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战事。
武帝开疆拓土,扩大版图,并不限于蒙古草原。秦末战争爆发后,越人相继脱离秦王朝的控制,南海郡尉赵佗自立为南越王。楚汉战争期间,闽越和东瓯首领曾帮助汉军攻打楚军。汉建立后,刘邦分别封他们为闽越王和东瓯王。后又派使者出使南越,令赵佗臣属。但三个封国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状态。
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发兵围攻东瓯,东瓯向汉告急。汉水军从会稽(今江苏东部及浙江西部)出发,前往相救。闽越闻风撤走,东瓯请求举国内迁。武帝将他们安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这些越人逐渐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今天汉民族的一部分。
建元六年(前135年),好战的闽越王将兵戈指向南越,南越向汉求救。汉大举发兵,分两路进击闽越。大军尚未翻越五岭,闽越人十分震恐,杀其王,向汉谢罪,汉罢兵。
武帝向闽越发兵的同时,派番阳(今江西鄱阳)县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到南越都城番禺(今广州)后,南越人拿蜀的蒟蒻酱招待他。他很奇怪,蜀与番禺相隔千山万水,蜀的东西怎么到番禺的?他多方打听后了解到,番禺城西北的牂牁江可连通蜀,夜郎(今贵州西北部及云南、四川两省部分地区)是连通南越与蜀贸易的中转站。唐蒙因此建议武帝,可沿牂牁江出兵南越。这激发了武帝经营西南的兴趣。
人操蛇屏风铜托座,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
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以唐蒙为使者前往西南,夜郎及周边部族纷纷表示愿意归汉,汉在此设立犍为郡(治今四川宜宾)。汉开始修建南夷道,自僰道(今四川宜宾境内)通往牂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