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声比比
作者:梓泉、乎睿数据
提起马蜂窝,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世界杯期间,“为什么要去马蜂窝”的洗脑广告,一度登上热搜。最近看马蜂窝又要融资了,要融3亿美元。
估值已经达到了25亿美元,也就是175亿人民币,一个百亿体量的巨头,称之为独角兽毫不为过。而今日资本、启明创投、高瓴资本、GA等机构的投资,也说明了他们对这家独角兽的殷切期待。
但这个独角兽的成色到底怎么样呢?作为一家主打用户生产内容的旅游网站,马蜂窝的2100万条“真实点评”,接近于核心资产。
但如果我告诉你,马蜂窝这2100万“真实点评“里面有1800万条是他们通过机器人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你又会作何感想?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很难相信,毕竟是世界杯花了2亿砸广告的大独角兽。然而当乎睿数据团队的报告出炉后,任何一个有眼睛的人,不信也得信了。
接下来,请不要眨眼。
发现马蜂窝的数据异常源于一次巧合,我们偶然注意到马蜂窝点评增长趋势非常诡异,点评的数量,在特定时间节点指数级上升随后断崖式回落。
我们怀疑,这几个节点和融资有关系。
然后我们去翻点评,发现了很多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
因此我们决定抓取大众点评、艺龙、携程等竞品网站内容,并进行对比,结论让我们震惊。
马蜂窝的抄袭,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就拿餐饮来说,我们抓取了马蜂窝上116万家餐厅并抽取了三分之一的样本,然后定了一个非常严格的“抄袭“标准——一字不差的抄袭,才算抄袭,十句话有一句不同,就不算抄袭。
以这个为抄袭标准,同时,以抄袭150个不同的大众点评账户为”抄袭账号“标准。
好了,请你深吸一口气,然后看接下来的内容。
尽管我们已经把标准定的如此严格。
我们还是在马蜂窝上,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平均每个人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点评,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他们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
这还是我们把抄袭定义的非常严格的情况下,统计出来的结果,如果把抄袭定义的更加宽泛,马蜂窝还能剩下几条原创点评,我都说不准。而且这些账号很多都有官方背书。
抄袭实锤一:这些抄袭账号
出现了很多自相矛盾的灵异现象,比如这个性别是“女”的问答小班长二号,先是去桐乡找女朋友,在同一天,给老公在上海定了全季酒店,而且和女友在南京汉庭睡得很好。
忽男忽女,忽南忽北,男女皆可。堪称薛定谔的女装大佬。
抄袭实锤二:因为Yelp上的评论是英文的,他们抄的时候直接调用Google翻译接口。
回答狗屁不通不说还把”简明英汉词典“给搬运了过来,在马蜂窝上搜“简明英汉词典“可以看到大量机翻点评。
抄袭实锤三:不慎把不该抓取的内容抓了进来
不仅如此,这些抄袭账号,除了贡献内容和活跃度,也活跃在各种官方的抽奖之中,并且屡次成为各种自由航行,特等奖等大奖的“幸运得主”。
比如这次抽奖:价值一万块的自由行获奖者连带三个索尼微单获奖者全是抄袭账号,四个账号合计贡献了11521条抄袭点评。
还有这种更夸张的,一个节选式抄袭账号,连续中奖12次,真是天选之子了。
一个马蜂窝福利性质的抢购很多人都说没有抢到,然后有一个人发帖炫耀说抢到了两次,愿意传授秘籍。
在知乎上一搜ID,原来是内部员工啊。
那有人说,OK这些被你抓了,但是你不能说马蜂窝点评全是骗人的啊?还有很多正常用户啊~
好,第二波锤来了。你不是说其它用户正常吗?我们刨!除!了!7554个作弊账号。在余下的所有账号中,选择了1万5千个最活跃的账号,这些人算是马蜂窝的大V了吧?
大家看这1万5个大V的点评热力图:
有没有感觉很奇怪?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在2015年中旬这1万5千人突然同时活跃,然后到2016年初,同时沉寂了,这尼玛左右横跳都不带刹车的?这是人类吗?这是僵尸还差不多。
如果你觉得锤的还不够狠的话,那么看这张图。这是马蜂窝和大众点评的餐饮点评趋势图,马蜂窝的部分刨除了抄袭账号。
大众点评是用户周末点评比较活跃,周中比较冷寂。马蜂窝的大部分用户集中在周中写点评,一到周末,断崖式下跌。酒店点评也是一样诡异:
携程是周末比周中明显要多,马蜂窝用户,酒店点评周中比周末多,一到周末,断崖式下跌,这不是很奇怪么?马蜂窝的用户都在夜场上班的吗?
周中才有空出去玩?再看一张图,每日餐饮点评数量趋势:
大众点评是在午饭和晚饭活跃,对吧,人之常情嘛,吃完饭抒发一下。马蜂窝相反,午饭和晚饭时点评少。工作时间(10点-12点)、(2点-5点)更活跃。
OK,现在我们得到了马蜂窝的主流用户画像:他们是一群每天朝九晚五吃喝玩乐,在午晚饭以及周末干正事的人,他们是一群能够同时在地球不同地方同时出现,并且反复切换性取向的人。
对不起我实在编不下去了,我只能理解为,或许这就是马蜂窝官网那句
的真实含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