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初试锋芒

2020年6月12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初试锋芒。

武帝母亲即景帝王皇后的身世颇为传奇。王皇后的母亲臧儿是汉初七个异姓诸侯王中最早反叛的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有两个女儿,长女即皇后王娡。臧儿先将王娡嫁给一个姓金的人家,生了一个女儿。后来臧儿听算命的说,女儿将来一定会大贵,便后悔将女儿嫁给家世平庸的金家,提出离婚。金家一气之下,将王娡送进太子宫,没承想这倒真的成全了算命先生的话。王娡进宫后,得到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的宠幸,接连生下三女一男。男孩就是汉武帝刘彻。

即位伊始,这位少年君主便显现出超常的才略和胆气。建元元年(前140年)岁首十月,武帝下了即位后的第一道诏书,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他要将天下贤才尽数招揽到朝廷,辅佐他建立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帝鉴图说·汉武好儒》

丞相卫绾上奏,请求罢免修习法家、纵横家学说的贤良,认为这些学说会扰乱国政。这一建议马上得到武帝的许可。

汉初一直奉行黄老“无为”政策,对百家思想持自由开放的态度。此次武帝同意卫绾的请求,罢免法家、纵横家贤良显然不同寻常,意味着汉王朝的统治思想将要发生重大转变。

六月,卫绾因病免相。武帝趁机对大臣做了一次大调整,任命祖母窦太皇太后的侄子窦婴为丞相,舅舅田蚡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窦婴、田蚡的外戚身份固然惹眼,但四人均崇尚儒学才是这次调整的关键。

果然,不久他们便将儒家主张的建明堂、行巡狩、改正朔服色等制度提上议事日程。

事情尚在酝酿之中,便遇到强大阻力。阻力来自窦太后。

窦太后是文帝皇后,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很少干预政事,但唯有对尊崇儒术这件事十分反感。史称窦太后“好黄老言,不说(悦)儒术”。武帝和大臣要尊崇儒术,贬黜百家,自然担心窦太后会反对。于是赵绾建议,索性不向窦太后所在的东宫奏事。窦太后闻知大怒。

武帝不敢公然违抗祖母的意愿,于是罢免窦婴、田蚡,并将赵绾、王臧下狱,二人被迫自杀。但这只是表面的妥协。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宣布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但对武帝来说,更为迫切的是解决北方边患问题。建元三年(前138年),武帝向全国征募愿意出使西域者。此举其实剑指匈奴。

建元六年(前135年),身历四朝的政治老人窦太后寿终正寝,至此,汉武帝长达六年的政治“禁锢期”宣告终结,属于刘彻的时代终于到来。

阴山山脉


内蒙古阿拉善盟匈奴岩画。在古代,阴山南北是广阔的草原,这里曾经生活着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匈奴。他们逐水草而居,猎牧于山林草原,从发现的岩画中可以看到匈奴人的生活状况。


匈奴王像

中国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