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样被父母无意识的扼杀的

2019年5月24日  来源:有梦想的唐糖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原标题: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样被父母无意识的扼杀的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前几天我去一所小学和学生家长座谈,进校门前,在学校门口呆了几分钟。当时正值学生放学,学校门口人很多,非常热闹。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我观察到几个片段,都是些只言片语,但是却非常有代表性。

很多父母对教育孩子有困扰,觉得孩子不听话,难管教,但其实真正的教育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之中,如果能将那些正确的教育理论落实到这些细节中,就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

片段一:学校门口的小超市里。一个妈妈带着刚放学的女儿走了进去,妈妈指着架子上的货品对女儿说:这上面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当时我正有些好奇,感叹这位妈妈的慷慨,没想到这位妈妈紧接着说了一下一句话:只能买蛋糕和面包,除了这些,别的都不可以买。听到这句话,我不禁抬眼看了一眼女儿,她背着书包,仰着脖子,怯生生的站在货架边上,好像有些茫然。

片段二:一个胖墩墩的小男生风风火火的走到路边接他的父亲身边。父亲拉住他说:我跟你说啊,今天是周末,你今天完成全部作业的三分之一…话音未落,被男孩打断,男孩说:我的作业都已经写完了。父亲一愣,好像有点不太相信,又重复的问了一句:都写完了?男孩又很大声的重复里一遍:我已经都在学校写完了!这时候父亲脸上露出了"老母亲式"的微笑,他说:写完你就自由了,今天晚上准备好,有惊喜。男孩问:什么惊喜?爸爸故作神秘状:晚上你就知道了。精力无处发泄的男孩飞奔着又跑远了。

片段三:一个刚接了孩子的母亲和孩子并肩行走,一边走一边聊天。妈妈说:你明天上课的时候…男孩打断她,说:明天我们不上课。妈妈接话:不可能吧?不知道是天热还是着急,男孩的脸通红,他面红耳赤的辩解道:真的不上课,明天我们学校举行体育节。妈妈放心下来:哦,明天不上课啊….

以上三个片段都不是我刻意观察的,相信片段中的父母和孩子的对话也完全的反映了他们日常真实的生活状态。事实上,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片段里家长的语言、神态、行为的组合,通过日积月累的浸染,构成了单个家庭中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所以,每一个从自己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都会毫无疑问的打上父母"言传身教"赋予他们的深刻烙印。正因为此,探讨这些细枝末节里反应出来的教育模式,才特别有意义。

1. "控制"是扼杀一个孩子生命力的最强有力的杀手

片段一里,那位母亲的"慷慨"从一开始就很有问题。如果细细体味,就不难体会出 "这上面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这句话里隐含的傲慢。也许我用这样富有刺激性的词汇会让很多人觉得小题大做,但实际上,家庭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情。细微之处体察的越准确,越有利于觉知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只是泛泛而谈,那就容易沦为"道理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很多人之所以知行不合一,原因恰恰是因为无法在细节上体察和觉知。

"这上面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貌似这句话是这位母亲赋予孩子的慷慨,但只要我们仔细想想,什么情况下会使用这样的语气说话,就不难理解这位母亲身处权威位置对孩子的居高临下。

同样的场景,想要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果是这位母亲和自己的领导说话,她会和领导说"这上面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有"上"对"下","权威"对"小兵"才会使用这样具有优越感的语式——它的潜台词是:我才是掌握你"生杀大权"的人,买不买我说了算,所以我可以对你"慷慨",也可以对你"严厉","权利"掌握在我手里

这就不难理解,在说完这句话之后,这位母亲紧接着说了一句"只能买面包和蛋糕,其余的都不可以"——把这两句话单独拎出来说,很多人都能比较清楚的看清后面这一句话里包含的控制,但实际上,控制是"一脉相承"的,一个人绝不可能在这件事上控制,在别的事上不控制,对这个人控制,对其他的人不控制。从某种程度上说,"控制欲强"是一种人格特征,一个人如果有这种控制欲,会表现在方方面面,之所以在实际表现时没有以"等分"形式呈现,即在任何人、任何场景下都表现出一模一样的控制感,是受到环境、对象、自己喜好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产生的结果,并不是ta的控制欲在某些时候真正消失了

最令家长们头疼的"逆反",其真正的核心就在于控制。所以,强势的母亲往往会培养两种类型的孩子:要么生命力被摧毁的胆小、懦弱、无主见的孩子;要么是强烈反抗的"逆反"孩子。

① 控制不是只有"强势镇压"一种形式,我们更要警惕那些"包着软布"的控制类型

一说到控制,很多人都会想到"强势镇压"这样的形式,最典型的语言方式是"你必须"、"别(不许)做XX"….. 典型的行为方式是孩子只要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父母就会发火动怒。

事实上,除了这种比较明显、易于觉察的控制方式,我们更要警惕那些控制的"变种"。例如倾向性协商、高期待、过度教育等。这些"变种",表面上像野蛮的原始人裹了几片树叶,但实际上其本质仍然是控制。

控制: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从这个词汇的释义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所谓控制,包含了一种主动掌控外界的意愿。所以,只要你能觉察出自己有"对方不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标准/期望,自己就会失望"的想法,基本上都会有控制

很多家长貌似民主,经常以"协商"的方式和孩子对话,但是协商背后,依然是自己早已确定的目标,所以所谓协商,只是为了引导孩子往自己的目标方向达成一致。自然,如果自己不能实现这个愿望,那么"协商"就会一直进行下去。

比如家长和孩子商量玩游戏的时间,家长心里能容忍的最长期限是半小时,而家长先让孩子自己说,孩子回答"一次玩一个小时"时,家长内心是不满的,但是还会满脸堆笑,继续"引导"孩子,问"一个小时会不会有点长啊?"等等问题,直到孩子悻悻的将时间减至半小时,家长才露出满意的笑容。然后像领到"尚方宝剑"一样,敦促孩子"说话算话",下次孩子玩游戏再超过半小时的时候,家长就马上以"道德裁判"的身份出现,警告孩子"之前你自己同意只玩半小时的"。

家长的这种控制,会让孩子非常恼火又无法应对,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觉察出父母的"伪善",不会再信任父母貌似民主的协商,对父母的"协商"保持警惕,认为这不过是父母控制自己的"套路"。

一旦孩子和父母形成了不信任的亲子关系,父母作为"权威"的身份再发号施令,除了引发逆反之外,就毫无用处了

同理,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会使孩子一旦没有达成父母的期待,父母即使不发作、打骂,但内心的不满也会透过每一个毛孔让孩子感知到,这种来自父母的"威慑",实际上也是对孩子的控制和绑架。而父母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教育"孩子,借机宣讲自己的理念,其内核同样是一种控制。比如说,路上遇到一个乞丐,妈妈就借机"语重心长"的教育孩子:看,他就是因为不好好学习,所以现在只能当乞丐。当乞丐多可怜啊,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否则就会像他一样,知道吗?

父母把唾液说干的"教导",是最容易激发孩子逆反的根源之一。凡事贵精不贵多,语言也是一样。过度的教导,喋喋不休的唠叨,那些听上去无比正确但又特别让人讨厌的"道理",只会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而这些唠叨、教导、期待、引导….其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来自父母想把自己的意愿加诸于孩子身上,换言之,都是控制。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样被父母无意识的扼杀的

② 家庭教育中,按照年龄阶段的特点,"抓大放小"是一个基本原则

在孩子6岁之前,父母的话要相对多一些,在这个年龄段,正是实施对孩子的情感抚育,让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关注孩子,和孩子多交流互动,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年龄较小的孩子,对父母非常依恋,他们喜欢和父母待在一起,这样才有安全感。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能够耐心的对孩子进行启发,对于日后为孩子树立规则,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大有裨益。

但是在孩子11、12岁进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就必须管住自己的嘴。这个阶段的孩子自主意识萌发,是一个新的探索自身"同一性"的阶段。在这个年龄段,孩子需要通过多种人格和角色的实验,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整合自己,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会表现出家长认为"混乱"的状态,比如一个阶段很整洁,下一个阶段又很邋遢,一个阶段很兴奋,下一个阶段很抑郁等等。正是在这样看似混乱的状态中,其实是孩子在探索和实验自己的角色,在青春期的后期,他们会逐渐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的同一性。所以,这个年龄段的父母,如果话太多,实际上是对青少年探索自我的打扰,他们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生长的秩序自然生长,父母的干涉、批评、倾向性引导等都是对他们探索游戏的打扰。所以他们会非常反感。

而事实上,很多家长的控制欲得不到满足,他们会非常痛苦,虽然他们自己不承认自己是控制,而是"为了让孩子好",其实这不过是给自己的一个合理化的理由。家长不是不能说话,而是要确保自己说的话是经得起逻辑推敲、是能够让孩子信服的话。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对孩子随意进行指导。你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你的人生和孩子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你们的基因、成长背景、社会环境都完全不同,所以,思维方式也不会一样。

在家庭教育中,抓大放小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但是绝大多数父母都做反了。管的太多,太细,最后像一道道无形的绳索,扼杀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力。

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充分的爱和关心,树立规则意识,大一些的时候以更民主、尊重和开放的态度对待孩子,让孩子充分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际上,家长根本不用向老黄牛一样每天事无巨细的盯着孩子,只需要在大的人生方向上把好关,剩下的,都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了。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对来自父母的信息的接纳,最多的是情绪,其次是行为,最后才是语言。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即使憋住不打骂孩子,但是对孩子的不满也会透过毛孔散发出来,让孩子充满恐惧的原因,这是因为情绪是一定藏不住的,哪怕面无表情,也同样表达了一种情绪。所以,请父母们适当的闭上嘴,少灌输道理,多和孩子保持情感上的亲密链接并为孩子做出行为上的榜样。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样被父母无意识的扼杀的

2.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果说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不会承认,如果说父母并不相信孩子,估计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仍然是否认。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第三个场景中,当孩子说"明天不上课"时,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吧?",这句话接的无比自然,就像打了个喷嚏一样。这充分说明这是这位妈妈对孩子无意识的不信任

① 对孩子的"不信任",基本上都是父母无意识的投射

我相信这位母亲,如果我采访她,你相信自己的孩子吗?她肯定回答"当然相信"。但是更多时候,无意识的行为恰恰暴露了一个人人的真实想法。

所谓无意识行为,就是下意识的,不经过大脑的意识反应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无意识"比"意识"更真实,祛除了有意识的粉饰,无意识行为真正"暴露"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我们必须强调父母 "言传身教"的意义。因为它对一个孩子的人格塑形影响太大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实际上就是透过这些微小的细节体现出来的。孩子总是能敏锐的体察父母真实的内心世界,所以,父母的"虚伪",孩子一眼就能看透。一个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ta的内心一定也是对自己不相信的,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担心、焦虑、警惕,都是父母自己内心世界的镜像反应,也就是投射。

一个内心充满不安全感的人,ta无论走到哪注意到的都是危险。所以,一方面ta会反复的提醒ta认为重要的人(比如孩子)哪有危险,同时,也会无意识的瞪着自己的"警察眼",密切的关注着孩子的一言一行。

例如文中这个妈妈,她说"不可能吧?",与其说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如说是她不信任外界的人格特质的一种表现。她本身应该就是一个防御心比较强的人,对外界保持着无意识的防御心理。但是她的这种防御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一种深刻的不信任感和以此带来的伤害感。

没有人喜欢不被信任,虽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至于对孩子造成什么深刻的影响,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不信任日积月累,就一定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孩子着急辩白:真的不上课,我们明天有体育节。他为什么会强调那句"真的不上课"?原因就在于他在那一刻,体会到了不被信任的伤害感,所以他极力的辩白。

我相信,这个男孩长大后也一定是一个"自我证白型"的人,他会对别人的不信任、否定会非常敏感,也会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首先做大篇幅的铺垫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这种无意识的证白,实际上也是一种防御性的心理

现在孩子年龄还小,他被妈妈怀疑之后会采用面红耳赤的证白模式,当他进入青春期,就未必是这种反应了,他可能会表现得非常逆反,充满敌意。那个时候,也许他的妈妈会非常恼火又茫然,不知道为什么一贯乖巧的孩子变成了这样。实际上,在青春期收获的"逆反",都是在前期种下的种子。当父母之前给到孩子多是否定、怀疑、控制时,必然会在青春期集中收获自己种下的"恶果"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样被父母无意识的扼杀的

② 包办替代、过度保护,过度担心同样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举一个孩子小的时候摸烫水杯的例子。一个孩子还很小的时候,ta并没有危险的意识,也不知道被开水烫到是什么感觉,ta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就是通过好奇心,用那些大人看起来"不知深浅"的方式进行的。

例如ta看见一个冒着白气儿的玻璃杯,就会想要上去摸一摸,这时候家长看见就会很紧张,怕ta烫到,于是制止孩子:不许摸,烫。或者直接把孩子抱离"案发现场"。

家长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但是这种行为世界上也是对一个孩子探索世界的打扰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这个世界,ta的行为看似胡乱而鲁莽,实际上却是在这种混乱中树立自己的秩序。家长可以照顾孩子的安全,但是更要保护孩子的探索。比如一杯烫水,家长说"不许摸,烫"的时候,肯定没有想过,孩子是不知道"烫"是什么感觉的。Ta只有亲自用自己的小手触摸过"烫"的感受,才会知道烫是一种危险。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如果看懂孩子的探索,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拉着孩子的小手轻轻触摸杯子边缘,让ta感受到"烫"的感受,并向懵懂的孩子讲述"烫"和"危险"的联系,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对冒着白气的玻璃杯丧失兴趣了。同时,ta也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一次对世界的探索。

在生活中,家长常使用对孩子过度保护和包办替代的方式照顾孩子,表面上看,这是对孩子的爱,但实际上,是家长偷的懒,以及对孩子的不信任。它的潜台词是:你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这些事,你不相信如果天冷你不为孩子"操心",准备好秋裤,ta就会傻到不知道冷热,出去冻一圈回来还不知道穿上厚衣服。

家长可能会不服气:我的孩子真的就是这样,如果我不提醒他穿上秋裤,ta即使出去冻的瑟瑟发抖,回家依然不知道找条秋裤穿上。

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但是,你想过原因吗?为什么孩子会成为这样的孩子?

正因为你长年累月的包办替代,所以孩子不需要为自己考虑那么多,你的包办替代,剥夺了ta作为一个人冷热自保的本能。同时,你的包办替代,使ta缺少了对环境的预判、思考、遇事分析、寻找应对方案的能力,它被你包办成一个"冷也不知道加衣服"的"傻子"了。所以,父母的担心——担心孩子会受凉、感冒,然后引发了随后的包办替代——我为你操心准备,再到后面的过分干涉和控制——因为我对你好,我爱你,所以你得听话,就构成了形成逆反的三部曲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作为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于自己的人,不相信他们天生的本能和后天的学习能力,所以才事事躬亲,事事操心,培养了一个懦弱无能但是又在家"窝里横"的小霸王。

家长们都知道要放手,龙应台的散文也是传遍了朋友圈,但是父母们真的明白放手背后是什么吗?

事实上,溺爱和控制,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紧密联系的。有多溺爱,就有多控制。同理,包办替代和控制限制也同样紧密相连。比如文中第二个场景里的父亲,跟孩子说:你今天先完成全部作业的三分之一,以及之后听到孩子已经完成作业后的"奖励",既是包办替代孩子安排时间和作业的能力,同时也是在实施对孩子的控制——必须写完三分之一,写完后可获得奖励。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中润物细无声的浸透的。所以,为人父母,要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方式中的问题。如果一个孩子高度逆反,你需要检讨一下是不是自己控制太多;如果一个孩子不懂感恩,你要检讨自己是不是过度付出;如果一个孩子胆小懦弱,你需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控制或溺爱太多….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受到外界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影响的结果。你在今天种下什么种子,就会在明天收获什么果子。所以,父母是真的需要"谨言慎行"的,因为你的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态度、情绪、行为、语言…都在无形当中塑造着一个新的生命的前程。

原创声明,盗版必究。文章下端有“打赏”功能,欢迎赞赏。

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语言 / 神态 / 行为 / 控制 / 生命力 / 强势 / 抓大放小 / 信任 / 保护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