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博弈论的基本假定:大家都是明白人

2017年3月13日  来源:三天读懂博弈学 作者:徐宪江-郑治伟 提供人:我不存在吗

■博弈论的基本假定:大家都是明白人

博弈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假定就是,所有的博弈参与者都是理性的。通俗地讲就是大家都是明白人,谁也不比谁更傻,你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而别人想到的你也能想得到。

在博弈中,“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的”用一个经济学术语叫做“理性经济人”。所谓“理性经济人”原本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即假定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在面临两种以上选择时,总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人只要做“理性经济人”就可以了,因为“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做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做出的大。”

而博弈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则是指博弈的参与者都是绝对理性的,其参与博弈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理性的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也就是在环境已知的条件下,采取一定的行为,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在博弈论中我们将其称之为“最优反应”)在博弈论中,尽管个人收益不仅由自己的战略选择与市场状况决定,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者要考虑其他理性参与者会采取的决策,于是每个人都将面临复杂的情况。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把理性条件下的战略选择看作数学问题,以决策者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博弈论中的一些理论模型,只有在“参与者是理性经济人”这一条件下,才会将作用发挥到最大。

有一种批评博弈论的观点认为,理论上的博弈需要太高的计算理性,这几乎是一个不近现实的要求,因为博弈论所要求的完美计算能力或者推理能力是绝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譬如下围棋,每个人的水平都不一样,事实上不可能人人都成达到专业九段的水准。此外,人的精力与时间总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具有完全的理性。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决策时的理性也往往是有限的,因为人在做一个决定前,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和信息。而且搜集知识和信息也是需要成本的,有时甚至还会为此付出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因此企图搜集所有信息并籍以做出收益最大化的决策,有时反而是最不理性的。

但是否就可以认为博弈毫无用武之呢?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说对一些复杂的计算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来完成;更重要的是,博弈论提供的是策略思维的习惯与方法,即便是计算能力很糟糕的人也会因其利益而磨砺其策略技巧,并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逐步学习。比如一个赌场高手,他很可能没有学过数学,更不知道什么是博弈论,但是他通过赌场上其他人已经打出的牌,根据每个人在赌局中所说的话、面上的表情,能大致估算出每个参与者的手里可能握有什么样的牌,他打出什么样的牌不至于输掉赌局。这会使得他的策略行动——每出一张牌都像精心算计过的一样,因此他极少失误。

总之,从长期的策略竞争中最终获胜的人,他的策略行动一定符合理性的“最优反应战略”——尽管他本人可能从来没有学过博弈论,也不知道什么叫博弈,但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告诉了他该如何做出策略选择。这就如同鱼儿不懂得浮力定律,但这并不会妨碍鱼儿在水中游动一样。尽管事实上参与博弈的人不一定是具有完美理性的,但却可以在博弈中磨练自己的完美理性,从而使自己的行动越来越符合“理性经济人”的要求。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