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事 / 故事 / 反垄断的故事 / 大公司垄断的故事
曲创(原创)欢迎关注 竞争者的垄断梦
当吃饱饭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怎么吃饭就变得重要了起来
同样是吃,有人吃成了风景,有人吃成了恶心。
同样是赚钱,有人赚得皆大欢喜,有人赚得人人喊打。
不得不承认,人和人的差距,有时比人和三叶虫的差距还大。
前几天有篇比较视频网站广告模式的文章非常不错,看了后收获多多。
YouTube这个视频网站有多火呢?月活用户数量现在是20亿,每天播放的总时长超过2.5亿个小时。
YouTube于2006年被谷歌收购,其盈利模式主要是广告,当然是否真的盈利对于从未体验过差钱的谷歌并不重要,玩得开心才重要。
片头广告5秒之后即可手动关闭,相比之下,国内视频网站的开头广告需要120秒。
关不掉快进不了,想要不看只有掏钱买会员。
然后呢,你就看上了只有会员才能看到的“会员专属广告”……
别人都吃得猴急猴急的,为什么YouTube似乎并不在意广告的长度,难道赚钱赚得对钱失去了兴趣?
上面这篇文章给出了两个解释:广告定价模式的差异,和视频内容质量的差异。
YouTube首先是个“分享”的地方,绝大部分视频都是网友自己上传,目的是为了娱乐,和有同样兴趣爱好的网友之间的互动、讨论、共鸣,即社交。
国内的视频网站首先是个“上映”的地方,完全可以理解为把电影院搬到了线上。网站要么买剧,要么自己拍,都是花了大价钱的。
爱奇艺2018年的内容成本是200亿元、优酷是300亿元,腾讯250亿元。
这么大力投入是为了啥?回本盈利第一位。
虽然现在都还在亏损,可梦想总是要有的。
贴片广告别看贵,却都不愁卖。
内容强悍,刷剧者众,广告价格也随之硬核起来,一口价,还得竞价。
内容小众(倒不一定不好),广告也得温柔些,千方百计拖延你去点那个“跳过”的速度,哪怕一秒也好啊。
平台内容的差别,也导致了广告定价机制的差别。
YouTube的广告定价很科学,播放完了或30秒以上才收钱,5秒过后立马跳过的不要钱。
给钱也不要,这样的“傻事”谷歌不是第一次干了。
看这一张大白纸,这或许是一张世界上最值钱的大白纸。
每天要有55亿次搜索从这里出发,妥妥的流量宝藏、高关注度焦点啊。
可这上面没有广告,这上面从一开始就没有广告,他们后面也不打算在这上面做广告。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天天在眼前漂过……
哎,有钱人的世界都这么难以理解么?
再看看其他几个的:
这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应该有的样子嘛!
要是说谷歌不想挣钱,那是胡扯。
谷歌的逻辑是,首页只是用户搜索的“入口”,不是目的,用户想尽快离开这个页面,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这个页面需要尽可能简洁。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到搜索框,键入关键词,点击搜索。
这是用户在一个搜索引擎上希望得到的结果: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得到搜索结果。
至于赚钱,首页没赚钱,别急,第二页、第三页……可以赚啊。
用户只要在首页上点击了搜索,后面出来的所有页面不都是谷歌的金矿?
要论卖广告的技术和艺术,谷歌说第二,估计没人敢说自己第一。
谷歌2018年1362亿美元的总收入中,有1160亿美元来自各种各样的广告。作为对比,Facebook每年来自广告的收入是550亿美元、Amazon有135亿美元,百度是148亿美元。
可以这样理解,谷歌之所以能卖出这么多广告,出了搜索结果的相关性高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首页没有广告,用户体验极好。
“功夫在诗外”,道理说起来都懂,可能做到的不多,原因大概在贪心和耐心两个方面。
只想挣快钱的,一秒都嫌长。
没打算一夜暴富的,十年还嫌短。
一个狼吞虎咽,一个细嚼慢咽。
这就是吃相的差别吧。
平台眼里的用户:“活人”还是“数据”
YouTube广告的“5秒跳过免费”机制还有一个作用:收集用户对广告的喜好数据。
当你5秒一过就点击“跳过”:
这广告太烦人!
当你10秒时”跳过“:
这广告开头还行!
当你没”跳过“,广告播完:
这广告不错!
不管是广告主还是广告公司,做梦都想知道消费者喜欢看什么样的广告,毕竟广告只有让人看了之后,才可能转化成购买。
就算是一个不涉及任何具体产品的品牌形象广告,最终不还是要转化成市场销售么?
消费者对于广告的偏好,这个很值钱而又很难得到的信息,在YouTube上却很轻松地就可以拿到,而且全都是来自活生生用户的真实数据。
凭借这些数据,YouTube上发布广告越来越”好看”,被完整播放、真实观看的次数越来越多,转化率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这是拿消费者当“活人”的结果:
厂商、平台、消费者三方共赢。
那种120秒不可跳过的强制性广告呢?
首先,广告价格和是否完整播放完无关,只要在竞价过程中胜出,就可以播出,厂商的钱都投在了是否能被播放上,花在广告质量上的意义不大,低成本粗制滥造就是合理结果。
然后,消费者都知道这广告惨不忍睹,并且还足足有120秒。
这么长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去趟厕所、倒杯水、削个苹果、拿个零食、看下手机……
做好看正剧的一切准备,OK,120秒结束。
广告播的啥?谁去管。
消费者不关心,这很正常,可花钱做广告的主儿也不关系,这就有意思了。剧的播放量是好多个亿,广告的播放量也是好多个亿,可真正被消费者看到、看完的数量,就不知道了,只能说差得很远。
这是不拿消费者当“人”,只当作一个“数据”的结果:
平台花高价获得内容、厂商花更高价竞得广告、消费者花式避开广告……
广告的真实“性价比”未知。
这种投广告的方式,其实和路边见人就塞、居民楼里见墙就贴的那种没什么区别:
只求贴出去,效果无所谓。
都9012年了,搞互联网的怎么还和路口发小卡片的一个路子?
粗放式经营在互联网平台中早就应该销声匿迹了。
一个平台该有的样子是高效率的匹配双方,给双方提供彼此需要的信息,按消费者的真实偏好投放精准的广告,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烦人广告。
技术上中不是什么难事,各大电商平台和号称“千人千面”的信息分发平台早就玩得很溜。
说到底,还是钱太好赚,钱来得太快。
还没来得及学会精致。
吃相决定平台的未来
听说在相亲的时候,俩人一起吃顿饭是很基本操作。没话找话说的时候至少有饭菜可以拖延时间。
吃相的好坏经常决定了是否有再次一起吃饭的机会,决定了两个人是否有未来。
吃相同样也决定了平台的未来。
这年头谁都想当平台,都知道用户是平台的基础,是平台最重要的资源,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可一旦拥有了用户,很多平台却丝毫没有珍惜的意思。
这是一家银行给我发的短信,好端端的一家正经银行,和杂七杂八的商业机构办起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想想都知道其中有些什么猫腻。
很是好奇为什么会这样,电话打过去,那边居然说自己是“省招生办公室的”,冒充政府机构啊!
再细问,又改口是某信银行的,再问工号多少,就挂了;
然后,这电话就死活没人接了。
第二天,在我的努力下终于搞清楚了对方是谁:真的是银行员工,有名有姓有工号。
不知道这家商业机构给了某信银行多少钱,能够让银行给所有的客户群发这么一条和银行业务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的广告。
难道某信银行缺钱到了出卖客户信息的地步了?
其实出卖的是银行自己的形象。
一家什么广告都发的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大约是这样:
自己的钱交给这样的人,如何能放心?
为了一点小钱,赶走自己的客户,如此会算帐的银行也是服气。
一家平台要想垮掉,最保险快捷的途径就是从“滥用“自己的客户开始。
再看这家我还是付费Plus会员的电商平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次下了订单后手机就会收到好几条短信:
所谓的“返现现金”当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现金”(这已经有误导欺诈的嫌疑了),得下载注册开通他们的金融和白条业务。
天上掉下来的,只会是陷阱。
我知道光靠卖东西不挣钱,也明白唯一有竞争力的”自建物流“需要花很多钱。
我也知道玩金融远比做电商来钱快,可这吃相也太难看了,拼命往客户手里塞广告。
打了Plus会员专享的客服电话,告知不要再给我发此类信息。
本以为很简单的一个事,可专享的客服答复说:
“这都是系统自动发的,我们也没办法……”
表示不接受,让继续解决。
第二次回复:
“您如果不需要这些信息,删掉就可以了。”
啊,难道是常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你整天往我家里扔垃圾,我明确告诉你别丢啦,你却让我自己动手清理掉?
依然不接受,让继续解决。
第三次回复:
“短信后面有退订方法的,发送相应短信就可以退订。”
嗯,这套路我才不上当,发一次一毛钱,一毛钱也是钱哪。
问题是花了一毛钱退的只是这个广告,下次换个内容或是换个号码依然给人发过来。
还是不接受,让继续解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可是,我们明明有这个的啊:
有好几百人专职法务团队的平台,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的存在。
知道又怎么样?一个用户总不能因为这个去打官司吧?
“拿起法律的武器”听起来很威武雄壮,可对于个人而言成本太高,对方好几百个法律精英的本职工作就是等着和你打官司。
你是在花钱花时间,对方是在正常工作挣钱。
你说这官司怎么打?
当手机提示响起,你要去查看的时候,花掉的那1、2分钟也是时间,为此被打断的思路、工作也是损失。
如果平台只是把用户当作一个发广告的对象,丝毫不考虑客户的感受,这压根儿不是在匹配信息,只是在出卖客户的信息,或是注意力,谓之对客户的“滥用”。
被“滥用”的次数多了谁都受不了,结果就是用户对平台的反感,当有选择的时候用户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态度决定一切。
前几天出差住的一家酒店,硬件设施不是多么高级(中上等),价格也并非豪华。
订房时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说楼层越高越好;第二天告诉我已安排好最高楼层。
入住手续办完一个小哥一直送我到房间,期间并没有抢着给我背包,告诉我房间里的设施开关都在哪里,有两瓶免费的饮用水,如果不够可随时添加。
周到,得体。
第二天一早退房走人,傍晚时分接到电话:问我返程是否顺利,下次入住时可以告知喜欢的饮料水果,他们提前备好。
整个通话不到两分钟,不啰嗦,很温暖。
这是把客户当“人”,而不是一个销售对象的样子。
如何维持和客户的长期关系,这是多么好的例子,不需要高科技,也不需要大数据。
同样都是平台,看看亚马逊是如何利用用户,和用户的信息的:
这是亚马逊正在推行的“预发货”,通过用户的购买数据推断出即将发生的购买,然后提前发货、运输。
等用户真正下单的时候,货物已经在在离用户最近的配送站准备好了。
比你自己还懂你自己。
亚马逊已经把这套“anticipatory shipping“系统申请了专利,基于用户数据的核心竞争力啊。
平台和平台的差别,比人和三叶虫的差距还大。
吃相的背后是平台和用户的关系,是把用户看作一起吃饭的朋友呢,还是把用户当作桌上的餐具。
平台视用户为朋友,这饭可以继续吃下去。
平台视用户为餐具,平台的结局只能是惨剧。
用户走了,平台还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