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神论者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遇到迷信人群,就想摆事实,讲道理,用科学知识去说服他们,但是往往效果不佳。宗教迷信从来不以知识丰富,逻辑严密见长,宗教行为和宗教情绪的培养远比系统的神学来得重要。近代以前就有很多学者能从逻辑上挑出宗教体系的漏洞,但是阻止不了大批民众倒向封建迷信。
在今天的中国,更有一些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倒向宗教。笔者有位朋友,在国内读完中小学,后留学美国,最终拿到海洋工程学博士文凭,回国后任一本科普杂志主编。如果要谈论自然科学知识,恐怕没几个科普作家赶得上他。但是此人后来放弃科普工作,专心传教。类似事例在中国越来越多。
所以,仅从知识和逻辑入手,恐怕不是抑制宗教迷信的良策。有多少人是因为读完几本神学理论后才入教?迷信从来都是心理现象,只有从心理学角度去研究,才能挖掘深层规律,找到更好的对策。
然而以笔者所知,心理学界素来担心被科学共同体看成是伪科学或者玄学,对迷信心理现象敬而远之,怕沾一身腥,极少有人愿意从事实证研究,从来也不是心理学的主流课题。
在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试图客观描述迷信现象的是弗洛伊德。他把宗教称为集体神经症,看成一种病理现象。他的学生荣格甚至放下医学工作,到亚非拉这些欠发达国家去研究原始巫术、地方宗教。荣格同样不认为宗教迷信的内容是真实的,但认为这是某些“集体潜意识”在起作用,他要通过剖析这些迷信现象揭示“集体潜意识”的规律。
精神分析学派最早将迷信现象纳入科学考察的视野。但是这个学派的实证性很差,多半靠个体经验、阅读和感悟来研究,作法和传统人文知识分子差不多。所以其理论更多地在人文领域流传,而不被心理学主流所接纳。
1928 年,美国杜克大学莱恩博士成立超心理学研究所。其研究内容包括心灵遥控、预测、透视等等,都是各种宗教迷信共同的行为。1957年,在反复申请后,美国科学促进会接纳超心理学会作为成员。世界各国也出现过相应的研究。中国八十年代科学界试图以实证方式研究特异功能,虽然名字不叫超心理学,但是内容大同小异。
由于某些超心理学家倾向于不惜代价要将这些现象证实,并且存在实验过程不严谨的问题,主流心理学界并不接受超心理学,将其视为伪科学。然而针对某个客观现象,科学既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关键在于要“证”,要主动检验。
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出“高峰体验”的概念,形容人在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体验。马斯洛用“天人合一”“忘我”“无我”之类的词汇来形容它,很象是描述宗教神秘体验。但是“高峰体验”这个概念本身不带任何宗教教派色彩,只是强调客观上存在这么一种心理状态。
马斯洛并未对此进行过实证研究。九十年代,美国南加州情绪与创造性研究所等机构邀请宗教人士作被试,在他们深度冥想时对其脑部活动进行检测。这些研究的出发点都是不承认宗教内容的真实性,但承认这些现象本身是存在的,需要搞清它们究竟是怎么回事。
并没有多少心理学家对迷信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直接成果更是少之又少。笔者以为,下面这些心理规律或多或少能说明迷信现象的原因,可以作为此类实证研究的出发点。
1、负面情绪
抑郁、焦虑、恐惧等主观感受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称为负面情绪。它们不是“坏情绪”“不必要的情绪”。负面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正常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个体与环境的冲突。其中痛苦、焦虑、愤怒和恐惧都有明确的生理基础,是人与高等动物共有的原始情绪,其它后天形成的情感也都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个体产生负面情绪,根本原因在于和环境产生冲突。事业失败,婚姻危机,健康受损等等,都会引发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对个体形成压力,促使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负面情绪是人生的重要动力。
现实中我们可以调整负面情绪,让它成为生活动力而非阻力,但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寻求摆脱一切负面情绪。然而,负面情绪往往是宗教宣传的重要,声称入教便可以摆脱一切负面情绪。许多人仅仅因为无法克制一时的内心痛苦而倒向迷信势力。实际上,那些自称在宗教活动中获得解脱的人,由于过分压制自然情绪,现实中总是麻木不仁、无所事事。
2、动机冲突
在同一情境下,两种或两种以上动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称为动机冲突。它是常见的心理现象。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勒温专门研究动机冲突,还将它们分成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三种。他的动机理论可供参考。
如果发生动机冲突的情境是生活中的小问题,比如购物选择,寻找行车路线等等,动机冲突不会造成根本性影响。遇到重要人生选择时,动机冲突就会制造出严重的心理压力。一些人承受不了动机冲突,转而求神问卜。
在他们看来,请神明代为选择,就可以回避选择中自己要承担的责任。
正是动机冲突这种心理原因,导致民间巫术始终有其舞台。
3、完美倾向
在人类行为中,不存在无成本的收益,或者解决问题却不造成麻烦的完美方案。无论个体还是社会群体,现实中都必须给行为付出代价,不能尽善尽美的现象永远存在。但是,一些个体有追求完美的倾向,难以承受现实中存在问题、缺陷、障碍或者成本。
宗教宣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信徒允诺存在完美社会,在那里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恶。加入宗教就能消除现世一切罪恶,永享福寿。既然宗教可以建成无恶的世界,为了追求它,便可以捣毁现世的一切。也正基于这种虚幻的承诺,宗教在历史上一向是暴力的源泉。而这种宣传往往会吸引有完美倾向的人。
4、超价想象
认为自身能力和知识超过一般人,可以克服别人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者不会遭遇人人都面临的麻烦,这种幻想称为超价想象。其极端者认为自己出类拨萃,领袖群伦,具有天赋使命。
青少年时代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够,每个人都有点超价想象。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个体逐渐认识到自身局限,学会客观地分析自己,超价想象日益减少。但是某些成年人一直保持着超价想象,自恋自大。他们会夸大自己某项业绩的社会价值,作事鲁莽,甚至认为自己比一定别人漂亮。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远远高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
当一个人拥有顽固的超价想象时,常会拒绝社会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自视拥有不可理解的神秘力量,正是它们让自己不同寻常。很多迷信者自命先知,认为能听到神的声音,可以为神代言,都是超价想象在起作用。
5、外归因倾向
归因指人们如何给行为结果寻找原因。心理学中专门研究这类现象的理论叫归因论。它将不同归因分成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两种。前者将行为归结于行为者本身的原因,如品行、能力,努力程度等等。后者将行为归结于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工作条件,机遇等等。
如果一个人经常把自身行为归因于外界影响,尤其在失败时喜欢这么做,叫做外归因倾向。这不仅仅是委过于人的不良习惯,更会促使一个人相信有某种神秘力量在干扰自己的生活,进而相信命理、运势等迷信说法。
“我没做错,只是命不好”,这是外归因倾向的典型话语。顽固的外因归倾向者甚至会产生迫害妄想,认为社会中有某种邪恶力量事事针对自己,很容易接受有关魔鬼的宣教。
6、死亡恐惧和分离创伤
对死亡的恐惧是迷信传播的重要动力,通过许诺有来世,宗教得以在幻想中帮助人们减少死亡恐惧。很多人在年轻时能够接受无神论,却会在晚年倒向宗教,就是因为承受了更多的死亡恐惧。
另外,亲友死亡带来的分离创伤,也是迷信传播的重要渠道。由于亲友死亡,一个人会承受一段时间的心理创伤,从数周到半年不等。如果亲友死于意外事故而非疾病或者衰老,造成的创伤会更深刻、更持久。一些人为了摆脱这种创伤,便会寄希望于通灵、等巫术。
7、权威人格与从众心理
权威人格是以崇拜权威为特点的变态人格,表现为认同权威,不愿独立思考和决策。一种民间迷信或者草根宗教获得正统地位后,往往会吸引大量有权威人格的信徒。在今天,有此类人格的人也更容易盲目相信“名人”传播的各种现代迷信。
与其类似的心理现象是从众心理,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不知不觉与多数人保持一致。有的只在行为上与大家保持一致,内心观念并不相同。有的在观念上也保持一致,但并非出于理性思考,只是觉得与他人一致才有安全感。
在古代,从众心理是迷信传播的重要土壤。因为大家都拜神,所以我也拜神。今天,出生于宗教家庭,生活在宗教社区的人,也会因为从众压力而求神拜佛。不少宗教都提倡聚众举行宗教仪式,而不是由信徒在家里单独举行,就是希望借从众心理对个体信徒造成精神压力。在美国,一些无神论者甚至在从众心理支配下,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信仰。
8、投射心理
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附加在客观事物上,这种现象称为投射。比如爱一个人,就认为他什么都好。讨厌一个人,就会放大他的缺点。“先入为主”“有色眼镜”等词汇都用来描述投射心理。
虽然早就被人们所体察,但是直到1939年,心理学界才由弗兰克提出这个概念。心理学家利用投射心理制定出多种投射测验,用于考察个性心理特征。
迷信传播也会利用投射心理,放大投射心理。在其支配下,宗教信徒总能从身边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明。甚至会扭曲各种信息,以符合自己的信念。
9、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是指随意的、反复的、无意义的行为。它不会带来实际收益,但会缓解紧张情绪,制造精神安慰。在圈养动物身上普遍存在着刻板行为,儿童中刻板行为也很常见。在强迫症、自闭症等心理疾患中,刻板行为更是主要症状。
健康成年人自制力强,更为理性,刻板行为大大减少。但不会有人完全戒除,多少都会保留一些,比如吃东西要吃双数,走路必须某只脚先进门等。
各种宗教迷信仪式最初都起源于某些刻板行为,它们本身也是刻板行为,既不能治病,也不能减灾,仅仅能形成心理安慰。社会上存在大量低知识阶层,需要通过刻板行为缓解心理压力,他们很容易接受宗教仪式。对这些人来说,教义并不重要,通过履行仪式带来心理安慰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10、集体癔症
群体中不同成员的行为会互相影响。比如在课堂上一个学生咳嗽起来,会刺激其他同学发生咳嗽。同班女生相处日久,月经周期会趋向一致。
当群体成员之间非理性行为互相感染时,就会暴发群体性的歇斯底里。比如一起哭、一起喊、一起手舞足蹈。参与者声称自己停不下来。这些都是宗教仪式中常见的现象,传播者将它们解释为信仰的力量,或者高级能量等等。
而经常参与迷信仪式,体验过集体癔症的人,也会对说服劝解视如无物。他们认为自己真实地看到了神或者超功能。
11、心身反应与安慰剂效应
某些心理活动会在生理上产生相应反应,称为心身反应。医学界早就观察到这种现象,称之为安慰剂效应。为了避免这种效应,医药研究中要设置对照组,让他们服用安慰剂,与真实药物的作用进行对照。
人类群体中有些人的心身反应更强烈,迷信传播中那些信仰治病、发功治病的事例,其中不少都是心身反应。然而,要厘清它们当中哪些是心身反应,哪些是纯粹的骗局,更需要真正的实地研究,不能闭门造车搞理论推导。
12、精神病理现象
以上这些都是正常心理现象,精神病理现象与宗教迷信的关系更紧。在古代,精神病往往不被视为疾病,一些如幻听、幻视之类的精神病理现象往往被赋与宗教意义。或被视为神明降身,或被看成魔鬼附体。这些事例很容易作为宗教迷信的宣传材料。
心理学家作过感觉剥夺实验,被试的视、听、嗅、触等基本感觉被剥夺后,很快就产生各种幻象。由于有危险性,这类实验通常时间不长。
而一些宗教迷信流派追求幻象的形成,他们设计的修练方式往往要求信徒与世隔绝,尽量不接受客观世界的信息,长时期冥思苦想,甚至用饥饿等方式令身体虚弱,以期待出现幻觉。实际上是人为诱发精神病的过程。
13、药物致幻
在远古时代,使用药物产生幻象,就是宗教修炼的基本方法之一。到了近现代,由于工业能力的发展,从生物或者化学体中大量制造出致幻剂,并在一些国家广为流行,成为迷信现象的又一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致幻剂造成的幻象也在“与时俱进”。在美国,每天都有数百人报警声称遭遇外星人,绝大部分都是吸毒的结果。
(三)
宗教从历史上就出自人类的恐惧心理。对于迷信现象,心理学是最为对口的科研领域,甚至没有之一。大量的个体迷信现象都可以通过设计实验、现象录像、仪器记录、统计显著性等手段进行研究。
对于目前一些流传甚广的迷信现象比如转世、赶尸,只有调查记者或者自媒体人进行记录。而那些媒体人出于吸引眼球的需要,倾向于将它们包装成真实发生的事情,并且只有人证,没有实物记录。这些案例中也没有心理学家到场进行研究,导致公众舆论中都是神神鬼鬼的信息。
笔者以为,九十年代后特异功能热在中国退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界进行了实证研究,始终无法证实这些现象。虽然单靠科学研究不能彻底解决迷信问题,但它却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作为一个较好的开始,最近有些专业论文以迷信的心理基础为内容。但只是介绍国外相关研究,尚未没有自己的实证研究。当然,著书立说最为经济,实证研究总得要花钱,这种现象说明了心理学界仍未将这一课题纳入规划。
尴尬的是,虽然心理学家有避嫌的想法,但是“心理”这个词听上去很接近“心灵”或者“灵魂”,一些兜售现代迷信的人往往会借用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的名义。
弗洛伊德和荣格首当其冲,一些打着精神分析或者荣格学会名义的组织,在会场上挂起“祖师”的像,将其基本理论教条化,从内容到活动形式很象是“准邪教”。而弗洛伊德和荣格本身是严谨的科学家。
另有一些自立门户的“心理大师”,他们频繁出没入媒体,甚至中央级媒体。这些人并没有接受过心理学训练,有些人甚至没读过大学。他们将东拼西凑搞出来的“心理学理论”拿到社会上贩卖,其传播形式也很接近现代迷信。
心理科学界虽然从未承认过这些人的“成果”,但在一些由商业机构组织的心理学活动中,这些民科“大师”却与心理学家并列在座,干扰视听。
与其不闻不问,甚至被利用,心理学界不如抛开顾虑,对典型的迷信现象进行实地调查,或者实验室检验。在反对迷信和伪科学事业中贡献出本学科的力量。
即使不能对每个迷信现象都作实证研究,至少要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例进行研究。一个领域科学界不去作研究,不掌握第一手资料,那里就容易成为迷信和伪科学传播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