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25分硬币>一枚1元硬币?
如果你此刻正在坐飞机,或者懒得从床上爬起来上网,我们会告诉你,这首诗其实很简单。诗的大意是说爸爸给了儿子一枚1元硬币,儿子自作聪明地从其他孩子那里换来了两枚25分硬币,因为儿子认为两个比一个多。然后,儿子继续做着交易,用两枚25分硬币换了3枚1角硬币,用3枚1角硬币换了4枚5分硬币,最后用4枚5分硬币换了5枚1分硬币。最后,儿子来到爸爸面前汇报自己辉煌的交易成果。这时,儿子看到他的爸爸已经“骄傲得说不出话来了”。
假如在平稳运行的市场经济中有一些社会人愿意拿一枚1元硬币去换两枚25分硬币,因为他们认为两个比一个多,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他们会遭受损失吗?他们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影响吗?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喜欢25分硬币的人到底愚蠢到什么程度。但是,这些人在喜欢两枚25分硬币超过一枚1元硬币的同时,也喜欢较多的25分硬币超过较少的25分硬币,因为他们喜欢25分硬币,并且知道多多益善。这就是说,即使人们愿意拿两枚25分硬币换1元钱,他们也不一定会去这样做,因为银行等机构之间存在着竞争,他们中会有人愿意拿出4枚25分硬币换1元钱,而那些喜欢25分硬币的人会认为这一交易很划算。当然,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这些25分硬币在交易时仍按25分的原有价值进行交换。这样看来,那些钟爱25分硬币的人们并没有因为自己这一莫名其妙的爱好而遭受损失。
当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是,许多市场的情况的确就是这样。在绝大多数时候,竞争能够保证价格代表质量。通常情况下(并不是所有时候),价格为50美元的一瓶红酒,其质量要高于20美元一瓶的红酒。失去理性的消费者只要不占据市场的控制地位,便不会改变市场。因此,如果有人选择红酒的标准是根据自己对红酒商标的喜欢程度,那么他们不会因此而损失什么。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也选择了这一标准,那么具有吸引人的商标的红酒价格将会上升。
对于那些需要保护的失去理性的消费者来说,必须要有竞争的存在。然而,有时候这种竞争并不存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手机销售中延长保修期的例子,这种做法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失。
请勿购买延长保修期服务
假如新买一部手机要花费200美元,这部手机在第一年购买期内免费保修,然而手机公司同时还告诉人们如果多花20美元,那么免费保修期将延长为两年。消费者购买之后,假如手机在第二年出现故障的概率是1%,那么平均起来,消费者从这一保修方案中获得的好处是两美元。然而,为了第二年的保修,消费者却已经提前支付了20美元,这20美元已足够支付保险销售员和销售佣金的了。
当然,经济人能够看到这一点,因此他们不会购买延长保修期的服务。但是,他们又的确希望获得延长保修期的服务,原因也许是销售人员关于延长保修期的“友好”建议,或者他们误认为手机出现故障的概率为15%而不是1%,又或者他们只是单纯地认为“有保修总比没有保修强”。
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市场的力量会将这一昂贵的、不合适的超期保修驱逐出去吗?或者说竞争会使这一超期保修服务价格降低到两美元,从而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在我们解释原因之前,请注意超期保修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许多人已经为此掏了腰包。谨在此郑重提示:请勿购买。)
在我们看来,超期保修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现象。如果社会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在花20美元购买价值两美元的服务,那么他们便不会做这种蠢事了。但是,如果他们意识不到这一点,市场不能也不会点明这一点。竞争不会使价格下降,原因之一是销售人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才能够说服人们花20美元购买实际价值为两美元的保险,还有一个原因是第三方很难有效地进入这一市场。你可能会认为手机生产商不会让人们购买这类保修服务,实际上它们的确会这样做。但是,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设想一下,如果你要买一件你不该买的东西,而我劝你不要去买它,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点:只要客户有些微的非理性的盲目,那么企业便会想方设法地利用这一点。现在,许多人仍害怕乘坐飞机,因此,当我们看到保险公司在机场高价出售航空保险时,便不足为奇了。这些位于机场的保险销售点从来不会劝人们别买这样的保险。
在许多市场中,企业都会为争夺相同的消费者而竞争。然而,它们提供的产品不仅不同,有时候还会截然相反。有的公司出售香烟,而有的公司则出售戒烟产品;有的公司出售快餐,而有的公司出售的则是减肥产品。如果所有消费者都是经济人,那么无论参与竞争的哪一方企业获胜都无关紧要;但如果消费者中存在经常做出错误选择的社会人,那么我们对什么样的公司能够赢得市场竞争便会十分关注了。当然,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禁止某些行为的出现,但是作为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者,我们还是倾向于使用助推——因为我们知道,政府官员大多都是社会人。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呢?在下一章,我们将讲述一个基本工具:选择体系。
[1]卡默勒等人号召施行“非对称的温和专制主义”,即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那些没有社会经验的人,从而将他们对别人的伤害降到最低。黄金法则便是基于这一点。
[2]这里面存在一定的讽刺意味。许多经济学家已经不再认可心理学家的实验,因为他们的实验只针对“低风险”行为,并且人通常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的学习机会。这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将风险程度提高,并且为被实验者提供更多的尝试机会,那么他们便会“做出正确的举动”。这一论断至少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几乎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人们的表现会随着风险的上升而改善,提高风险的作用似乎并不大。其次,经济学家应当帮助人们对生活中的重大决策做出解释,这些决策针对的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无法经过多次实验的选择。如果人们在二三十岁的年纪能够有几次“实习结婚”的经历,然后再正式结婚,那么整个社会的离婚率便有可能降下来(尽管我们对具体结果也很难预测)。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现实生活中去选择一个能与你终身相伴的配偶是很困难的。
[3]希尔弗斯坦本人同意塞勒将这首诗发表在1985年出版的一篇学术论文上。希尔弗斯坦表示,如果自己的作品出现在《美国经济评论》上,那将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然而,现在这首诗已经成为希尔弗斯坦的私人财产,尽管我们想尽了办法“助推”(确切地说是疯狂地请求),但是我们还是没有获得在本书中引用该诗的权利,而读者们却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这首诗。其实我们非常愿意支付相关的版税费用,因此,我只能说,希尔弗斯坦的财产经理人根本不知道“有总比没有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