三个象限中,具备或缺乏知识所招致的错误无关紧要。“强韧化”是从第四象限向第三象限转移时对风险的修正。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