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理论和价值函数曲线不仅对我理解心理账户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我弄清楚行为清单上的很多例子。但是,其中有一个似乎与众不同,就是吃饭前拿走腰果的那个例子。为什么我把腰果藏到厨房里,大家反倒都很高兴呢?
我开始收集其他类似的例子。吸烟者一包包地买烟会比成条买烟花费更高;节食者不会在冰箱里存放任何冰激凌;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包括我在内)会许诺在几个月后的会议上展示一篇目前尚未完成的论文,以此激励自己抓紧写完;起床困难的人会把闹钟放在卧室的另一侧,早晨如果不爬出被窝就无法关掉闹钟。
这些例子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与自我控制有关。我们只是想再吃几粒腰果,但是如果装腰果的碗继续放在桌子上,我们很可能会禁不住诱惑。
我们心中所想与我们实际所选之间的区别,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偏好是根据我们的选择确定的——选择据说可以“表明偏好”。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理性经济人和一个普通人之间发生了如下对话,那个普通人刚刚把那碗腰果拿走了,经济人正好在旁边看到了。
经济人:为什么要拿走腰果呢?
普通人:因为我不想再吃了。
经济人:你既然不想再吃,为什么还要费事儿把它拿走呢?你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不吃就行了。
普通人:我拿走那碗腰果,是因为如果它们还在那儿,我就很可能忍不住再吃一些。
经济人:如果是这样,就说明你其实想多吃点儿腰果,所以拿走它是愚蠢的行为。
这段对话当然不可能发生,但在那个年代我与经济学家的很多对话都与此类似。虽然任何一本经济学教科书都没有做明确说明,但经济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假设自我控制问题不存在。所以,我接下来要说明的就是这个看似不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