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新冠病毒(中国)+全国疫情曲线会说话,可读出4点发现-节后返程高峰来临,这10座城市防疫压力最大-784例确诊患者的故事,还原新冠病毒向全国扩散的路径-张文宏:两张图给出返程与返工后的疫情走向,必以最大决心方能胜利-数说疫情0206:拐点渐近?-除湖北外全国单日新增确诊数录得连续第5日下降-疫情分析0209丨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加速下行 新增医观数首次转负-重要信号!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11天连续下降!-唐驳虎:疫情最终如何结束?取决于3个重要参数-疫情迎来结束倒计时!+新型冠状病毒介绍-新冠病毒感染性、致命性究竟如何?美媒梳理了六大关键问题-生科人和你说说新型冠状病毒的前世今生-新冠病毒十问+刘国恩 | 疫情防控:警惕被恐惧绑架理性-沙烨:恐慌传播已远超疫情,转变思路迫在眉睫-疫情面前,比独立思考更难的是避免情绪化-经济!经济!切不可让病毒恐惧酿成更大危机-梁建章:隔离的经济账-中经观点:为什么要给浙江2号令点赞?-警惕各地防控疫情“一刀切、层层加码”现象-梁建章:不应隔离出行和归来人口-胡锡进:如果政府今后还让民众“尽量不出门”,是转嫁责任,公共防控体系会失去意义-疫情灾难下:请保持理性,不要再加入乌合之众的狂欢-8年后的今天,才意识到这片子有多「神」——传染病-中经观点:要复工,把路通-对返岗复工人员一律拒之门外?这是对各地治理能力的一次“加试”-中央号召复产复工,农民却出不了村!政策梗阻亟需打通-疫情下北漂族的返京路:返岗就像上演突出重围,随时斗智斗勇-一人一车,他在高速上“漂泊”了15天-菜烂地里,菜农咋办?稳住!大批保菜政策来了-疫情下鲜活农产品的滞销之困:鸡鸭因断料被填埋,鸡苗价格跌至5分,毛蛋收购价被压到2分钱-是什么在阻碍企业复工?-北大教授:我们为何不敢承认,大疫背后的小农心态?-对话梁建章:疫情全球蔓延应防一刀切隔离 警惕脱钩风险+疫情是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考-村里大标语来了!这波防疫宣传都是鬼才呀-高速堵车十多公里,疫情期间重返北上广有多难?-最严禁户 驻马店驿城区限每户5天1人外出-“苗头”防控升级:多地要求购买发热、咳嗽药品实名登记-疫情蔓延问题到底出在哪?中疾控原副主任:一直没想明白,当时为何判定“不存在人传人”-“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罗生门 武汉市卫健委“双标”令人迷惑-卫健委第二批专家回应为何没发现“人传人”:人家不说实话,我们也没办法-北大教授: 风险面前, 我们为何屡犯“弃真”而“纳伪”的错误?-弱地方政府不是弱在没有自由裁量权,而是…-大疫当前,别搞什么“表格防疫”-基层干部的“无力感”从何而来?-别把街镇干部逼成“千手观音-“硬核高音喇叭”背后的政治隐喻与权力之变 | 文化纵横-广告载体:日常生活中的高音喇叭-国家象征:高音喇叭的“辉煌年代”-喇叭边缘化:祛魅的国家权力-权力为何嬗变?-光明时评: 武汉返乡大学生家门被封死,不能更人道些?-对湖北籍居民停水,战“疫”莫过火-大理卫健局承认市政府征用口罩,专家称违反传染病防治法-云南对大理市征用疫情防控物资予以通报批评-对话被大理扣下口罩的湖北货主:“我们不要补偿,我们要物资!”-大理“征用”重庆口罩后续:给予大理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杨砚池免职处理-大理不止扣了重庆口罩?湖北黄石疫情防控指挥部:也扣了我们2万只口罩-禁止体温正常返城人员回家?这不是“硬核”,而是违法、添乱!-过激防控必须及时纠正-科普:为什么说因为新冠疫情而实行旅行限制不合理-对住家封门,把行人从街上带走……这类过激做法亟待纠偏-49年前斯坦福实验揭露最近“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志愿者行为真相-齐泽克:最大的危险在于以疫情为名,实施看似合理实则野蛮的行径-别再说风凉话,疫情一线的她们真的太缺卫生巾了-地方保护和利己主义的“山大王”是拦路虎、绊脚石-谁说了算?基层依旧我行我素,互相推诿,通行证也被迫“失效”-“土政策”隔离来自北京人员防控难以实现全国“一盘棋”-不要“人造”典型,不能为了典型而典型-刑释女离汉赴京,湖北司法厅长负主责被查,曾称把疫情阻在高墙外-“毫无大局观念”的湖北监狱管理局长丢官,辖下三监狱八百人感染-马上评丨假的就是假的,真实的声音最有力-居民“假的”呼喊声,是抗疫生动一课-拜耳为何火速开除撒野女华人?抗癌药在美日遇冷,全靠中国挽回收入-北京警方通报澳籍华人女子拒隔离外出跑步:注销居留许可 限期离境-反思:体制弊端与这场悲剧是什么关系?这需要观察三个事实-为什么我不赞成太多讨论追责问题 | 汪涛-以什么为原则追责-真的认真总结过经验教训吗?-事情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谁才是真正的隐瞒者?迄今为止对疫情追责问题最深度研究 | 汪涛-“外来输入说”不能再简单地看作阴谋论-当地官员的责任如何界定?-别把惨烈的学习机会变成又一次恶俗的“政治斗争”| 汪涛-万字长文:疫情之后政府应当采取的“十大政策”-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指数补充甚至取代GDP-有效地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四分”管理体制-确保信息发布与传播的透明、准确和及时性-加大提高法治与人权意识的力度-进行分区、分层、分级的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演习-进京、返京、出京都需要啥手续?做好这几件事就可以了-北京健康宝怎么填?五一能畅玩京津冀吗?答案都在这-环京客运班线将于一周内恢复-北京将有序恢复跨京冀公交线路运营、进出京长途客运班线-隔离在家为什么让我们压抑?真相不只是因为“禁足”+一个方方武汉日记,干倒了多少正能量宣传——尽管这不是方方本意-65岁作家方方《武汉日记》走红:“我不是挑刺,而是反思”-作家方方凭什么能够获得鲁迅文学奖?-你们一直找的武汉方方日记~最全的给你们-武汉方方日记~待在家里别出来,否则我们就白拼命了-武汉方方日记~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武汉方方日记~蔓延难以控制,看来这真的是个难题-怎么评价方方,这件事特别有意思-即使疫情过去,消费者也回不去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第三产业+猪也饿,二师兄挺住-饲料运不进,农户活埋鸭子,三令五申为何通不了封路“肠梗阻”?-7天万亿损失,餐饮、旅游的「生存战疫」-记者观察:乱封路拆台稳经济努力-疫情对经济影响多大?复旦管院教授:稳住服务业就稳住了增长-超长假期背后:互联网泡沫将破,老板们经历“最难熬冬天”+镜头下的温州:中国鞋都——近20万外来人口的社区人迹寥寥高度戒备-绝不能让“疫情防控打赢了,工厂也没有了”成为现实-疫情防控,别走极端-5328家公司注销、亏得只剩底裤!最惨的还有影视行业···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第三产业

2020年2月5日 字数:98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提供人:tuili29......

聚焦疫情阻击战 本报记者 刘慧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演进,各地为防控疫情而推迟复工、加大交通管制力度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产生阶段性冲击。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若能严格执行当前的病毒传播隔断举措,估计到2月底能基本控制。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乐观估计只要半年左右,影响较大的时间是在第一季度,半年后基本可以恢复正常。因此,该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上升地位。

李迅雷表示,疫情对第一产业的影响应该有限,而且,第一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只有7.1%。但总体影响是负面。目前第一产业的增速只有3%左右,病毒扩散之后,会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从而会影响消费,尤其是在农畜牧产品出口方面可能会遭遇订单大幅下降的冲击。

他认为,疫情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不容低估,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由于疫情导致劳动力流动受阻,物流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春节假期结束后,各地可能面临用工荒的问题,尤其是疫情较严重的湖北、广东、浙江及上海等省市。用工荒或各地开工时间不一、生产配套、交通运输问题等将影响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

此外,我国是全球商品出口的第一大国,不排除部分国家和地区出于中国疫情的隔断考虑,会减少或暂停从中国进口与疫情相关度较大的商品,从而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制造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李迅雷认为,疫情对旅游、餐饮旅店等服务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更为直接和明显。2003年非典使得2003年旅客周转量增速为-2.3%,国内旅游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下降11.2%。目前正逢传统的假日消费黄金周,但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举措远比非典时期严厉,预期降幅会更大。

在他看来,对金融业直接影响看似不大,但由于金融涉及外汇、期货、股票等市场,疫情变化会改变市场参与者预期,从而加大市场的波动。从疫情蔓延以来,汇率贬值、股市下跌的幅度都比较大。

总体而言,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在第三产业,全年影响幅度估计在1个百分点左右,这意味着对GDP增速负影响或超过0.5个百分点。从影响时间段看,主要发生在第一季度。因为第一季度的GDP占比是四个季度中最少的,所以,影响程度相对有限。希望今年GDP在第一季度创出低点后,后三季度能稳步回升。

在经济政策层面,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重新调整2020年既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要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财政赤字率可从2019年的2.8%上调至3%,即增加约2000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支出。横向比较看,日本财政赤字率7%左右,美国4%左右,中国约3%,并非不可接受。货币政策方面,应实施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季度即应考虑降息,全年加码的降准降息目标,应是促进全社会新增相当幅度的投资或消费。

肺炎 / 疫情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