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抛弃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想法,你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要你记住预测的局限性。知道你无法预测,并不意味着你不能从未来的不可预测性中获益。
建议很廉价,非常廉价
在自己的文章中老是引用著名思想家的话不是一个好习惯,除非是为了拿他们开玩笑或者提供历史参考。他们“很有道理”,但我们很容易上那些听起来不错的格言的当,而它们并不总能经得起事实的检验。所以下面我要引用大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两段话,原因恰恰是我反对它:
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一种思维的恶习。如果你要在某一天带你的小孩去野餐,他们会想确切地知道那一天是天晴还是下雨,如果你不能肯定,他们就会对你失望……
但只要人没有被训练得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作判断,他们就会被武断的预言者引入歧途……每一种知识都有对应的学科,要学习如何不作判断,最好的学科是哲学。
读者可能会感到奇怪,我居然反对他的观点。我很难反对“对确定性的追求是思维的恶习”。我很难反对“我们会被某个武断的预言者引入歧途”。我反对这位伟人的地方在于,我不认为那种向别人提建议的“哲学”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不认为传授知识很容易,我也不会要求人们战战兢兢地刻意不作判断。为什么?因为我们必须把人类当成人类。我们不能教人们不作判断,判断蕴涵在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当中。我没有看到“树”,我看到一棵漂亮的或难看的树。不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们是不可能把我们赋予事物的这些小特点抛弃的。同样,人的头脑也不可能没有偏差地反映事实。我们天性中的某种东西让我们想要去相信,那又如何?
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家告诉我们,我们是沉思的动物,能够通过推理学习。我们花了一段时间才明白,我们确实思考了,但我们更多是在进行事后叙述,给自己理解的假象,也为过去的行为找一个借口。一旦我们忘记这样做,“启蒙”就把它再次塞进我们的头脑。
我更喜欢把人类降到比其他动物高一点,但远远无法与理想中能够吸收哲学思想并相应改变行为的奥林匹亚人相比的位置。假如哲学如此有效,那么书店里的自助类图书就能在安抚受伤的灵魂上起点作用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紧张状态下,我们会忘记哲学。
我要用下面两节结束对预测的讨论。一节很短(讨论小问题),另一节很长(讨论大的重要的决策)。
在正确的地方犯傻
对小问题的建议就是:保持人性!在你自己的问题中,接受人类存在认知自大这一事实。不要为此羞愧。不要试图总是不作判断,生活中离不开观点。不要试图避免预测,是的,在批判了预测之后,我不要求你不再犯傻,但要在正确的地方犯傻。 [42]
你应该避免的是对大范围的有害预测的依赖,仅此而已。避免那些可能损害你的未来的大主题:在小事上当傻瓜,而不是在大事上。不要听经济预测者或社会科学预测者的话(他们只是演员),但要作你自己的预测。尽一切努力,确定下一次野餐的情况,但不要相信政府对2040年社会保障情况的预测。
学会根据观点可能造成的损害而不是好听的程度来辨别它们。
作好准备
看到我们在预测方面如此普遍的错误,读者或许会感到不安,并希望知道该怎么办。但假如你抛弃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想法,你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要你记住预测的局限性。知道你无法预测,并不意味着你不能从未来的不可预测性中获益。
结论:作好准备!狭隘的预测有麻痹或治疗的作用。小心那些神奇数字的麻痹作用。对所有可能的结果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