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00万年前,印度大陆板块顺着印度洋向北移动,与欧亚大陆相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而今天的印度也是文化和人群相互碰撞的产物。
先说说农业。印度次大陆是世界上的主要产粮区之一,它养活了当今世界上1/4的人口。而且,自从5万年前现代人在欧亚大陆上扩张以来,这块次大陆就一直是最大的人口聚集地之一。然而,印度并不是农业的起源地。当代的印度农业是欧亚大陆上两大农业体系交锋后的结果。根据考古学证据,大约9000年前以后,近东地区的冬雨型作物(46),小麦和大麦,就已经进入了印度河流域,例如位于印度河流域西侧、如今的巴基斯坦境内的古梅赫尔格尔(Mehrgarh)。13大概在5 000年前,当地的农民们经过长期培育,终于使这些农作物适应了夏季季风性降雨的气候模式,并将其推广到了印度半岛。14差不多在同样的时间,来自中国的季风性夏雨型作物——水稻和小米,也抵达了印度半岛。印度,有可能是近东农业和中国农业第一次交汇的地方。
再说说语言,印度的语言也是不同语系交锋融合的产物。印度北部的印欧语系与伊朗、欧洲的语言有关。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语系(Dravidianlanguages)与南亚以外的语言则没有什么亲缘关系。在环绕着印度北部的山区中,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s)也有存在,而在印度东部和中部,某些小部落的语言又属于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languages)。南亚语系与柬埔寨和越南的语言有关,有研究认为该语系的源头正是第一次把水稻种植引入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人群。从《梨俱吠陀》中可以看到一些并非印欧语系的典型词汇,语言学家们将这些词汇识别出来后,发现它们是从古达罗毗荼语和古南亚语中假借过来的。这说明,上述这些语言在印度至少共存了3000年到4 000年。15
印度人的外表各异,似乎为这个地区的混血事件提供了天然的证据。随便在印度的一条马路上散散步,都能清楚地看到印度人的多样性。肤色由深到浅不等,有些人的面部特征像欧洲人,有些人则更接近中国人。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些差异反映了过去某些时候的人群融合,不同的混血比例造成了不同的人群。但是,人们也可能过度解释了外表上的差异性,因为众所周知,环境和饮食对人类的外表也会有影响。
早期关于印度的遗传学方面的工作给出了看似矛盾的结果。通过研究反映母系血统的线粒体DNA,人们发现大多数印度人的线粒体DNA是次大陆所特有的,而且据估计,这种线粒体DNA类型与南亚以外的主要线粒体DNA类型的共同祖先存在于许多万年以前。16这说明,从母系上来看,印度人的祖先在这块次大陆上隔绝了很长时间,并没有与西方、东方或北方的邻近人群发生过混血。相比之下,从反映父系血统的Y染色体中则发现,相当一部分人跟欧亚西部人群,也就是欧洲人、中亚人和近东人有着更亲近的血缘关系,这又说明,混血是存在的。17
如此一来,一些印度历史学家便举手投降了,把遗传学的信息扔在了一边:明摆着自相矛盾嘛!另一方面,一开始遗传学家们也帮不上什么忙。考古学、人类学还有语言学主导着人类史前历史的研究,由于遗传学家没有受过这些领域的正规训练,他们的确有可能犯一些基本错误,或者掉进前人已经掉过的“坑”里,特别是在总结上述领域的一些发现的时候。但是,如果就此忽视遗传学,那也过于草率了。也许在人类历史这个领域,我们遗传学家还是个未开化的野蛮人,但是永远别忽视野蛮人的力量。我们拥有一种全新类型的数据,而且正在利用这些数据来解决一些以前高不可攀的问题,例如:这些古代的人们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