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国历史规律-中华历史上的31个千古谜团+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灭亡铁律:亡于土崩而非瓦解-极简中国史:一图一表管窥中国历代兴盛衰亡的“历史周期率”-庚子一百八十年祭: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第一章 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因素-文化凝聚力不可夸大-中国社会演变的动力:均田制-中国古典的政治模式:官僚主义-第二章 中国历史发展的轮廓-制度与文化的奠基:从周公到孔子-确定中国历史的主调:第一帝国-社会的重新整合:长期的分裂-尝试货币改革的失败:第二帝国-收敛与退缩:第三帝国-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革命:中国长期革命-第三章 中国历史的开端-封建制度的确立者:周公-从“克己复礼”到“百家争鸣”:孔孟思想的流变-计划经济的原始风格:李悝变法-第四章 第一帝国——秦汉(上)-开创中国政治的早熟:秦始皇-并非商人参政:汉武帝-外戚的最高典范:霍光-第五章 第一帝国——秦汉(下)-毕竟是书生:王莽-最成功的人士:刘秀-瓦解汉朝的工具:党锢之祸-第六章 长期的分裂——魏晋南北朝(上)-乱世枭雄有局限:曹操-以军统民的失败:西晋-长期分裂的确立:淝水之战-第七章 长期的分裂——魏晋南北朝(下)-与自然力量对抗:南朝北伐-中国再统一的工具:孝文帝改革-文教体系的产生:分裂中的积极因素-第八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上)-不了解自己的地位:隋炀帝-帝王将相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史学家的为难处:武则天-沉重的隐患:开元盛世-第九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中)-两种体系的冲突:安史之乱-新旧交替的代价:藩镇割据-推动历史的工具:黄巢-政治与国防重心的东移:五代十国-第十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下)-权力的重塑:赵匡胤-财政税收商业化:王安石变法-农业国家的现代化困境:贾似道买公田-第十一章 第三帝国——明清(上)-文化冲突的尴尬:忽必烈-彻底的“复古”:朱元璋-被夸大的改革:一条鞭法-明清无“资本主义萌芽”-第十二章 第三帝国——明清(下)-弥补中国的缺陷:清军入关-中央集权的巅峰:康乾盛世-不明智的退缩:闭关锁国-第十三章 长期革命-长期革命的准备阶段: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高层与低层的脱节:辛亥革命-悲剧性的过渡人物:蒋介石-创造新的低层:土地改革-第十四章 世界资本主义-商业系统=资本主义-简单化的数字管理:威尼斯的经验-进取与保守的统一:荷兰的兴起-改造英国的高层:光荣革命-附一 黄仁宇小传-黄仁宇小传——投笔从戎-黄仁宇小传——恋爱时光-黄仁宇小传——求学生涯-黄仁宇小传——在坎坷中跋涉-附二 黄仁宇学术著作概述-一口气读懂中华文明之脉络+中华5000年文明史,第一次被整理的如此生动清晰!-中华5000年文明史——四大文明是哪四大?-中华5000年文明史——炎、黄其实是对头-中华5000年文明史——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帝国时代-中华5000年文明史——秦汉文明-中华5000年文明史——一个伟大的朝代-中华5000年文明史——宋代和元代是不是好朝代?-中华5000年文明史——文化专制主义与禁海-中华5000年文明史——曾经的辉煌+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清华大学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四大文明是哪四大?-炎、黄其实是对头-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帝国时代-秦汉文明-一个伟大的朝代-宋代和元代是不是好朝代?-文化专制主义与禁海-曾经的辉煌-“中国”与“中华”一词的由来-李零:什么是中国-一、茫茫禹迹-二、周行天下-三、大地文章-四、思想地图-中国人从哪里来?这三个中国男人恐怕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各朝代灭亡原因,了解这些才算真正学历史-这大概是中华文明被整理得最清晰的一次+一文读懂:中国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为什么古中国一定会形成大一统的国家,并且这一文明从未断绝+中国,需要一个共同的历史叙事-你学到的“假历史”,它从来不告诉你这些事

三、大地文章

2018年11月23日 字数:1436 来源: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作者: 提供人:lofete998763......

三、大地文章

在《大地文章》里,主要是讲我自己旅行的地方,对我来讲比较重要的是山西,一是因为山西是我的家乡,另外,上面提到的“大十字”,可以看到三大板块中间的板块是山西,所以山西特别重要。

山西的特点是,它的边界不是人为划定的,是“表里山河”,像个瓶子,北边瓶口朝着内蒙古高原,东边被太行山切开,西边被黄河切开,南边被黄河和太行山交错切开,这就是它独特的地理形势。这个地方是《禹贡》的中心,自古胡骑南下都是要奔着洛阳去的,为什么都要从山西去走?因为目的地是洛阳。就像北魏在大同定都,最后还是搬到洛阳去了。连慈禧太后逃难到陕西去都要从山西走。

实际上广义的太行山连着燕山山脉,像一个大S型,形成中国中国第二个阶梯,雾霾散不去,是被这个大S挡住的。虽然古代风水讲右背山林挺好,可惜雾霾散不出去。我很想沿着太行山走一遍,再沿着黄河走一遍。

李零:什么是中国

先看山,太行山有“八陉”,八个咽喉要道,从北边到南边数,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大家最不熟悉的是蒲阴陉,我找了半天才在庄稼地里找到蒲阴的城墙。再向南是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军都陉就是八达岭长城所在的地方,飞狐陉就是从张家口去涞源一个狭窄的山口,蒲阴陉就是大同到张家口、保定必经的小城。这都是北魏皇帝从山西到河北来必走的路线。井陉,我们知道去太原一定要从这里进入山西。滏口陉,是长治地区到邯郸、邢台地区必走的,这里是商文化的发源地。白陉有一个宝泉水库非常漂亮,是从辉县到山西必走的。太行陉,前面已经提到,就是大十字上从山西到洛阳必走的路。轵关陉是从河南的济源去侯马必走的路。这是山西东边最重要的八个山口,胡骑南下以后会从这几个方向进入中原。

我还有一个愿望,沿着黄河的渡口走一遍,可惜这只是一个计划,我还没有都走到。这里可以提到几个地方:像走西口的西口渡;像柳林-吴堡的军渡,西汉的时候曾是西河郡所在;辛关渡,1936年红军东征去山西的时候,刘志丹战死在这儿;宜川-吉县的马粪滩渡,是阎锡山抗战时候的渡口;韩城-河津是龙门渡;韩城-万荣是1937年大批的八路军东征进入山西的渡口;蒲津渡是打捞黄河大铁牛地方;风陵渡大家都比较熟悉;大禹渡是灵宝这个地方,函谷关所在,大家都比较熟悉;茅津渡是三门峡,西周把虢国墓地都安在这个地方;垣曲(利民渡、济民渡等)这个地方有垣曲商城,既是渡口又是扼守去侯马的路口。我希望以后可以把这些渡口走一遍。

渡口很多,我只给大家看一下八路军东渡的庙前渡(韩城-万荣),一片河滩,河滩对面的山上就是司马迁祠。▼

李零:什么是中国

我们要想了解中国,可以从你的家乡做起。山西很大,虽然我跑了很多地方,从我的家乡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现代人的家乡观念都很淡泊了,但是我在老家插队落户住过五年,我对老家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对我的家乡做过一番考察,我把它叫做“家乡考古学”。我们的村子叫做北良侯村,我在老家的时候,在那儿挖出过一块北朝时期的碑,才知道我们的寺庙不仅仅是宋、元的寺庙,早在北朝的时候就有,叫做“梁侯寺”,后来毁于元大德癸卯年间的大地震。所以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是地震灾民的后代。苏东坡说,“上党从来天下脊”,上党(长治)地区像是天下的一条脊梁,当然也有人不太喜欢它,阎锡山就说我的老家武乡县是“四大赤县”之一,是共产党在山西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武乡县在抗战时成为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至今仍然是一个红色旅游的有名地方。

李零:什么是中国

这就是我的家乡,北良侯村,周边还有东良侯村、西良侯村、南良侯村,这里有石窟会和良侯店两个北朝石窟。这条路(今208国道)是自古从太原到洛阳的古道。北魏从大同迁到洛阳的时候,沿途传播佛教,所以有大量的石窟、寺庙和佛教遗迹。武乡一带实际上是以梁侯寺为中心,在涅水两岸有很多北朝时候的寺庙,是一个重要的寺庙群。像沁县南涅水洪教院,考古报告还没整理出来,那里出土了非常漂亮的石刻。

这是北朝时留下的石菩萨,在我们村,但是很可惜,被盗墓的人把脑袋给弄下来了。虽然这个脑袋没能拿走,但现在已经身首异处了。▼

李零:什么是中国

中国 / 李零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