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鹅湖之会”与朱陆异同

2020年6月16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鹅湖之会”与朱陆异同。

在理学上与朱熹对峙的是陆九渊(1139—1193年)。陆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茅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西南),人称象山先生。由他创立的学派称象山学派,后由明朝王阳明继承发展,称为“陆王心学”。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最富个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核心是以“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所谓“圣人之学”,就是心学。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个人心中,实际上是把人的道德理性自觉与自主上升为终极依据。

陆九渊像

陆九渊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治学的方法应该是向内体察,其修养指向与终极目标都在于向内培养心灵。他认为只要“明理”,一切便在自我掌握之中了,因而提出了充满豪气的名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为程朱理学向阳明心学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淳熙二年(1175年)四月,朱熹送吕祖谦至信州(今属江西上饶)鹅湖寺。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陆九渊学说的矛盾,约陆九龄、陆九渊兄弟来鹅湖相会,在朱、陆之间发生了一场轰动学术界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两方唇枪舌剑,各为自己的学说慷慨陈词,驳难对方。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尊德性”和“道问学”何者更为重要。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体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认为无须在读书穷理方面多费工夫。陆九渊指责朱熹是“支离事业”,朱熹讥讽陆九渊是“禅学功夫”。双方辩论三天,观点始终未能统一。

尽管朱熹和陆九渊之间学术分歧严重,但这种分歧并未影响二人的深厚友谊。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率僚友及诸生邀请学术见解不同的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陆九渊讲《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在于是否以圣贤为志,以治平自任。听者都十分感动,有人还当场流了泪。朱熹再三表示自己讲的不如陆氏高明,并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又请陆九渊书写讲义,将讲义刻石,以作纪念。陆氏的精彩讲说和朱熹的虚怀若谷,成就了思想史上的一段佳话。

陆九渊以道德主体为本体,他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理性。尽管他认为这种本体超越于人的知识之上,却又不离人的知识。所以他在强调“尊德性”的同时,也要求以求知的手段充实本体,作为德性的补充。从根本上说,他与朱熹在价值取向方面是一致的,都把确立儒家道德伦理的本体地位作为目标。通过分析他们的争论,可以更好地揭示理学发展和心学产生的内在动因。

中国 / 包拯 / 欧阳修 / 王安石 / 周敦颐 / 程颢 / 程颐 / 理学 / 朱熹 / 陆九渊 / 吕祖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