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滴滴事件会成为压垮共享经济概念的稻草吗?

2018年8月28日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 提供人:ajlabbll0......

一石激起千层浪。

滴滴顺风车引发的舆论风波让这家公司站到了风口浪尖。同时,也将话题延伸到了共享经济这个行业。

共享经济是否为伪命题再次被摆上议程。

垄断下的畸形

复星同浩资本创始合伙人刘琦开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首先要明确何为“共享经济”。

他称,对共享经济有两类定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C2C模式,例如Airbnb、滴滴顺风车等,用户将自己的资产及工具与其他用户分享,提高利用率;第二类是目前国内较火的B2C项目,如共享单车、共享医院、滴滴快车与专车等。

“这两类是完全不同的。”刘琦开称,B2C模式资产集中,利于控制风险与纠纷,但可控成本也非常高;相比较而言,C2C获取成本低,虽然更符合共享经济模式,但较难控制。也正因此,C2C模式更看重平台方到底愿意投入多少成本,具体包括对平台机制的设置、对风险的把控、对处理纠纷流程的设置,以及进入平台资质的审核、服务过程的透明性、解决问题的时效性等。“如果不愿为平台规则的制定以及进入门槛的审核耗费成本,那这个项目未来肯定会出问题的。”总之,刘琦开称,两种模式虽然花费成本的落点不同,但并不存在哪个好与不好的区别。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论B2C还是C2C模式,平台的公平性、风险性与可控性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与具体落地哪个垂直行业没有太大关系。

滴滴如今的“垄断”也被诟病。自从2016年8月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起,中国网约车市场一直呈现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虽然仍有神州、首汽、易到等其他参与者存在,但都无法改变局势。商务部也曾对滴滴进行反垄断调查,约谈滴滴出行,但两年时间过去,反垄断调查一直未有结果。

刘琦开表示,本质上讲,行业内同时存在几家良心竞品企业是较为平衡的状态,若干良心玩家可以促使行业更具公共属性,进而完善公共规则,而非完全按照商业逻辑运作。其次,不论是网约车行业还是共享单车领域,都存在被资本催熟、恶性竞争与极大资源浪费等现象,由于企业在资本助力下过度发展,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与运营能力反而并未得到核心提高,资本冷却后,行业进入稳定状态,企业便开始衡量运营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逐渐回归市场自我调配。

刘琦开认为,共享经济并非伪概念,其需求是客观存在的;限制共享经济的最大问题在于法律法规没办法短时间内完全跟上;顺风车社交场景的确存在,但并非第一需求,核心痛点在于平台方如何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安全隐患。

“共享”是伪概念吗?

滴滴作为共享经济出行领域最大的平台方代表,如今问题频发。此外,去年曾出现过短暂的共享雨伞与共享充电宝项目,经过一时舆论热潮后逐渐冷却,甚至退出历史舞台。

共享经济本身是伪概念吗?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投资人与企业界人士均表示,共享经济本身是具备存在价值的,尤其在盘活闲置资源、提升利率效率等方面。

刘琦开表示,“共享”更多是一种“关系”——一方将手中富裕的生产力与资源分享出来,让更多人使用,这种分享关系是肯定存在正向意义的。另一方面,顺风车这类典型C2C共享经济案例更多问题是出在执行层面。而诸如共享雨伞与充电宝项目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其本身在市场上是具备一定需求的,但究竟能生存到多大规模要具体看商品需求与商业化落地之间的匹配程度,共享雨伞落地失败一方面是雨天场景本身较少,二是商业模式不够大。另一方面,充电宝之所以还能存活是因为消费者对移动手机需求量大,但究竟是否也有足够大的商业空间还有待检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在接受第一财经频道《财经头条》栏目采访时表示,共享经济的初衷是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激活闲置资源,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而共享单车被称为伪共享经济,是因为它并非闲置资源,而是重新生产投入,但它确实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以及绿色、环保的效益。

要“共享” 先“风控”

通过此次滴滴事件,共享经济行业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滴滴官方宣布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免去黄洁莉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客服副总裁职务。滴滴出行称,顺风车业务下线后,公司将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

对此,刘琦开表示,共享经济成熟过程中,规则与规则的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保障,不该唱衰共享经济本身,更该谴责平台在具体规则制定、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缺失。

一位Uber中国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平台应尽可能将可避免的风险排除掉,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妥善处理。Uber早期在安全处理方面也曾犯过类似错误,因流程与分级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耽搁,之后便从技术方面开发更多安全功能,包括实时给亲友分享行程状态、一键SOS、隐藏司乘电话号码等。

据该人士称,如果Uber司机被乘客投诉性骚扰将被立刻下线与封号,客服接线时均可看到该司机此前的客诉记录。另外最重要的是,司机车牌号并非被设置为查询流程复杂的隐私。

不过,该人士补充称,没必要将滴滴与Uber再进行比较,双方在技术、算法、产品设计、系统体制,甚至国情等各方面均有不同,但此次滴滴事件实在该引起互联网行业反思在企业宣传、文案设计、风险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意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