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团队里的小伙伴1对1聊的时候又聊到了关于怎么读书学习的问题,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人问我了,所以我直接先问他现在的读书方式是什么。
才发现大家平时的读书情况是那么的类似……
Z哥我先来猜一下,你平时是怎么读书的。
- 懒洋洋的躺在椅子上或者床上,翘着个二郎腿。然后呢,书架在翘起的腿上,手一页一页地翻着,逐字逐句看得认认真真。
- 或者正儿八经地坐在桌前,泡上一杯茶或者咖啡放边上,在弥漫着香气的空气中认认真真的翻看着书上一字一句。
- 又或者看的不是纸质书,而是电子书,边看还要边整理思维导图。每次看完都觉得收获满满。
你属于哪一类?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哦。
不瞒你说,这三个场景都有过我的影子,可能你也是:D
其实这三种看书形式没太大问题,哪怕是躺着。但是这里的关键是,「阅读」的方式是有讲究的。
如果抱着生怕错过什么的心态,一字一句的看书,用业余时间看完一本书最起码经过一个月。
然后像Z哥这样的爱书之人,每次看到有图书活动就又忍不住买一堆回来。慢慢积压着没拆封的书越来越多
可能你会说,我也是哎!我们是同道中人!
哈哈,不好意思,Z哥已经走出这个“道”了:D
因为后来我发现,身边的一些读书达人,看书的速读明显比我快的多,向他们进行一番讨教之后就开始不断琢磨优化自己的读书方式。
从目前来看,效率最起码高了10倍。今天准备把它分享给你。
由于内容较多,打算分成两篇。今天先花4000+字讲讲怎么提高阅读速度。
大脑的结构与记忆的关系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看书?
我想你必然是希望汲取书中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将它们存放到你的记忆中,以便将来为你所用。
那么人的记忆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记忆」是存储在我们大脑中一个叫「神经元」的玩意里的。
而且,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理解是具有多样性的。如文字、图像、声音等等,这些多样的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神经元中的。
当你想用到它们的时候,会经由一个叫做「突触」的东西将多个神经元“连接”起来。这个过程中,相关的神经元像“路灯”一样,被一个个“点亮”,然后形成一个像网络一样结构,最终得到的就是你对某个事物的完整理解。
举个例子。
什么是“车”?你脑子里可能会先想起,马路上在开的汽车,又会接着想起它有4个轮子,有车灯,能鸣笛。然后自行车也算是车,不过它只有2个轮子。以及三轮车、大巴车、面包车等等,甚至是英文「car」、「车牌」、「变形金刚」这些。所有的这些概念组合形成了你对“车”的完整认识,这个认识也就是一个「知识点」。
这样的每一个知识点,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局部网络」。用程序思维来理解,就好比一个大型软件系统中的一个个模块。所有模块组成的一个最大而全的系统就是你整个大脑的知识网络,也可以说是记忆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显然,在一张网络上,一个节点被连接到的次数越多,也就越重要;与此同时,它被联想起来、被唤起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而且每个节点后续的演化规律会和当下的互联网比较像,会产生「马太效益」。
因为一个模块被连接的越多,越容易被想起来,被用到,导致基于它新增的连接也越来越多。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思维惯性」,有一句话很好的解释了这个现象,“脑子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想敲一下”。
好了,再回到「记忆网络」上来。
前面说到,大量的「局部网络」整合起来,就构成了你的整张知识网络。其实就是这张网络的大小决定了你的知识面的大小。
那么,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多的将信息转换一个个的节点放到网络上去,丰满你的整个知识网络呢?
先得找到规律。
数量换质量
著名的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提出过一个「遗忘曲线」的概念。
他通过实验研究了人的记忆、遗忘规律,在1885年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性曲线,即Ebbinghaus曲线。通俗的叫做「遗忘曲线」。
那么你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记忆最终只剩下20%的话,前期投入的越多,其实后面损失的也越多。
比如,最终都剩下20%的话,投入100剩下的是20,50剩下的则是10,前者多付出50的精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的最终收益只多了10。
所以,与其追求记忆的「深刻」,让每一个知识点“充分发芽”之后再装入大脑。不如快速的“丢”大量没有发芽的种子进去,「以量取胜」。(有点像在程序里进行大量埋点的意思)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让你做半吊子的事情,东一耙西一耙。而是说,学到的一个知识,如果当前你用不到,那么大致了解一下这个框架脉络就够了,不需要扣细节。
好比你通讯录里的成百上千号人,你不需要强求对每一个人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像人家身高多少cm啊、脸上几颗痣啊这种都记着,并不是说没有价值,只是在当下对你没有任何用处。
其实你只要知道一个大概,见了面能认得出,知道做什么行业的,有什么特点就够了。
比如后续当你想组织一场篮球赛,缺一个人的时候。这时候,你在通讯录里扫一眼,会想起小Z,此时你虽然不知道小Z的身高具体是多少,但是你只要知道他在你印象中是比较高的就行。接下来直接去找他就完了。
读书也是一样的。比较理想的效果其实是这样:回忆一个内容,虽然记不起具体讲了什么,但能模模糊糊记起在哪本书里,知道大概在哪一页,甚至包括页面的排版、相关的图片,等等。
也就是有一个图像突然在你的记忆中能“崩”出来,达到这个效果的性价比才是最好的。随后就是去找到这个原始出处,然后去看里面的具体内容、细节是什么。进一步达到所谓的「学以致用」的效果。
道理是明白了,怎么做呢?两个字,「速读」!
阅读的过程就是“播种”记忆的过程,阅读的速度越快,从外界汲取的知识就越多,虽然不够“深”,但是在大脑中所播种的范围更广、密度更高。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很多时候,你更多的并不是「不会」,而是「不知道」。
比如,别人花2小时能完成你8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背后的原因并不是你不够努力,更多情况下是你完全不知道有更好、更高效的方法。
所以,扩大知识领土,到处埋下灵感来源的“种子”。等待它在某些场景、某些时期,不经意的从你脑子里崩出来。
速读,速读,并不是单纯的阅读速读的快与慢,本质是:通过减少无意义的损耗,提升阅读的效率。
首当其冲的就是一定要带着目的去阅读。
拿到一本书,翻看一下目录,问自己两个问题:
- 对你有没有用?
- 如果当下对你没用的话,你从中想收获些什么?
如果这两个问题答不上来,那这本书可以先放一放。
原因还是由于「遗忘曲线」。如果你长期用不到它,你就会慢慢淡忘它,最终无限接近于“没读过”。
如果决定要「速读」一书的时候怎么做呢?说起来很简单,就两步。
第一,不要读出声,包括不发声的「默读」,只靠眼睛“看”。眼睛快速移动,不要斟酌于每一个字,直接让整段字句唤起大脑的理解行为。
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计算机,它有一个类似“自动校准”、“自动补全”的功能。比如,下面这段文字,大部分单词都是错的,但是你还是能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截图来源于《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其实中文也是这样,一段话中出现几个错别字,或者多了几个字,少了几个字,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影响你对其含义的理解。
所以,速读只是利用了大脑的这个机制来节约时间。
第二,注意力集中。这点配合第一点,你会很快进入到一个「惯性状态」。因为你大脑中的神经元、突触需要不断的活动,才能从你的大脑中检索关联信息帮助你理解上下文。因此,你根本没有机会“开小差”,所以很容易进入形成惯性。
这两步说起来简单,但还是需要刻意练习一段时间的,毕竟之前的阅读习惯已经养成了好多年了。
因此,一开始不用强求自己一定100%不“读”,只要有意去克制就好。
记得我刚开始这样练的时候,一页内容还是要默读个30%左右的内容,实在忍不住啊。要不然会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步子迈的太大,看着看着注意力就飘出去了,都不知道内容是啥。
所以,「刻意练习」也要慢慢来,循序渐进。
相信我,认真练习之后你的阅读效率会越来越快的,因为除了熟练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 往大脑里储备知识的速度也在变快。
思考一下,你看中文书会比英文书快,为什么?因为你对中文更熟悉、了解更多啊。阅读效率的公式是这样:
阅读效率 = 所积累的知识 / 新知识难啃程度 * 阅读技巧。
大多数时候,一本书里的内容对你来说并不是100%陌生的,随着你对相关知识了解的越多,阅读起来会越轻松,自然速度也会更快。
所以,在短期内专门读一个领域内的书也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办法,因为此时你在该领域内「所积累的知识」会持续增长,并不断创新高。
不过,事半功倍的办法还不止这一个。
高阶小技巧
再送你两个压箱底的高阶小技巧吧。它们也可以帮助你事半功倍。
第一个,预判法。对于认为自己已经懂的内容直接跳过,跳过的内容大小不限,可以是几个字,也可以是几行,也可以是几页内容。
大部分的情况下,哪怕你仔仔细细去看了,最终大概率和你的理解也是一样的。唯一的好处是多了一份记忆存储,多了一个后续能想起的“线头”。
但是导致的结果是,你的知识储备最多只能「线性增长」,永远达不到「指数增长」的效果,因为已知的知识没有进行“复用”。
所以,做好预判法,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态要调整一下,不要心疼自己会不会错过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捡了这个芝麻就少捡了后面更多的西瓜”。
第二个,具象法。将书上的文字,想象成一个小短片,将情节在大脑中演绎。
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让你花一样的时间,却能同时在你的大脑里存储更多维度的信息,语气、表情、动作等等,使得你对这个知识点的认知更加丰满。
并且这是利用你的右脑在思考和记忆,右脑的检索虽然效率不高,但是比左脑持久的多。因为它不是“内存”,而是“硬盘”。
总结
好了,来总结一下。
这篇呢,Z哥先花了很大篇幅讲了记忆到底是个什么鬼。然后,让你通过刻意练习速读来达到「以量取胜」的目的。最后还分享了三个事半功倍的技巧给你。
浓缩成一句话就是“不用记住,只求留下印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过要提醒你的是,这些速读技巧只适合文学类书籍,重逻辑的理科书不太适用。接下去会再和你分享理科书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