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并没有见过真正的乡绅。也许,这辈子也不会见到真正的乡绅了。
想象中的乡绅一定是身着长袍的样子。他们举止文雅,步履舒缓,目光温和,知书达理,明辨是非,受人尊敬。
随着农村经济的纠结和乡土文化的衰落,人们对乡绅也更加关注起来。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文学院教授刘毓庆先生有一篇关于乡绅的论述十分精到。文章从乡绅的产生、作用、消失、影响等等方面都有让人信服的论说。
刘先生对乡绅评价甚高。他说,“乡绅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
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在官场有一定的人脉,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地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
因而‘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
“乡绅的成就、德望为一乡民众所瞻仰,他们的学问知识为一乡学子所钦慕,他们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后辈学子奋发向上。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回归故里,换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才俊走出乡土。生生不息,使中国乡土变成了人才生长的沃壤。”
刘先生认为,“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置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
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
刘先生担忧,“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令人担忧的是乡村失去‘灵魂’之后,八亿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变为流民,游荡入城。城乡人口的单向流动,违背了‘天道循环’的自然法则,其结果会如何呢?”
刘先生的结论是,“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
大规模的、快速的“城镇化”使大批农村人员涌入城市,“记得住乡愁”成了大众话题。
农村的现状和乡村文化的式微也唤起了人们对乡贤、乡绅及乡贤文化、乡绅文化的记忆。在一些地方,呼吁退休的官员、专家、学者、商人回乡安度晚年,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等反哺桑梓,以延续传统乡村文化的文脉,使回乡的乡贤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认为呼唤乡贤回乡,对重构乡村文化意义重大。
其实,这都是一厢情愿。乡绅存在的土壤已经不存在了。
乡绅的产生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当时的乡绅受人尊敬,有不可替代的话语权。当时的乡民世代为邻,很少流动和迁徙,他们需要这样的生活楷模和榜样,也需要乡绅作为他们利益诉求的代言人和矛盾纠纷的调解人。而随着国家政权对乡村管理的覆盖和渗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人口的流动和迁徙、经济大潮的冲击、意识形态的多元、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都使乡村失去了乡绅存在的可能。
人们还需要乡绅吗?乡绅还钟情乡村吗?可能双方都还有这种情结,但恐怕是只能遥望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我们不必纠结于乡绅的逝去,更不必人为地去“制造“新的乡绅。我相信,一定会有仕宦、巨商、大儒、学子或出于对乡土的热爱,或看到利益的商机,或寻找心灵的家园,或奔赴事业的所在,重新奔向乡村,拥抱乡土,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者,成为乡村新的精神领袖。但他们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乡绅了。
乡绅给我留下的只是一个背影。我只能深情地说,致敬乡绅!我只能无奈地说,再见乡绅!
作者:云河
原创来源:参见庄主(id:cjzz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