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祛除评判的根源:每个人都只是在表达ta自己而已。
这一点非常关键,也相对难以理解。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之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别人行为的影响。就好像照镜子一样,当镜子里的人对我们笑,我们可能也会露出微笑,如果对方对我们怒目而视,让我们保持淡定平和,就很困难。甚至,我们会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情绪归因为对方:即都是对方招惹了我——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没有错,是你的错,所以我才不高兴的。
以我自己的这个案例来说。A肯定认为我"挂出"她是令她不舒服的行为——即使我没有点名。我在微头条里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看法,她的解读一定是"我否定了她",她在随后和自己粉丝的对话中说到"说我可以,不过把开专栏的人都带上了,多少人要无辜躺枪。"
实际上,我在表达什么呢?当然,我不否认这里面有我对A的评判,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深刻的剖析了自己为什么会对A发的那样一个微头条有情绪,原因在于我的比较性嫉妒和我的投射。尤其是后者,当我从来不被允许"嘚瑟"的时候,会对我认为"嘚瑟"的人有愤怒的情绪,这是心理学上的投射防御机制。
但是除了我对A的评判之外,我还在表达什么呢?在我微头条的大部分篇幅里,我写的都是我个人关于写作的态度,包括我从来没上过写作训练营,没学习过写作的技巧等,这些也许在A看来是"打脸"她的"论据",实际上只是客观事实。抛去我对A的情绪,我更多的是表达了我个人对"写作"以及"写作是否能通过技巧实现"这个话题的观点。
也就是说,不管我说的对与错,我只是在表达我自己的观点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不对,你虽然是在表达你的观点,但你的观点处处都是和A相反作对,人家是开写作课的,你就说写作课没用,你这样抬杠,A看到当然不高兴。
所以,这就涉及"每个人都只是在表达自己"这个话题了。
① 每个人在表达ta的观点
在这个案例中,我表达的是我对写作的观点和态度。这个观点只代表,也只能代表我自己。其实就像A发自己的微头条也只是在表达她自己一样,为什么她发的微头条会被我解读为"嘚瑟"——才没获几次奖就开始给别人传授写作经验了?又或者,即使她在"嘚瑟"又关我什么事?
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对方的某些行为激发了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逆鳞。
如果你问我或者问A:你允许别人和你观点不同吗?我想我们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的直接反应战胜了意识反应,不管是我还是她,都因为对方的行为激发了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我们都只是在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不同,是世界上再普通不过的事了。而评判一个观点对错,实际上是一件既滑稽又不可能做到的事——你认为对,最多只是站在自己的认知和角度评价出来的对,并不代表真正的对。同理,错也是一样。
观点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我们之所以对观点产生情绪,是因为我们把"观点"和"持有观点的人"混合在一起。当我们的观点被批判时,我们认为自己这个人也被批判了。当我们感觉一个人对我们有恶意时,我们会忽视也许ta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才是表达的核心。
②在亲密关系里,家人表达的终极目标是爱
在亲密关系中,家人可能会使用很多"错误"的方式,比如抱怨、挑剔、指责,但是在这些背后,其实ta的本意,是希望你变得更好,这个"变得更好"是出于爱。
所以,当遭遇父母批评,配偶指责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想想ta在表达什么?答案很可能是,ta在用不恰当的方式表达ta对你的爱而已。
③在社会关系里,每个人的终极表达都是为了利益或诉求。
在社会关系中,无论ta使用了什么样的方式,ta只是为了争取到ta的目标,也就是ta的利益或诉求,仅此而已。
比如说两个人是竞争关系,不管一方是因为嫉妒而痛骂对方,还是说尽好话麻痹对方,其本质目的都是想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获取利益。你能说哪个更好吗?
看懂了"每个人无论怎么说,都只是在表达ta自己",自己就不会对来自外界的评判那么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