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注册
婚姻家庭
自我管理
沟通
法律
历史
文化
艺术
经济学
管理学
企业
心理学
新闻传播
哲学
计算机
物化
生物
健康
书籍
我爱图谱
>>搜索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概念主题:
语言暴力
来源:
非暴力沟通
贡献者:
ice9999
2025/3/18 2:49:35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保护自己或对方)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对方。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样做难道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概念主题:
语言暴力
来源:
非暴力沟通
贡献者:
ice9999
2025/3/18 2:37:34
为了倾听他们,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他人的信息,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一旦我们把......
指责他人,是一种危险的诱惑
概念主题:
指责
来源:
光明日报
贡献者:
zhongzhi8341
2020/6/3 13:17:38
......
家庭教育:珍惜每一个“逆反”的孩子,get和他们正确的沟通方式
概念主题:
子女社会化教育
来源:
有梦想的唐糖
贡献者:
sizhuo8289
2019/5/24 17:21:33
......
明星纷纷发文指责吴秀波“重情义”
概念主题:
网红人设崩塌
来源:
娱乐小岛
贡献者:
zhangshaoping891
2019/1/24 23:24:02
“不能让人失望”的执念,是如何形成的
概念主题:
自我管理
来源:
壹心理
贡献者:
68o66oic77
2018/3/24 4:00:27
那些持有“不能让别人失望能力”的人可能生长于严苛、指责型的成长环境里,而这样的环境,往往给孩子带来一些“不能让人失望”的不合理信念绑架。......
缺乏共同目标——不安全氛围
概念主题:
沟通技巧
贡献者:
ice9999
2015/5/5 12:42:30
共同目标是指他人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讨论是朝着“得到同样的结果”而努力的;我们关心他们的目标、利益和价值。相应地,我们也相信他们关心我们的目标、利益以及价值。因此,“共同目标”便成为对话的首要条件。找到......
于归责的三种误解
概念主题:
沟通技巧
来源:
高难度谈话
贡献者:
ice9999
2015/5/4 15:32:25
造成一片混乱的人是你们,而不是你,因此,要想结束混乱,你们也必须合二人之力才能成功。当你与对方开始各自思考自己是如何让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时候,其基础就是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情感、情绪。指责的源动力通常都来自......
指责的代价
概念主题:
沟通技巧
来源:
高难度谈话
贡献者:
ice9999
2015/5/4 15:28:51
当指责成为目的,理解就成了牺牲品;专注于指责会阻碍解决问题;指责会留下一个隐藏的坏系统。在有些情况下,指责不仅很重要,而且也是事件的核心。我们建立法制系统就是为了分配责任,其中既包括刑事责任,也包括民......
了解指责
概念主题:
沟通技巧
来源:
高难度谈话
贡献者:
ice9999
2015/5/4 15:28:41
指责是评判,是向后看;制造问题的是不是这个人?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按照某一行为准则,你应该对她的这一行为做出何种评判?如果评判的结果是否定的,那她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我们究竟是如何曲解他人的意图
概念主题:
沟通技巧
来源:
高难度谈话
贡献者:
ice9999
2015/5/4 14:39:50
在很多高难度谈话中,归责的问题都显得尤为突出。无论是究其表面,还是深入探讨,谈话的内容始终都没离开过“应该责备谁”这个问题。专注于指责不是个好主意,还因为它一方面会压制我们了解导致矛盾的真正原因的能力......
好意图与坏影响无法相互抵消
概念主题:
沟通技巧
来源:
高难度谈话
贡献者:
ice9999
2015/5/4 13:35:13
你可能并不想伤害我,可是你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伤害了我,这是事实。而对每个人来说,接受然后消化直至忘却这一感受都是需要时间和思考的。当人们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意向或意图时,这一做法反而会向对方传递出一条十......
不同的意图带给人们的影响不一样
概念主题:
沟通技巧
来源:
高难度谈话
贡献者:
ice9999
2015/5/4 13:19:08
不良意图背后代表的是人的不良品性。我们会从“他们意图不良”的想法很自然地联想到“他们不是好人”。质问对方是最容易同时也是最常见的表达意图假设的方法。指责可以成为一种单方面行为。我们对他人意图的假设即使......
首页
1
尾页
相关核心文章
1
判定意识或认知理论体系有效性的测试标准
2
宽恕十二招
3
第一招 承认恐惧
4
第二招 了解自己渴望的是爱
5
第三招 收回投射
6
第四招 对自己负责
7
第一要诀:对自己的平安负责
8
第七招 乐意学习与分享
9
第五招 放下自我批判与内疚
10
第六招 接纳自己以及待人如己
11
第八招 做自己的主人
12
第二要诀:找回你我平等之处
13
第九招 接受人生课程
14
第十招 认出一切都没有向题
15
第十一招 看镜中人生
16
第十二招 开放心灵
17
第三要诀: 信任自己的生命
18
神性的光辉
19
外 境 之 幻
20
宽 恕 之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