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战国七雄

2020年6月6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战国铜鹿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卿大夫联合起来,灭掉了当时国内最有实力的卿族知氏,瓜分了知氏占有的土地,形成了三分晋国的局面。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共同逼迫周威烈王将他们列为诸侯。春秋时代最强大的中原诸侯国晋国,就这样消失了。与此同时,另一个大诸侯国齐国,也被异姓贵族田氏篡夺了政权。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诸侯,田和成为田齐太公,姜氏齐国被田氏齐国取代。战国时期的七个主要诸侯国,即赵、魏、韩、齐、楚、燕、秦,被称为“战国七雄”的七国并立的局面形成了。战国的历史,就是这七个国家进行兼并战争、比拼国力的历史。其间,又有策士穿插其中,纵横捭阖,呈现了一幅云谲波诡的历史画卷。

全民皆兵的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已经完全丧失,战火笼罩着中原大地。春秋以来数百年的相互征伐,大多数诸侯国已被蚕食、分解,逐渐消失在兼并战争的硝烟中。其中脱颖而出的,是当时七个最为强大的国家,史称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最强大的晋国,分裂为魏、赵、韩三个国家,合称三晋。魏国在战国初年,国势最为强盛,依靠强悍的武卒,一举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韩国在三晋中国势最弱,但占据中原最为膏腴之地,经济发达,在灭掉郑国之后,实力更有所加强。长期与游牧民族对抗的赵国,胡服骑射后,兼并了北方的代国,大大扩充了版图。

赵国,大致占有今山西中部、北部、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河北南部,以及山东、河南两省与河北省交界处的部分地区。最初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来迁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公元前386年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国,主要占有今山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河南及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部分地区。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韩国,主要占有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西部的部分地区。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后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公元前375年,迁都郑(今河南新郑之郑韩故城)。

齐国也是春秋时的强国,濒临海滨,物产丰富。田氏代齐之后,又加强了对鲁、卫等国的侵夺,疆域进一步扩大。

齐国占有今天的山东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以及河北东南部地区,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西)。

春秋时期另一个唯一能和晋国抗衡的超级大国楚国,进入战国之后,依然不断开疆拓土,疆域为各国之冠。

楚国占有今天的湖北,以及河南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和安徽北部,陕西东南角,江苏西北和山东的部分地区,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楚国是战国早中期疆域最大的国家。

燕国在七雄之中实力最弱,但因地处北方,非四战之地,所受的冲击较小,而且也在东北开疆拓土。

燕国拥有北京,河北北、中部,辽宁西南部和山西的东北角。国都蓟(今北京市区西南),燕昭王开始设下都于武阳(今河北易县南)。

西北方的秦国在经过二百多年的浴血奋战后,终于彻底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占有了西北高原大部。

秦国,领有今陕西关中绝大部分土地,以及甘肃东南的小部分土地。国都雍(今陕西凤翔东),后来迁到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公元前350年,迁到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除了这七个国家,战国初年,还有宋、鲁、中山、郑、卫、周、杞、蔡、滕等小国存在。这些国家在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中先后被灭亡了。

就在七国获得部分兼并战争胜利而使得疆域不断扩大的时候,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春秋时期那种各国交战点到为止、揖让有礼的情况不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殚精竭虑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战争。于是,平民也开始被征发入伍,人数多寡成了最基本的制胜因素,为此各国都建立了数以十万甚至百万计的军队。

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的户籍制度和郡县征兵制保障了兵源的供应,一旦需要,各国可以组织起数十万人的大军。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死亡的人数都相当惊人。公元前293年,秦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人。公元前273年,秦败魏军于华阳,斩首十五万人。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国俘虏了四十万赵军,而为了应付这场决战,秦昭王把全国十五岁以上的壮丁悉数征发到长平。公元前251年,七雄中最弱的燕国,起兵六十万攻打赵国。与此同时,战争转变为阵地战、攻防战,战争时间极大延长。魏惠王围邯郸三年而弗能取。赵武灵王二十万大军攻中山,五年乃归。秦赵长平决战历时三年,赵国最终被打垮,但是秦国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春秋时期的战争还讲究“礼”“让”,贵族们在作战的同时,还表现出“不擒二毛”这样的绅士行为。进入战国,这些礼仪的面纱逐渐褪去,战争变得更为残酷和冷血。当代历史学家许倬云曾风趣地说,春秋早期的战车武士,已经习惯了跟成千上万骑士般的武士进行游戏似的战斗,如果他被请去率领一支十倍于春秋时期的军队,来打一场讲究计谋、残酷血腥的步兵战的话,他肯定会感到十分迷惑。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陈相灵

实际上,当时基本上各个诸侯国都是全民皆兵,可以说壮劳力都是战士,战争爆发了,可能都要出征的。

步兵的作用日趋重要。

西周、春秋时期,贵族喜欢随葬车马,全国发现过很多贵族的车马坑,随贵族地位的高低而规模不同。因为战车是当时最主要的战争工具,战车的数量是评价国力的重要标准。车兵与步兵是春秋时期各国军事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早先,步兵都是跟在战车后面,辅助攻击以及提供后勤,但在春秋时期,晋国因为在与戎狄作战的过程中,发现步兵比车兵灵活,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专门步兵队伍,被称为“行”。但那时步兵依旧还是点缀。随着战争规模扩大,统治者实行全民皆兵,普通百姓到年龄就征发入伍。对他们来说,驾驶战车这项复杂的技能一时之间很难掌握,加上战争开始采取诡道,场所也从广阔的平原迅速扩展到山林、江河和险要之地,车兵在山林之地远没有步兵机动灵活,极易受地形限制。而步兵普遍装备有远射的强弓劲弩,能在远距离、短时间内将排列整齐的车阵射得阵形大乱。所以,步兵的作用也日趋重要。

 

战国宴乐铜壶,从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兵战的阵势。

高大的城墙在冷兵器时代的防御作用非常有效,各国纷纷兴建长城抵御敌人的进攻。内长城用于防御七国之间的相互征战,外长城则用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所修建的长城,便是以赵、燕、秦三国原有的长城为基础的。

不仅如此,战国时期,各国都在边境和交通要道上建设关塞,利用山水之险,赢得作战之利,而不像以往那样在平原广隰对面决战。同时,由于冶炼技术的发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盛行,弓弩之类的远程武器开始进入工业化制造,并在军中普遍运用。

战略、战术的发展,让战争更加追求速度和灵活,而骑兵的兴起,使之成为可能。

马是很早就被驯服的骑乘工具。早期中原人不会骑马,马只是用来驾车。在春秋末年,开始有人骑马,但在马上骑乘自如地打仗,这技巧还没有掌握。战国时代,中国北方生活着的游牧民族已经掌握了精湛的骑射技能,行动轻捷便利。与多个少数民族接壤的赵国,备受胡骑侵扰之苦,赵国虽然武器精良,但是笨拙的战车和迟缓的步兵,在“来如飞鸟,去如绝弦”的胡骑面前,只能是挨打的靶子。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痛定思痛,下令“胡服骑射”,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朝野一片哗然。保守派大臣竭力反对。武灵王不为所动,劝说反对派首领公子成,让他和自己一起穿上短衣紧袖的胡服上朝,自上而下推广“胡服骑射”。

赵国很快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到处扩张,同时收编了北方游牧民族林胡和楼烦的骑兵,战斗力得到了大大加强,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仅次于秦国的强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而秦国的强大,也跟它地处西陲,与少数民族接壤,早就学会了骑射有关。而且,秦国的疆域内,是中国最好的骏马出产之地,秦国的军事力量,与它拥有取之不竭的战马资源息息相关。战国时期,骑兵虽然最初只与兵车混合编制,但很快就发展为单独部队,配合当时主要的作战兵种步兵作战。

因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机动能力,在中原地区各国,骑兵部队很快成为战争中的主力兵种之一。此后车、步、骑三种兵种的配合使用,成为中国整个冷兵器时代兵种配合的基本形式。

战国七雄的军备竞赛。

南方的楚国,在骑兵方面就明显处于下风。南方卑湿,不产战马。一直到汉初,位于南方的长沙国还给中央上书,希望允许到关中买马。

不过,铜矿资源却是南方丰富,楚国的繁阳是著名的铜矿产地。

数千年来,铁、铜等金属矿藏一直是所有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拥有丰富矿藏和先进冶炼技术,就意味着有可能成为雄霸一方的超级大国。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刚刚被人们掌握不久,正处于发展时期。

早在商代,就出现了铁制器具,当时的人已经知道,铁比铜质地坚韧,性能更为优良。但那时还没掌握冶铁技术,基本都是在铜兵器的刃口上镶嵌陨铁。西周时,开始出现冶铁,但质量不高。战国时期是青铜兵器与铁兵器并存的时代,当时各国都已经有了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冶铁技术推广以后,古人开始扩大炼炉,加强鼓风设备,提高冶炼水平,并发明了渗碳制钢的技术。战国后期冶铁技术的长足发展,让武器也不断升级,大量钢铁兵器应运而生。戈、矛、剑、戟等手持武器质地因而变得坚韧锋利,杀伤力大大提高。

20世纪60年代,在湖北江陵望山二号墓曾出土一柄越王勾践剑,墓主名叫卓固,是楚国的一位下大夫,这柄剑应该是楚国灭越的战利品。经过现在冶炼专家分析,此剑铸造工艺非常高超,至今依旧金光闪闪。墓主将其陪葬,应该也是因为对它特别钟爱。可见当时越国的铸造技术强过楚国。但为什么越国却被楚国灭亡了呢?这说明,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武器的优劣并不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在于政治制度。

 

战国铜矛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时期,军事力量薄弱却拥有先进的技术与庞大的矿产资源的国家,往往是七雄兼并的首选目标。

今天的考古发现证明,除了手持的兵器外,战国时期的铜弩机在结构原理、制作技巧上都很成熟,韩国的强弓劲弩更是天下闻名,据史书记载,韩国制造的弓弩能射到六百步之外。可是,韩国的国力却在战国七雄中排行倒数第二,仅比燕国强一点。

在武器快速发展的同时,防御装备也在不断进步。齐国的冶炼技术也非常高超,甲胄之坚固名闻天下。

 

越王勾践剑

武器的革新需求也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和发明家,活跃于战国初年的公输般发明了云梯和钩拒两件新式武器,云梯用于攻城,而钩拒则用于舟战。墨子同样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在墨子家乡山东滕州的墨子纪念馆里,陈列着墨子的发明创造,有很多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战国时代的军事家群体。

军队人数的增多、兵源的变化和武器装备的进步,让战争变得更为残酷,也让指挥战斗日益成为一门艺术。兵家在战国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军事学成为战国时代发展最快的学问之一。优秀的将帅,在战场上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两千五百年前成书的《孙子兵法》,不仅被中国历代军事家和战争指挥人员奉为圭臬,更是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广为流传,在美国的西点军校甚至被定为战争哲学。

春秋时期出世的《孙子兵法》注重战略,到了战国时代,一大批更富有实战技能和经验的军事家诞生了,吴起、乐毅、白起、孙膑等成为一时翘楚,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中,吴起偏重于士卒训练,他训练的魏国武卒,成为战国时期最为强悍的特种部队。而与吴起齐名的孙膑,则展现出了非凡的实战能力。

孙膑是齐国人,据说与当时威震四方的魏国大将军庞涓师出同门,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急于建功立业,先下山求取功名。他和孙膑约好,一旦有了功名,便会大力推荐他,共享富贵。庞涓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很受重用,但他心里知道自己的才能远不如孙膑,始终惴惴不安。他派人把孙膑请到魏国,却在魏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挖了他的膝盖骨,防止他逃跑。残废的孙膑忍辱负重,终于在庞涓放松警惕时趁机逃回齐国。孙膑到了齐国之后,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善待。

位于山东淄博的遄台遗址,据当地考古专家推测,曾经是齐国的赛马场,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个故事中其实更多地强调了智慧,而忽略了目的。田忌赛马的策略出自孙膑,田忌的真正用意是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孙膑最终得到了齐威王的赏识,被拜为军师。

随着孙膑为齐国所用,战国时期最为经典的两场战役就在齐魏两国之间展开。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

 

清印本《庞涓与孙膑》

在桂陵之战中,孙膑创造出了“围魏救赵”的经典军事战术,齐国军队不仅解了赵国之围,而且大败由庞涓统领的魏国军队。

在马陵之战中,孙膑采用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的策略,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导致庞涓轻敌冒进,最终将庞涓围困在马陵山。庞涓死于乱军之中,魏国也由此一蹶不振。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了两座汉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这些竹简用早期隶书书写而成,研究人员推测,竹简写定时间在西汉文景时期到武帝初期。这批竹简中含有相当一部分先秦时期的兵书。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时发现。据《史记》记载,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双双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吴孙子》和《齐孙子》,即分别指孙武和孙膑所著的兵法书。然而后来只有《孙子兵法》一书传世,于是引起了无数争论。甚至有学者认为,世上本无孙武其人,《孙子兵法》是孙膑的著作。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发现,终于证实孙武和孙膑都有兵书著作传世,解决了这桩千古公案。也让后人进一步认识了孙膑这位战国时期卓越的军事家的兵法思想。

影响战国政局的纵横家。

在战国时期,还有一个更为神秘的人物等待破解,他就是鬼谷子。

相传,鬼谷子是老子的徒弟,身兼数家学问。他的学生除了兵家的孙膑与庞涓,还有另外一批人也在影响着整个战国的政局,他们被称为纵横家,张仪、苏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鬼谷子像

 

元刊本《鬼谷下山》

在《史记》中,苏秦和张仪师出同门,同拜鬼谷先生为师。苏秦率先发迹,而张仪并不得志。有一次,张仪去拜见同门的苏秦,希望得到苏秦的提携,却遭到了冷遇。张仪愤而赴秦,得到了苏秦手下的帮助。原来,苏秦发起六国合纵抗秦,害怕秦国攻赵,破坏了合纵,于是激张仪入秦,操持秦国权柄,阻止秦国攻赵。此后,两人一东一西,合纵连横,操纵天下局势,将七国玩于股掌之间,成为战国纵横家的典范。

不过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战国纵横家书》对苏秦、张仪的记载却与《史记》大不相同。据记载,苏秦活跃在战国舞台上的时间,比张仪晚了近半个世纪,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虽然发动过合纵攻秦,但苏秦一生政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作为燕昭王的间谍,为其实现破齐的计划。《战国纵横家书》中就有苏秦在齐期间写给燕昭王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他向燕昭王说明自己的行动计划,表达自己的耿耿忠心。

春秋时期,只有楚国敢于称王,其他诸侯国仍奉周天子为宗,强大的诸侯也只敢称霸主。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再也按捺不住称王的野心。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率先称王。之后,齐、秦、韩等国的国君也先后称王。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发起“五国相王”。赵、燕、中山三国国君也不甘落后,用上了王号。周天子所独享的尊号,终于为各国普遍采用。

随着各诸侯国纷纷称王,兼并战争开始变得更加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围绕着怎样争取盟国和对外扩展的策略问题,游走于各国的谋士分别从合纵、连横两方面出谋划策,战国时期纵横家们在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大行其道。

张仪,出身于魏公族的旁支,连横外交策略的首创人。他最初先到楚国游说楚王,没有受到楚王的重用。直到公元前329年,张仪到秦国,推销连横策略,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当上了秦国的相国。

为了破坏齐楚联盟,公元前313年,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如果楚国能和齐国绝交,秦国就献出商於之地六百里。商於之地是秦国进攻中原的门户之一,战略位置异常重要,楚怀王经不住诱惑,迫不及待地与齐国绝交。

但是当楚国的使者去接收献地的时候,张仪却说,他和楚怀王约定的是六里地,没有六百里之说。楚怀王闻讯大怒,起兵伐秦。这时,秦国已经做好了迎战准备。

 

《诅楚文》拓片。北宋时期,在陕西、甘肃地区先后发现了三件刻有《诅楚文》的石刻。这是秦楚大战前,秦惠文王祭祀神祇、诅咒楚王、祈求胜利的石刻。

公元前312年,楚发兵进攻秦、韩,同时,齐国联合宋国一起围攻魏国的煮枣(今山东东明东)。秦军分三路出兵反击,分别由名将樗里疾、甘茂和张仪的得力助手魏章统率,而张仪总领其事。魏章在丹阳(今河南南阳西峡丹水以北地区)大败楚军,斩首八万。随后,与甘茂所率军队会合,攻取楚汉中六百里地,设置汉中郡。樗里疾所率秦军则打败了攻魏的齐军,秦军和韩、魏军队配合,迫使楚国退兵,并且攻下了楚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公元前311年,秦攻取了楚的召陵(今河南漯河东北)。这次大战,秦国取得了楚国的汉中地,使早先已攻取的关中和巴蜀地区连成一块,排除了楚对秦本土的威胁。从此,秦国的势力伸展到中原。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陈相灵

纵横家和军事家,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军事家是要带兵打仗的,纵横家用的是软实力,他们借助软实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军事家在战场上打胜仗。

与张仪一样,苏秦是战国政治舞台上另一位出色的纵横家,他的合纵策略得到了许多诸侯国的积极响应。然而,苏秦还有一个秘密的身份,就是燕国的间谍,而且他从事的是兵法五间之一的“死间”,是用生命去向敌人传递假情报,诱使敌人上当。

 

清印本《六国封相》

苏秦从燕国来到齐国,成功游说齐湣王联合燕、韩、赵、魏合纵攻秦。不过,苏秦的真实目的却是要灭掉齐国。此时,弱小的宋国成为苏秦的重要棋子,因为宋国是列强都觊觎的土地,如果诱使齐国灭掉宋国,必然会激怒其他各国。

《史记》称苏秦“挂六国相印”,实际是夸张之辞。不过,苏秦一时名声大振,可能同时领有了燕、赵、齐三国的相位。后来,秦国在五国合纵的声势下,取消了帝号,与五国讲和,返还了侵夺赵国、魏国的部分土地。

苏秦的计谋成功了。齐国在灭掉宋国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公元前285年,燕将乐毅率领秦、赵、韩、魏、燕五国联军攻齐,齐国形势危急。

五国伐齐的号角吹响之时,苏秦的身份也暴露了,苏秦发出最后一封密函给千里之外的燕昭王,是告别,也是了结。苏秦穷困潦倒之时在燕国受到燕昭王的礼遇,士为知己者死,消灭齐国是苏秦对燕昭王的回报。苏秦最终被齐湣王车裂而死。

乐毅率领五路联军长驱直入,攻破了齐都临淄。这场战争在齐国打了足足五年之久,先后攻下七十多座城市,只有即墨与莒还在坚守。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即墨守将田单抓住机会,展开反攻。田单在城里集中千余头牛,披上画有五彩龙纹的缁衣,角上绑上尖刀,尾巴上绑上浸了油脂的芦苇。到了夜里,田单命人把牛尾巴点着火,让它们狂奔,五千壮士紧随其后,杀入燕军。燕军在睡梦中惊醒,看到奇形怪状的火牛,惊慌失措,死伤惨重,燕将骑劫也丢了性命。田单乘胜追击,很快收复了七十余城,拥齐襄王即位,恢复了齐国。齐国虽然得以复国,但已元气大伤,无力与秦国抗衡了。

苏秦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他的使命,但政治局势并未如苏秦所愿,燕国没有崛起,而秦国成为七雄之中最强的国家。

日益强盛的秦国,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步伐。垂沙之战,大败楚军;伊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鄢郢之战,获得了楚国大片国土;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攻取了魏国的多座城池和赵国的观津。

大转折——长平之战。

公元前263年,秦国不断攻占韩国的城池,又切断韩国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交通。韩国欲献上党向秦国求和,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就将上党郡十七城邑献给赵国。赵国欣然接受,派大将廉颇驻守长平。

秦国显然不会放弃。公元前262年,派王龁进攻长平。秦赵两国都倾举国之力,在长平集合了近百万大军,沿着长平城左右五十多里的山地建筑垒壁。这是一场关乎两国生死存亡的决战。

如此大规模的战役,比拼的是综合国力,后勤补给是全军的生命线,当时廉颇采用坚决防守的作战方针,不管秦兵如何挑战,只是坚守不出,秦军束手无策,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三年。

但在这场战争中,秦赵之间还有一条看不见的战线。秦国成功使用了反间计,使赵孝成王认为廉颇坚守不出是怯战,于是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秦国得到消息后立即暗中起用白起为上将军。

 

白起像

赵括到达前线后,改变了廉颇坚守的策略,大举进攻秦军。秦国将领白起则佯装溃退,让秦军固守营垒,诱赵军深入。同时白起派兵突袭到赵军的后方,截断赵军的退路和粮道,又命骑兵部队插入赵军,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支孤立的部队。此时,赵括终于意识到,形势已经极度危险,几十万大军像困兽一样束手无策。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壁垒,拼死突围。历史上最惨烈的战败就此上演。

到了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的四次突围均告失败,断粮已经四十六天的赵国军队在极度恐惧和绝望中,开始相互残杀,以人为食。绝望的赵括亲自领兵搏战,被秦军射杀。

赵军大败,四十万人降秦,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仅仅释放了二百四十个年幼的战俘,让他们归赵后散布秦国之威。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陈相灵

战争就是战争,战争本身就有非常残酷的一面。对战争来说,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军队,如果只把对方军队击垮而不消灭它,那么它明天可能还要武装起来,这样会为统一六国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通过这一战,就彻底把赵国的基本力量消灭了,赵国后来对秦国形成不了大的威胁,这是秦统一六国当中的一个转折点。秦国因为赢得了这场战争,大大缩短了统一六国的进程。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场战争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口口相传和史书记载中。司马迁的《史记》,对秦军几百年间发动的每一次战争都有记载,长平之战是《史记》中唯一一场对过程和细节都记载得比较详细的战役。但战争的具体发生地,由于时代久远,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1995年,山西高平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出土了大量尸骨和刀币、布币等文物,专家经研究认为,这里就是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降卒之处,当地政府在这里修建了长平之战纪念馆。与其他纪念馆的馆藏不同,这里只有层层叠叠的白骨。目前,在长平已经发掘出的十七个尸坑中,赵军将士的尸骨随意叠压,有的头盖骨上、胯骨上、胸腔内遗有箭头,有的四肢有明显刀砍痕迹。这些沉默的尸骨,印证了史书中对秦军野蛮残暴行径的描写,也诉说着战争的惨烈与无情。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是秦朝统一之前的最后一次大决战。之后,六国再也没有力量和秦国抗衡。历史在这里开始转折,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秦国势如破竹,统一六国已经指日可待。

 

战国形势图(前350年)

春秋战国 / 胡服骑射 / 赵武灵王 / 白起 / 长平之战 / 鬼谷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