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卧底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卧底经济学1-卧底经济学1:序言-第一章 你喝咖啡,谁赚钱-草甸与移民-从草甸回到咖啡屋-绿化带与轻轨-我们正在被“宰”吗-何时犯罪是划算的-谁偷走了我们的工作-第二章 超市对你隐瞒了什么-每分钟出生一位大方的客户-第三种方式:劝火鸡投票赞成感恩节-以“天然”之名进行的价格欺诈-搞乱价格-真实性检验之一:公司真拥有稀缺力量吗-价格定位-第三章 完美市场和“真话世界”-完美市场:真话,只有真话-没有市场的生活-效率与公平:我们能处理好吗-行不通的例子-第四章 城市交通-司机如何影响到局外人-定价应该反映损失-你的命值多少钱-知识的两种空白-低成本治理污染-好东西太多-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第五章 内幕故事-内幕信息-内幕信息和健康保险-制作柠檬水-柠檬,医疗,美国-不完全信息——完整论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用锁眼经济学锁定医疗体制-第六章 理性的疯狂-价值与价格——超越随机游走-理性的傻瓜-对于稀缺的明智考量-第七章 对价值一无所知的人-爱情,战争,扑克-30万美元的房子怎么只卖了3 000美元-走入拍卖人中间-现代史上最大的拍卖案-记住:力量来自稀缺-第八章 穷国为何会穷-缺失的那块拼图板-强盗政府理论-制度至关重要-世界上最糟糕的图书馆-激励机制与尼泊尔的项目开发-有发展的机会吗-第九章 啤酒,小吃,全球化-啤酒,小吃,全球化(2)-全球化是好事吗-全球化是绿色的-贸易对穷人有利吗-特殊利益集团的力量-我们如何改善穷人的境况-第十章 中国的致富之路-两次农业革命-为将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走出计划时代-中国和世界-经济有那么重要吗-卧底经济学1:致谢-卧底经济学2-第一章 谁是我的“另一半”-谁是我的“另一半”(2)-谁是我的“另一半”(3)-谁是我的“另一半”(4)-谁是我的“另一半”(5)-谁是我的“另一半”(6)-谁是我的“另一半”(7)-第二章 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2)-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3)-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4)-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5)-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6)-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7)-第三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2)-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3)-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4)-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5)-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6)-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7)-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8)-第四章 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2)-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3)-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4)-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5)-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6)-第五章 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2)-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3)-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4)-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5)-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6)-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7)-第六章 10年后,我们仍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10年后,我们仍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2)-第七章 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2)-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3)-第八章 “门当户对”依然是婚姻幸福的条件吗-第九章 平均分摊餐费时,我们会点更贵的菜吗-第十章 身高也像快乐一样具有传染性吗-身高也像快乐一样具有传染性吗(2)-卧底经济学2:致谢-卧底经济学3-推荐序1:人仍然是理性的-推荐序2:经济学前沿的轻松阅读-卧底经济学3:自序-第1章 老板和你谁该拿高薪-为什么业绩工资不适合所有行业-经济学家为你加薪-经济学家为你加薪(2)-经济学家为你加薪(3)-经济学家为你加薪(4)-一家黑店的经济学-第2章 “住、行”安全经济学-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2)-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3)-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4)-快乐经济学-第3章 生活费用为何水涨船高-繁荣的城市能给你更多机会-致使房价上涨的因素-“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2)-什么样的城市必将繁荣-哪类城市容易衰落-第4章 拉斯韦加斯的赌王之王-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2)-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3)-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4)-赢家的诅咒-发射原子弹的逻辑-发射原子弹的逻辑(2)-发射原子弹的逻辑(3)-发射原子弹的逻辑(4)-第5章 最佳离婚率真的存在吗-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2)-婚姻超市:经济学太空中的一个地方-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2)-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3)-最佳离婚率-最佳离婚率(2)-最佳离婚率(3)-第6章 性、犯罪及米老鼠经济学-关于“性”的理性选择-关于“性”的理性选择(2)-关于“性”的理性选择(3)-关于“性”的理性选择(4)-小老鼠的预算-诺贝尔奖得主的理性犯罪-监狱真的能阻止犯罪吗-经济人的末日-经济人的末日(2)-第7章 雇主喜欢雇什么样的人-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关系-职场中的两种歧视-职场中的两种歧视(2)-奥巴马效应-奥巴马效应(2)-奥巴马效应(3)-第8章 理性革命-输掉总统竞选的戈尔-理性政治的奇妙逻辑-革命与绑匪困境-威廉国王与玛丽王后的双赢-第9章 逻辑100万年-经济飞速发展与运气的关系-为什么英国的工资如此之高-疟疾改写历史-理性创造奇迹-理性创造奇迹(2)-理性创造奇迹(3)-卧底经济学3:致谢-卧底经济学4-第1章 经济的使用指南-经济的使用指南(2)-经济的使用指南(3)-第2章 保姆合作社的衰退-保姆合作社的衰退(2)-保姆合作社的衰退(3)-第3章 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2)-货币,货币,货币(3)-货币,货币,货币(4)-第4章 适量的通货膨胀-适量的通货膨胀(2)-适量的通货膨胀(4)-适量的通货膨胀(3)-第5章 刺激-刺激(2)-刺激(3)-刺激(4)-第6章 战俘营的经济衰退-战俘营的经济衰退(2)-第7章 产出缺口-产出缺口(2)-第8章 失业的发明-失业的发明(2)-失业的发明(3)-失业的发明(4)-第9章 老板经济学-第10章 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2)-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3)-第11章 GNP崇拜-GNP崇拜(2)-GNP崇拜(3)-第12章 幸福经济学-幸福经济学(2)-幸福经济学(3)-第13章 经济增长能否永续-经济增长能否永续(2)-第14章 不均等-不均等(2)-不均等(3)-第15章 宏观经济学的未来-宏观经济学的未来(2)-卧底经济学4:致谢和推荐阅读-赢家的诅咒+推荐序一 接地气的经济学-接地气的经济学(2)+推荐序二 “塞勒三部曲”推荐序-《“错误的”行为》与塞勒的学术道路-《赢家的诅咒》与经济学中的“反常”-《助推》与“自由意志的家长制”+01 合作-单次博弈的公共产品实验-重复博弈-互惠式利他主义-利他主义-合作:评论+02 最后通牒博弈-简单最后通牒博弈-两阶段议价博弈-多阶段博弈-市场上的最后通牒博弈+03 跨行业工资差异-跨行业工资差异:可能的辩解-跨行业工资差异:理论上的解释-跨行业工资差异:评论+04 赢家的诅咒-赢家的诅咒:实验证据-赢家的诅咒:实地资料-赢家的诅咒:评论+05 禀赋效应、损失规避及现状偏见-禀赋效应-交叉的无差异曲线-现状偏见-损失规避-06 偏好反转-偏好反转(2)-兼容性假说-偏好反转:评论+07 跨期选择-个人贴现率的变化-参照点-享受与恐惧+08 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目前收入账户:消费取决于收入-收入、奖金及意外之财的来源-养老金财富-房产-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评论+09 博彩市场-赛马博彩市场-投注策略-乐透型彩票-博彩市场:评论+10 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周末效应-月度转换效应-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评论+11 华尔街股市上的均值回归-股市平均水平的均值回归-截面数据的均值回归-短期均值回归现象-华尔街股市上的均值回归:评论+12 封闭式共同基金-四种反常现象-代理成本-受限股票-税收-封闭式基金溢价-金钱并非万能的-投资人的情绪──一种可能的解释-封闭式共同基金:评论+13 外汇-外汇风险溢价-预期误差-如果你有这么聪明的话-赢家的诅咒:后记

兼容性假说

2020年7月16日 字数:1969 来源:赢家的诅咒 作者:[美]理查德·泰勒 提供人:yandang18......

兼容性假说

“刺激–反应兼容性”的观念,是由研究直觉与运动神经功能的人类学学生提出的。例如,排列成四方形的四个燃气灶上的燃烧器,其控制钮如果排成和燃烧器一样的四方形,将会比排成一排更容易操控。斯洛维克、格里芬和特沃斯基(Slovic, Griffin, andTversky, 1990)延伸了这个概念,并提出刺激因素在判断或选择上的权重,会因其“反应尺度”兼容性而提高。这个尺度兼容性假说的推理有两个层面。第一,如果刺激与反应无法搭配,就需要额外的心理操作让两者能对应上。这样会增加工作量及错误,且可能会降低刺激方案的影响。第二,反应模式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刺激方案可以兼容的特性上。由于没有兼容性的正式定义,也没有独立的测量程序,所以分析都是不正式和不完整的。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兼容性排序已经够清楚,可以由实验检验。

斯洛维克、格里芬和特沃斯基的一项简单研究显示,在某个案例中,兼容性假说做出了明确的预测。他们从《商业周刊》前100强公司挑出12家,给予受试者这些公司的两项信息:该公司1986年的市值(单位为10亿美元),以及以1987年利润计算的该公司排名(在100强公司的排名)。然后请一半的受试者预测1987年的市值(单位为10亿美元),而另一半的受试者,则被要求预测以1987年市值计算的公司排名。因此,每位受试者都有一项以相同标准衡量(金额或排名)的预测指标作为因变量,还有一项以不同标准衡量的预测结果。如同兼容性所显示的,当预测变量以相同标准表示时,每个预测指标都得到了较大的权重。结果就是,1986年市值的相对权重,在那些做金额预测的受试者身上,是那些做排名预测者的两倍。这个影响产生了许多反转现象,一家公司排名在另一家公司之前,但是市值的排序却是倒过来的。

因为赌局的等价现金值是以金额表示的,兼容性意味着以相同单位表示的报酬,在对赌局定价时会比在选择赌局时,有较高的权重。更进一步说,由于赌局L的报酬远大于赌局H的报酬,兼容性偏差的主要结果,会是对赌局L的定价过高。因而,兼容性假说解释了偏好反转最主要的原因,即对低概率高报酬赌局的定价过高。这项原因得到另外一些研究发现的支持。斯洛维克、格里芬和特沃斯基给予受试者非货币性结果的H与L赌局,例如一周免费看的电影票,或是豪华餐厅的两人份晚餐。如果偏好反转主要是因价格与报酬的兼容性造成的,即两者都以金额表示,那么使用非货币结果将会大幅降低反转的发生率。结果确实如此。偏好反转的发生率降低了近50%。施卡德和约翰逊(Schkade andJohnson, 1989)的发现,给偏好反转中兼容性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另外的支持。他们使用计算机控制的实验,受试者一次只能看到每个赌局的一个成分。在定价任务中,受试者花在看报酬的时间概率远高于任务选择者。当受试者产生偏好反转时,这样的模式很显著,但当受试者产生一致反应时则不显著。受试者在定价时比在选择时更注意报酬,这个发现支持了这样的假说:人们会集中注意力在与反应模式最兼容的刺激因素上。

虽然兼容性假说可以解释成对赌局之间的偏好反转现象,但这样的解释并不依赖于风险的存在。的确,这个假说显示一点,就是涉及货币的无风险选项,例如未来的收入,其选择与定价之间也有类似的分歧。假如(XT)表示T年后可以得到X金额的机会。现在有两个选项,长期选项L为(2 500美元,5年),短期选项S为(1 600美元,1.5年)。假设受试者可以在L和S之间做选择,或者可以对两个选项定价,说出他们愿意交换那些未来收入的最低立即支付现金数额。根据兼容性假说,货币数额X应该在定价上比选择上所占的权重大。因此,偏好反转应该会发生,受试者在直接做选择时,偏好短期选项甚于长期选项,但是对长期选项的定价则高于短期选项的定价(也就是,S>L且CL>CS)。这正是特沃斯基、斯洛维克和卡尼曼(Tversky, Slovic, and Kahneman,1990)所观察到的模式。这些研究人员给予一大群受试者现值可以比较的成对选项S及L。受试者在两者之间做选择,同时也对每个选项分别定价。结果这些受试者的行为符合预测的偏好模式。整体而言,有74%的受试者会选择短期选项,但是有75%的人会给予长期选项的定价高于短期选项,反转的发生率超过50%。没有预测到的反转发生率低于10%。更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偏好反转的主要原因是对长期选项的定价过高,正是受限于兼容性。这些发现指出,偏好反转现象是普遍现象的一个例子,并非选择赌局时的特例。

的确,偏好反转现象不是程序不变性失败的唯一例子。如同在本章引言中讨论的拯救生命案例所呈现的,特沃斯基、萨塔斯和斯洛维克(Tversky, Sattath, and Slovic, 1988)已表现出选择与价格配对之间的相关的分歧。这些研究者观察到,重要因素在选择上比在配对上,具有更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在高速公路安全性问题上,在直接做选择时,人类生命的价值比起在价格配对程序时要高得多。回想一下在这个研究中,受试者在做直接选择时,选择的是能拯救更多生命的计划,但是在陈述价格时,则是偏爱花费少的计划。结果,选择相对于价格配对更依靠重要性排序的——在选择上,最重要的因素会有比较重的权重。在风险性选择的情况里,赫尔希和休梅克(Hershey and Schoemaker, 1985)记录了其他违反程序不变性的情况。他们先要求受试者对一些赌局说出其现金等价值,例如一个有50%概率赢得100美元的赌局。假设受试者说40美元。稍后,受试者被要求指出多少概率可以赢得100美元的赌局是和稳赢的40美元赌局有相同的吸引力。如果程序不变性成立,那么受试者应该回答50%。然而,受试者并没有回答那个一开始的概率50%,他们的偏离是系统性的而非随机的。戈尔茨坦和艾因霍恩(Goldstein and Einhorn, 1987)的论文还介绍了其他关于选择和赌局排序的违反程序不变性的情况。

核心关键词不超过3个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