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3)

2020年7月17日  来源: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 作者:[美]理查德·泰勒 提供人:yandang18......

萨缪尔森的逻辑是这样的:假设布朗同意打100次赌,但在打了99次赌以后,萨缪尔森问他是否想停止,也就是说,布朗可以选择打或不打最后一次赌。布朗会怎么做呢?我们知道他不喜欢只打一次赌,所以他会选择拒绝。现在,假设打了98次赌以后,我们告诉他最后两次赌博都是可以选择打或不打的。布朗会怎么做呢?作为一位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他会使用倒推法。他知道,如果可以对第100次赌博进行选择,他会拒绝,并意识到第99次赌博也是单一可选的,所以他也会拒绝。但是,如果你继续用这种逻辑进行推算,结果就是布朗也不会打第一次赌。所以,萨缪尔森的结论是:如果你不愿意打一次赌,就也不会愿意打很多次赌。

这一结果十分惊人。如果输掉100美元的概率是50%,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10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750美元,拒绝打赌其实是合理的。愿意为玩硬币而承担输钱风险的人并不多,即使赢来的钱会是输掉的钱的两倍,也是如此。虽然100次赌博的期望收益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萨缪尔森对拒绝打赌100次的推理也是无懈可击的。他在另外一篇简短的论文中再次阐述了这一观点:“如果某件事做一次不划算,那么做两次、三次……多少次也都是不划算的。”[5]这是什么意思呢?

萨缪尔森不仅指出他的同事犯了一个错误,还在一篇论文的题目中给出了解释,即“风险与不确定性:大数谬误”(Risk and Uncertainty: A Fallacy of Large Numbers)。在萨缪尔森看来,布朗接受100次赌博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原因在于布朗没有理解“大数定律”(the law of large numbers)这一统计学原理。大数定律指出,如果你重复打赌的次数足够多,结果将与期望收益十分接近。如果你抛1 000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应该接近500次。所以,布朗认为,若重复打赌100次,他就不大可能会输钱,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事实上,他输钱的概率仅为1/2 300。萨缪尔森认为布朗的错误在于他忽视了输很多钱的可能性。如果你只赌一次,有50%的概率会输,但最多输100美元。如果赌100次,虽然输的概率很小,但你必须承认确实有极小的概率会输掉10 000美元,即抛硬币100次都是背面朝上。

我和什洛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萨缪尔森只说对了一半,即他正确指出他的同事布朗犯了一个错误。在萨缪尔森看来,拒绝一次赌博但却接受很多次并不符合逻辑。但是,我们认为布朗的错误其实在于他拒绝了一次性赌博,原因正是狭窄框架问题。萨缪尔森认为布朗接受100次赌局是错误的选择,平均来说,布朗如果接受100次赌局,期望收益将是5 000美元,他输钱的概率很小,输很多钱的概率更小。具体而言,输钱超过1 000美元的概率大约为1/62 000。我和雷宾曾在“反常现象”专栏中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如果拒绝这种赌局,负责任的律师会正式宣布你有精神病。”如果拒绝100次赌博是愚蠢的行为,那么萨缪尔森的论点正好应该反过来,一次赌博也不应该拒绝。我和什洛莫把这种现象称为“短视型损失厌恶”(myopic loss aversion)。要想接受100次有吸引力的赌博,必须先接受第一次赌博。只是因为把每一次赌博分开来看,才落入了拒绝一次性赌博的圈套。

这种逻辑也适用于投资股票和债券。让我们回想一下股权溢价之谜,如果人们预期股票的回报率每年都不少于6%,又为什么要持有那么多债券呢?我们的回答是,他们在投资上过于短视。如果股票的投资回报率不低于6%,从长期来看,比如二三十年,股票收益低于债券的概率很小,就像在萨缪尔森最初设定的100次赌博中输钱的概率一样(虽然概率可能没有那么低)。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和什洛莫邀请南加州大学的非教学科研工作人员做了一次实验。这些员工加入了退休金计划,他们必须决定退休金的投资方式。在美国,这种退休金计划常被称为401(k)计划,其名称源于税法法典相关条款的序号。我们告诉每位实验对象,退休金只有两种投资方式,一种风险较大但预期回报率较高,另一种风险较小但预期回报率也较低。同时,我们给实验对象看了两种基金的回报率走势图,图表是在过去68年的回报率基础上制作的。风险较大的基金是一些指数型基金,而风险较小的基金是债券基金。但为了避免实验对象对股票和债券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我们并没有告诉他们这一细节。

我们这次实验的焦点在于回报率的呈现形式。如图9所示:第一种情况,实验对象看到的是一年的回报率走势图,第二种情况,实验对象看到的是模拟出的30年回报率走势图。第一种情况其实和人们每年看一次退休金对账单一样,而另一种情况则与人们为期30年的长期投资策略一样,投进去后似乎就忘到脑后了。注意,两幅图表使用的数据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在经济人的眼中,这两幅图表之间的差异属于看似无关的因素,不会影响他们的选择。

图9

资料来源:贝纳奇和塞勒(Benartzi and Thaler),1999

对普通人而言,数据的呈现方式对他们影响很大。仅能看到一年回报率走势图的实验对象选择将40% 的钱投到股票中,而那些看到30年的年均回报率走势图的实验对象则将90%的钱投到了股票中。萨缪尔森认为,人们会高估重复性对降低风险的影响。而实验结果恰好相反。事实上,当人们看到真实数据后,他们更喜欢风险大的投资方式。

从这一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越是经常查看自己的投资收益,越不愿意承担风险,原因在于,查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损失也越多。实际上,我、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也研究了这个问题,由此产生的是唯一一篇我们三人合写的论文。卡尼曼当时的学生艾伦·施瓦茨(Alan Schwartz)也是合著者之一,他现在是位于芝加哥的伊利诺伊大学的医疗决策教授。那篇文章于1997年刊发在纪念特沃斯基的《经济学季刊》特刊上。

那篇论文记录了一项实验,实验对象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他们在实验中的工作是扮演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经理,负责基金的投资事宜。当然,他们只是扮演投资经理的角色,但实验结束后他们能拿到多少钱确实与他们的投资情况有关。他们的收入将在5美元到35美元之间,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可以赚到这样一笔钱,对大学生来说已经不少了。正如之前的实验一样,实验对象只有两种投资策略可选择,一种是高风险高回报,另一种是低风险低回报。在这次实验中,我们的变量是实验对象查看投资结果的次数。有些实验对象在实验模拟出的一年时间里查看了8次,有些实验对象则一年看一次或每五年看一次。正如短视型损失厌恶理论所预测的,查看投资结果次数越多的人敏感性越高。那些一年查看8次结果的实验对象仅将40%的钱投资到股票中,而一年只看一次的实验对象则将70%的钱投入股票。

狭窄框架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