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怎么看待这些反常现象呢?它们综合起来是否会颠覆经济理论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虽然标准的经济学范式有其限制及弱点,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更好的替代理论。在许多领域中,经济学家是唯一在做研究的社会科学家,比如股票市场。我的经验是,心理因素会对金融市场有重大影响,华尔街的专业人士对这样的观点持非常开放的态度。然而,除了经济学家以外,很少有其他社会科学家在认真地研究金融市场,而且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人们还未研究出更贴近于人类行为的替代模型。如果有这样的模型出现,比较有可能的是从行为经济学家而来,而不是从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改变必然出自经济学内部。
新类型的经济理论应该是什么样呢?我最想看到的重要进展是,清楚地区分规范性理论及描述性理论。利润最大化、预期效用最大化、博奕理论等,是描述最优行为的理论。将价格设定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使利润最大化得到了解答。但是公司是否这样做是另一回事。我尝试教导工商管理硕士班上的学生要避免“赢家的诅咒”,以及要让机会成本等于现金支出成本,但我同时也告诉他们,大多数的人不是这样的。我还告诉他们合作常常是很好的策略,即使经济理论证明该策略有缺陷。我认为这能帮助你成为优秀的经理人,如果你对你自己和你的员工、客户和竞争者可能犯的错误类型,以及他们乐于合作的意向和方式都能了解的话。这是不会有争议的。我也认为人性方面的知识对想要解释及预测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家是有帮助的。我不认为这应该有争议,但是确实产生了争议。如果我们能将规范性理论与描述性理论区别得很好,我们就可以开始研究经验性理论了,比如如何与其他人进行博弈。在缺乏这类经验性理论的情况下,在个人参与最后通牒博弈或出价竞标方面,经济学能给的建议会非常少。
这里我们得到的重要启示,对于经济理论家而言,不可否认是令人沮丧的,即经济理论家的工作比我们先前所想的要困难许多。写一个理性行为模型然后就收笔,这可能是不够的,而完成一个不是完全理性行为的优秀模型则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有二:第一,不去搜集数据就想建立好的描述性模型,通常是不可能的,而许多理论家都声称对数据有强烈的过敏反应。第二,理性模型都倾向于简单且优雅地精确预测,然而行为模型倾向于复杂、混乱、预测较模糊。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看待这件事情:你想要优雅又精确的错误,还是混乱且模糊的正确理论呢?
致谢
本书所需要的协助超过一般所需。书中的每一章都曾刊登于《经济展望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出版的“反常现象”(Anomalies)专刊中,我要特别感谢该专刊的编辑卡尔·夏皮罗及约瑟夫·施帝格利茨邀我写这个系列的专刊。(反常现象专刊的点子是我和哈尔·瓦里安在晚餐谈话中想出来的,之后哈尔将此建议转呈给《经济展望期刊》。)若没有每季截稿日期的压力,我绝不可能创作出这本书(详见第8章)。卡尔与蒂莫西·泰勒(Timothy Taylor)帮忙审读、提建议、编辑并大幅修改每篇文章。他们的建议都很有建设性,我常遵循采纳。
书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文章承蒙一个或更多的合著者帮忙。他们的名字会出现相关章节。有共同作者的那几章,大部分是我一个人不可能写得出来的,而且如果我自己一个人来写,也不会写得这么好(或是这么有趣)。在此我要强调每位合著者都是正式的合作伙伴,如果学术界人士想要引述本书中有合著者的篇章时,请引用原始的专栏文章,或是在引述出处时,确定包含合著者的名字。(已出版的专栏文章,其原始出处资料如后附。)
众所周知,时间就是金钱,一年写四篇专栏要花费许多时间。我要感谢康科德资本管理公司(Concord Capital Management)及拉塞尔·塞奇基金会(Russell Sage Foundation)提供经费,并感谢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研究所(Johnso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抽出时间。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的总裁埃里克·万纳做了超越基金会总裁平常职责的事,他还担任本书的经纪人。而汤姆·迪克曼在协调我在康奈尔大学的工作上一直都很帮忙,而且处事灵活,但请不要告诉他这一点。
同时我也得到来自一些友人的耐心协助,他们热心地帮我看了第一稿(有时第二稿及第三稿)。那些承担特别多任务的有马娅·巴–希勒尔、科林·卡默勒、沃纳·代·邦特、帕特·德格雷巴、鲍勃弗兰克、丹尼·卡尼曼、肯卡萨、杰伊·拉索以及汤姆·拉塞尔。他们在阅读第二章之前都很乐意跟我合作。丹尼斯·里甘、夏洛特·罗森以及德博拉·特雷斯曼帮忙校稿并协助找出许多排版错误。最后,谢谢我在自由出版社(The Free Press)的编辑彼得·多尔蒂,是他帮我将十三篇专栏文章编成一本书。
本书中的内容先前曾发表于《经济展望期刊》上,这次的再版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s Association)的许可。这些文章经过修订之后才放入本书中。原始的参考文献为:
Robyn M. Dawes and Richard H. Thaler (1988), “Cooper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2, No. 3, pp.187-197;
Werner F. M. DeBondt and Richard H. Thaler (1989), “A MeanReverting Walk Down Wall Stree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 3, No. 1, pp.189-202;
Kenneth A. Froot and Richard H. Thaler (1990), “Foreign Exchang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4, No. 3,pp.179-192;
Daniel Kahneman, Jack L. Knetsch and Richard H. Thaler (1991),“The Endowment Effect, Loss Aversion, and Status Quo Bia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5, No. 1, pp.193-206;
Charles M. C. Lee, Andrei Shleifer and Richard H. Thaler (1990),“Closed-End Mutual Fund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4,No. 4, pp.153-164;
George Loewenstein and Richard H. Thaler (1989), “Intertemporal Choic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3, No. 4,pp.181-193;
Richard H. Thaler (1987), “The January Effect,” 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1, No. 1, pp.197-201;
Richard H. Thaler (1987), “Seasonal Movements in Security Prices II: Weekend, Holiday, Turn of the Month, and Intraday Effect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1, No. 1, pp.197-201;
Richard H. Thaler (1988), “The Winner’s Curse,” 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2, No. 1, pp.191-202;
Richard H. Thaler (1988), “The Ultimatum Game,” 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2, No. 4, pp.195-206;
Richard H. Thaler (1989), “Interindustry Wage Differential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3, No.2, pp.181-193;
Richard H. Thaler (1990), “Saving, Fungibility, and Mental Account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4, No.1,pp.193-205;
Richard H. Thaler and William T. Ziemba (1988), “Parimutuel Betting Markets: Racetracks and Lotteries,” Journal of EconomicPerspectives, Vol. 2, No.2, pp.161-174;
Amos Tversky and Richard H. Thaler (1990), “Preference Reversal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4, No.2, pp.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