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熟能生巧”是怎么一回事

2020年6月24日  来源:大脑的故事 作者:(美)大卫·伊格曼 提供人:paoji68......

“熟能生巧”是怎么一回事

神经科学家经常通过研究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的人,来解锁大脑功能的一些线索。为此,我去见了一个叫奥斯汀·纳贝尔(AustinNaber)的10岁小男孩,他拥有一项过人天赋:他是竞技叠杯运动的儿童世界纪录保持者。

奥斯汀用我的眼睛几乎跟不上的流畅动作,把一摞叠起来的塑料杯子摆成了对称排列的三座独立金字塔。接着,他双手舞动,又把金字塔拆成了两摞,再将之变成一座高大的金字塔,之后又恢复为初始状态下的一摞杯子。

本体感觉

就算闭上眼睛,你也能知道自己的四肢在哪里:左胳膊是向上还是向下?腿是伸直的还是弯曲的?背是挺直的还是弓着的?这种知道自己肌肉状态的能力,叫作本体感觉。肌肉、肌腱和关节的受体提供了关节角度、肌肉张力和长度的信息。总的来说,这为大脑提供了肌肉姿态的丰富画面,使其可以进行快速的调整。

如果你曾试过在一条腿麻木之后走路,那就能体验到本体感觉暂时的失灵。感觉神经受到挤压,无法发送、接收相应的信号。没有了自己肢体的位置感,如切食物、打字或走路等简单的行为就都做不到了。

奥斯汀·纳贝尔是世界竞速叠杯运动10岁以下组的冠军。他根据特定的动作套路,在数秒之内构建并拆解杯塔。

他在5秒之内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我试了一下,自己的最好成绩是43秒。

观察奥斯汀的动作,你大概猜想,他的大脑一定是在超负荷地运转,燃烧较多的能量,才能迅速地协调这些复杂动作。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我着手在一场双人叠杯挑战赛里测量他和我自己的大脑活动。在研究员何塞·路易斯·孔特雷拉斯-维达尔博士(Dr.José Luis Contreras-Vidal)的协助下,奥斯汀和我分别戴上了电极帽,测量颅骨内部密集神经元产生的电活动。之后解读所测得的脑电波,直接比较挑战赛期间我们的大脑付出的努力。我们头上都配置好了设备,一扇洞察我们头骨内部世界的窗户打开了。

奥斯汀向我演示了他所用的套路步骤。为了不被10岁小孩赢得太离谱,我先反复练习了大约20分钟,挑战赛才正式开始。

我的努力最终没什么用。奥斯汀完胜了我。他圆满完成了整个套路的最后一步时,我才差不多完成了整个套路的1/8。

我的失利并不出人意料,但脑电图揭示了些什么呢?如果说,奥斯汀的完成速度比我快8倍,那么,说他的能耗比我高8倍,似乎是个合理的假设。但这一假设忽视了大脑掌握新技能的基本原则。脑电图结果最终表明,超负荷运转、燃烧海量能量以完成这一复杂新任务的是我的大脑,而非奥斯汀的。我的脑电图显示,与大量的问题解决相关的β波频段高度活跃。对比来看,奥斯汀的α波段高度活跃,这种状态是与大脑的休息放松相关的。也就是说,尽管他的动作速度快又复杂,可他的大脑却很平静。

有意识的思考会燃烧能量。图中显示的是我(左)和奥斯汀(右)大脑的脑电活动图。颜色代表活动幅度。

脑电波

脑电图是监听来自神经元的整体电活动的一种方法。我们在人的头皮表面上放置小电极以接收“脑电波”,“脑电波”是一个口语词汇,指的是下层复杂神经活动产生的平均电信号。

1924年,德国生理学家兼精神病学家汉斯·贝格尔(HansBerger)首次记录了人类的脑电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研究人员确定了若干种不同的脑电波:睡眠期间出现的δ波(低于4Hz);与睡眠、深度放松和视觉想象相关的θ波(47Hz);人放松且平静时出现的α波(8~13Hz);我们思考活跃、解决问题时可见到的β波(13~38Hz)。这之后还识别了处在其他范围的重要脑电波,包括γ波(39~100Hz),与推理和计划等专注的精神活动相关。

我们的整体大脑活动是所有这些不同频率的组合,但取决于我们正在进行的行为,组合中会主要展现某一种频率。

奥斯汀的天赋和速度是他大脑生理变化的结果。经过多年练习,他大脑里神经连接的特定模式已经形成。他把叠杯的技术刻录进了神经元的结构里。因此,奥斯汀现在用来叠杯的能量消耗得比我少得多。与此相反,我的大脑则要用有意识的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使用的是通用认知软件,他则把该技能转移到了专门的认知硬件当中。

我们练习新技能的时候,这些技能就变成了物理硬接线,沉到意识层面之下。有些人想把这叫作肌肉记忆,但实际上,技能并不存储在肌肉里,相反,叠杯套路编织在奥斯汀大脑密密麻麻的连接丛林里。

经过练习,技能被写入了大脑的微观结构。

多年的叠杯练习,改变了奥斯汀大脑网络的复杂结构。程序记忆是一种长时记忆,是关于怎样自动做事情的记忆,比如骑自行车、系鞋带等。对奥斯汀来说,叠杯成了写入大脑微观硬件的程序记忆,这让他的动作变得又快又节能。通过练习,重复信号沿神经网络传递,强化了突触,从而把技能刻入回路。实际上,奥斯汀的大脑已经培养出了高度专业化的技能,他甚至能蒙上眼睛完美地完成叠杯套路。

对我来说,在学习叠杯的过程中,我的大脑征调的是前额叶皮质、顶叶皮质和小脑等速度缓慢又耗能多的区域,而奥斯汀完成叠杯套路早已不再需要它们。在学习一种新运动技能的初期,小脑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协调着那些需要精准度以及要完美把握时机的动作。

技能变成硬接线后,就沉到了意识控制层面之下。到了这时候,我们就能够不假思索地自动执行一项任务——也就是说,不需要有意识参与了。在某些情况下,一种技能接线程度极深,有研究者在大脑下面的脊髓里发现了它的回路。在实验中被摘除了大部分大脑的猫,仍然能够在转轮上走动:步态所涉及的复杂程序存储到了更下层的神经系统里。

意识 / 熟能生巧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