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难以逾越的评判关,如何面对批评?

2019年5月24日  来源: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原标题: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下)——难以逾越的评判关,如何面对批评?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心理机制。应该说,每个人语言、情绪、表情、行为….背后归根到底都是心理。我之所以很喜欢从生活中不起眼的"鸡毛蒜皮"入手,分析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就是因为只有探究心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管是我们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简单说,我们只有"看懂"/"看透"了一个人的心理,才能从根本上谅解他人,也才能从根本上懂得自己,也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这个角度说,单纯的懂得道理,强制自己去"执行"道理,是注定行不通的,只有真正修通心理到道理的路,我们才能真正的知行合一。

所以,生活中的任意鸡毛蒜皮,都可以作为我们"修炼"自己的修道场,不断的在尘世中"入世",不断的自省以及懂得别人,最后才能完成心灵的"出世",实现心灵的自由裸体以及自己精神上真正的通透和轻松。

所以,今天我将继续上一篇的事件,拆分事件中另一位主人公A的心理机制。

为了更好了解事件背景,还是将事件再次复盘一下(看过上一篇的,可以忽略)文章链接: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上):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事件的复盘:

我某天晚上逛头条时,看到了一位作者(后面简称A)刚发布的"微头条",内容如下:"不小心又拿了一个(青云奖),这个月的目标是6个青云,做不到给你们发红包,做到了你们给我发红包,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很多朋友问我如何在头条写作赚钱,戳链接即可了解:——后面是这位作者的精品课链接"。

看到这条微头条,我有感而发,也发了一条微头条。内容如下

????oo?????°??1?°±?????????????????????????|?a??a???????©?????ˉ????oo???????o?

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真的是一个透明的时代,在头条精确算法的推荐机制下,本是各自关起门在自家发表观点的"微头条"就这样"准确无误"的推送到各位看官手里。我发表的这个微头条,也被推送到了原作者手里,于是A针对我发的这个微头条,又发表了一条微头条,内容如下:"早上突然看到我被人挂上了微头条,真是人不红是非也多,不过我一看她好厉害,为什么同样是写文章的,人家拿那么多奖,而我如此弱鸡,后来我释怀了。 人家做头条比我早,写了300篇左右,我写了不到80篇。自然得奖没她多。我不仅拿的奖比不上人家,勤奋程度更加追不上人家了,毕竟她写半个月8篇,快赶上我一个月的量了。至于专栏,当初是工作人员鼓励我开的,不解释。 Ps:头条的推荐真的是很智能,我早上拿起手机第一条推送给我的就是这条。",后面是她配的截图,是我发微头条的一部分内容(没有截全),主要是我"暗指"她微头条内容的部分。

在上一篇中,我花了一万多字拆分我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今天这一篇,来说一说A的部分。

简单说,正如A发了一个微头条引发了我的情绪一样,我发的内容也激发了A的情绪。而A事后的反应——不管是又发布了一条微头条还是在这条微头条之下和自己的粉丝的互动,都可以看出A对于来自他人的"评判",尤其是否定性评判的态度。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过"评判"这关,这一点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也有提到。对于评判性语言,尤其是我们认为的负面评判,很少有人可以泰然处之。随之而来的,会有很多种应对模式(不管是情绪还是行为),例如愤怒的情绪,进而攻击对方;例如羞愧的情绪,进而自我证白;例如体会到深深的无力感,开始对内攻击——不断强化自己"我确实不好,我没价值,我不值得被人尊重"等等。

可以说,过"评判"关,是一个人人格修炼的必经之路,也是非常困难的选择。这个"评判关",既包括如何看待别人对我们的评判,同时,也包括我们如何做到"不带评判"的对待他人。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一大忌讳就是带着评判的眼光去对待来访者,不管这个眼光是表现出来的,还是在心里想的但是刻意压制没有表现出来的——只要心里有,在行为上,尤其是细微的细节上,就一定会有所体现,这一点毋庸置疑。心理咨询师保持"中立"原则,是对咨询师提出的最基本,也是很多咨询师实际上很难真正做到的咨询原则。

所以,在这篇文章,我主要想探讨关于"评判"的话题。


评判 / 批评 / 表达自己 / 自我价值感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