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脊椎动物-祖先的故事-祖先的故事——第1册+再版前言-后见之明的自负-总序-化石-再生遗存-三角推断法+第0会合点-所有人类-早期智人-《夏娃的故事》序-夏娃的故事-夏娃的故事(2)-夏娃的故事(3)-夏娃的故事(4)-夏娃的故事(5)-《夏娃的故事》后记-《丹尼索瓦人的故事》序-丹尼索瓦人的故事-《丹尼索瓦人的故事》后记-匠人-匠人的故事-能人-能人的故事-猿人-阿迪的故事-《阿迪的故事》后记-第1会合点-黑猩猩-《黑猩猩的故事》序-黑猩猩的故事-8. 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时期的地球-15. 自然实验-26. 一个特别利落的实验-35. 难道火星人不会把他们分成1∶3的两组吗-48. 蘑菇的狂欢-《黑猩猩的故事》后记-倭黑猩猩的故事-第2会合点-第3会合点+第4会合点-长臂猿-长臂猿的故事-长臂猿的故事(2)-长臂猿的故事(3)-长臂猿的故事(4)-《长臂猿的故事》后记-第5会合点+第6会合点-新世界猴-吼猴的故事-吼猴的故事(2)-吼猴的故事(3)-吼猴的故事(4)-第7会合点+第8会合点-狐猴、婴猴及其亲属-指猴的故事-白垩纪大灭绝+第11会合点-啮齿类和兔类-小鼠的故事-《小鼠的故事》后记-河狸的故事-河狸的故事(2)+第12会合点-劳亚兽-河马的故事-河马的故事(2)-河马的故事(3)-《河马的故事》后记-海豹的故事-海豹的故事(2)-海豹的故事(3)-海豹的故事(4)+第9和第10会合点-鼯猴的故事+祖先的故事——第2册-第13会合点-异关节总目和非洲兽总目-冰冻的猛犸象-冰冻的猛犸象(2)-《树懒的故事》序-《树懒的故事》序(2)-树懒的故事-树懒的故事(2)-第14会合点-有袋类-袋鼹的故事-第15会合点-单孔目-鸭嘴兽的故事-星鼻鼹鼠对鸭嘴兽说了什么-似哺乳爬行动物-第16会合点-蜥形纲-熔岩蜥蜴的故事-《加拉帕戈斯地雀的故事》序-加拉帕戈斯地雀的故事-孔雀的故事-渡渡鸟的故事-象鸟的故事-第17会合点-第18会合点-第19会合点-第20会合点-第21会合点-第22会合点-第23会合点-第24会合点-第25会合点-第26会合点+祖先的故事——第3册-第27会合点-第28会合点-刺胞动物-水母的故事-珊瑚虫的故事-第29会合点-第30会合点-第31会合点-海绵的故事-第32会合点-领鞭毛虫的故事-第33会合点-第34会合点-第35会合点-真菌-第36会合点-第37会合点-第38会合点-捕光者及其亲属-花椰菜的故事-红杉的故事-丝叶狸藻的故事-混毛虫的故事-历史性大会合-第39会合点-第40会合点-真细菌-根瘤菌的故事-水生栖热菌的故事-坎特伯雷-主人归来-主人的告别-重新进化-价值中性和价值负载的进化-进化能力-致谢-延伸阅读

黑猩猩的故事

2020年6月29日 字数:1403 来源:祖先的故事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提供人:huangtang13......

“突变”一词会让人们联想起一些怪异生物的图像,也许出自某些肆无忌惮的实验,也许是作为某个放射性灾难的结果大批涌现,但真相多少有些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突变体。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DNA包含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当他们从他们的父母那里继承这些DNA的时候是没有这些变化的,这些新变化就是突变。幸亏有这些突变提供原材料,而后经过自然选择成千上万年的雕琢,才生成了旅途中这些朝圣者的身体。我们每个人继承了多少新突变?这正是《黑猩猩的故事》所讲述的主题。我们对它有特别的兴趣,因为我们要用这个“突变率”(mutation rate)来校准人类进化的时间尺度。

突变有许多种,也各有不同的突变率。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只关心单字母突变,这类突变大都来自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平均而言,每复制多少个DNA字母会出现一个未被纠正的错别字?我们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生物化学的研究观察可以告诉我们它的范围,大概每复制10亿到1 000亿个字母会出现一个错误。问题在于这个错误率是变动的,而且这样小的一个数值实际上很难准确测量,因为这要求我们考察海量的复制事件。

我们还有别的选择。一个可能的办法是,只关注一小段DNA经历几千万次复制之后积累的变化情况。当我们比对人类和黑猩猩的同一个基因时,这正是我们间接在做的事。另一个可能的办法是,我们可以关注同一个基因在几千万个个体中的差异,比如有一份研究统计了美国所有新出现的血友病突变。最后,利用现代DNA测序技术,我们可以对一个孩子基因组中的60亿个DNA字母进行测序,把它跟孩子父母的DNA序列进行比较,从而直接统计出我们传递给后代的突变数目。这种直接的方法正在动摇原先测定的年代,使人类进化史上一些节点的年头加倍。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明白一些背后的细节。

在进入分子时代之前,化石证据使人们把黑猩猩祖先和人类祖先的分歧点定在超过1 500万年之前。1967年,来自伯克利的文森特·萨里奇(Vincent Sarich)和艾伦·威尔逊(Allan Wilson)发表了一篇如今非常著名的论文来挑战这一年代,声称分子层面的相似性支持更近的年代,即500万年前。萨里奇和威尔逊当时并不能直接测序解读DNA,他们甚至没有使用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而是采用了一种间接指标,即抗体识别特定蛋白的反应强度,他们用的是血液中的白蛋白。任何拥有免疫系统的动物都可以用于这样的研究,他们选的是家兔。这是一个巧妙的技术。先给家兔注射比方说人类的白蛋白,然后收集它们体内的抗体。这些抗人蛋白的抗体当然会跟人的白蛋白有强烈的抗原抗体反应,但同时也会跟黑猩猩、大猩猩和猴子的白蛋白有更弱一些的反应。反应的强度就可以被用来衡量不同物种间白蛋白的相似性。

1. 发生了一件非常特别的事……

这幅公牛图出自法国多尔多涅省的拉斯科洞窟。这些被发现于1940年的岩画有超过16 000年的历史,它们展现出创作者对动物形体和运动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种良好的艺术感觉。目前并不清楚这些图画的创作目的。

2. 他们牵着手吗?

这些距今360万年的人类祖先足迹位于坦桑尼亚的拉托里,由玛丽·利基于1978年发现。这些脚印印在火山灰上,后来变成了化石,它们一直向前延伸了大概70米,很可能是由南方古猿阿法种留下的。

3. 能留下化石真是一件幸事!

来自澄江化石群的一种蠕虫(Palaeoscolex sinensis)的化石,细致地呈现了其柔软躯体的结构细节。澄江化石群可以追溯到早寒武世,距今大约5.25亿年。

4. 生命的希望

乍得沙赫人头骨,昵称“托迈”,由米歇尔·布吕内和同事在2001年发现于乍得的萨赫尔地区。

5. 3号共祖

3号共祖的复原图。这是一种大型四足猿,它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树上生活。就像所有大型猿一样,它应该具有相当的智力。

6. 8号共祖

8号共祖是一种体形与猫相似的夜行灵长类动物,很可能也在白天活动。它应该是凭借朝前的眼睛和善于抓握的手脚在树枝上觅食的。

7. 如果火星人来到马达加斯加,他会觉得自己像是回到家乡了吗?

马达加斯加岛穆龙达瓦市的面包树大道。这种面包树(Adansonia grandidieri)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6种面包树之一。

黑猩猩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