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哲学+人类生命学-----前言-什么是人类生命-人生的活动-人生的变化-人生时空洞理论-初步认识与理解时空洞-人生与时空洞的基本关系-人生多元理论-人生实用理论-人生机运理论-一加一等于几-回答几个生活问题-人生时空洞理论与养生-第四节怎样运用人生时空洞理论-自然性与社会性-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平衡-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和谐+黑格尔:什么是“哲学”?-哲学家康德:我是一个天生的求知者-邓晓芒:中西方不同的人格结构-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区别-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化-对话孙利平:哲学,真的无用吗?-文化的三个层次-中国的主流文化-探寻中西方哲学的秘密-科学观念的创造者一定是半个哲学家-怎么提高哲学能力?-这十大哲学思想经典,你都知道吗?-哲学究竟是什么?对哲学迷惑的你赶紧来看看-哲学家只要能解决——存在和情绪,就能解决人类的大多数疑惑-没有哲学的人类文明会是什么样?恍然大悟-深度解析自由主义的个人“自由意志”-深度解析自由主义的个人“自由意志”(下)-人人都该懂的哲学-序 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问题1 身体与心灵:什么才是人的本质-经验机器:人类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欺骗论证:身体与心灵是同一的吗-反驳欺骗论证:同一者的不可分辨性原则-二元论:心灵脱离于身体而存在-思维拓展:人与外在世界的互动-反驳二元论:范畴错误与心身互动问题+问题2:自由意志:什么情况下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道德责任: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决定论:能否选择其他行为-自发自由:能否做想做的事-自律:能否摆脱运气的操控-道德主体:人是否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问题3:同一性:什么使你与之前的自己仍是同一个人-心理层面的连续性-物理身体的连续性-个体同一性难题-死亡对个体的影响+问题4:道德哲学:什么是真正道德的行为-功利主义:追求人类幸福最大化-美德理论:道德存在两难困境-物种主义:差别对待其他物种-间接功利主义:对选择进行计算-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局限-特殊主义:质疑道德理论-元伦理学:不存在普遍的道德事实+问题5:政治哲学:什么是国家的正当性理由-自然状态:建立国家是否非理性-后自然状态:“同意”论证和“得到好处”论证-无知之幕:政府应如何确保正义与公平-所有权:政府能否对私人财物再分配-税收:政府能否对个人财产征税-自由原则:政府是否有权干涉个人的行为+问题6:大脑与意识:人的意识是什么-心脑同一论:意识是脑神经系统的运动-取消物理主义:舍弃旧有术语-功能主义:意识是复杂的功能-人的自我意识是什么+问题7:知识论:知识是什么-知识的充分必要条件-挑战知识的必要条件-挑战知识的充分条件-“知道”与“相信”的转化+问题8:怀疑论:怀疑的界限是什么-黑天鹅故事:对归纳推理的怀疑-归纳推理的合理性-证据与结论间必然存在逻辑断层-内部怀疑论与外部怀疑论-所有知识都建立在概念之上+问题9:上帝证明:如何证明上帝存在-设计论证明:上帝是宇宙的设计者-宇宙论证明:上帝是宇宙根本的原因-本体论证明:上帝必然存在-道德证明:上帝存在面临道德困境+问题10:艺术哲学:艺术的意义是什么-艺术作品评判:宽容原则-艺术鉴赏:审美无关利害-艺术鉴赏的几个问题:从对艺术的表达到赝品-艺术的审美价值:美与爱+结语:如何探寻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朽、死亡与乏味-永生者的噩梦-幸运与不幸-人人都该懂的哲学——致谢-序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结语:如何探寻生命的意义+坤鹏论:为什么哲学与修辞学如此对立不容(上)-坤鹏论:为什么哲学与修辞学如此对立不容(中)-坤鹏论:为什么哲学与修辞学如此对立不容(下)

序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

2020年7月19日 字数:2147 来源:人人都该懂的哲学 作者:【英】彼得·卡夫 提供人:heidong86......

约翰·科廷厄姆(John Cottingham)的《西方哲学:一本选集》(Western Philosophy: an anthology,2008年第2版),收录了大量古典与现代的经典文本,厚达800多页,并且包括本书涉及的许多关键文本的精华。假如你想读重点段落,该书就很适合你。此外,还有两本全面、厚重、可靠的导论型书籍,主要面向本科生,但涉及哲学的所有重要领域,皆由格雷林(A.C.Grayling)编著,分别是《哲学:通过主题展开的导论》(Philosophy: a guide through the subject, 1995)与《哲学2:通过主题更进一步》(Philosophy 2: further through the subject, 1998)。

如果你对沉重的书本不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这本时尚、经典又很薄的导论书籍,即伯特兰·罗素的《哲学问题》(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第一版出版于1912年)。如果你想要阅读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可以看看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The Last Days of Socrates)中就收录了部分作品,还可以去读读笛卡尔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第一哲学沉思集》。

如果你喜欢看着电脑屏幕或者喜欢看打印的文件,可以使用非常可靠且免费的网上资源“斯坦福哲学大百科”(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还可以使用网上的“皇家哲学研究所”(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哲学论文、访谈视频与讲座通常皆可在大学网站上找到。

问题1:身体与心灵:什么才是人的本质?

经验机器出现在罗伯特·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Anarchy, State and Utopia)一书中。笛卡尔提到的“邪恶的天才”出现在他的《沉思集》(I和II)中。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出现在《理想国》中,或许,这个隐喻在用于揭示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区别时更加出名。

吉尔伯特·赖尔对笛卡尔的攻击,出现在他1949年出版的《心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ind)一书中,奥斯丁(J. L. Austin)将其嘲讽为“这就是赖尔的风格”。那个时候,“职业”哲学家即便不使用大量的参考文献与脚注,仍能自豪地写作。让赖尔在牛津黯然失色的奥斯汀则在《哲学论文》(Philosophical Papers)里的《洒墨的三种方式》(Three Ways of Spilling Ink)一文中提出了企鹅的例子。上面提到的所有问题背后都潜伏着一个痛苦的天才,他就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有谣言传说,赖尔会让自己在牛津的学生溜到剑桥去,因为那是维特根斯坦教书的地方,他让学生去学习这位大师最新的、令人困惑的思想。

问题2:自由意志:什么情况下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一本优秀的论文集叫《自由意志》(Free Will,第2版),由加里·沃森(Gary Watson)编辑,包含了斯特劳森(Strawson)与法兰克福(Frankfurt)的文章。斯特劳森虽然声称自己不关心决定论,但他提出了被动态度(reactive attitudes)的重要性;法兰克福则着重论述了淫荡的人以及欲望的等级。关于道德运气,丹尼尔·斯塔特曼(Daniel Statman)编辑了一本论文集,就叫《道德运气》,其中涵盖了伯纳德·威廉斯与托马斯·内格尔的文章,正是他们提出了这个近些年一直受到讨论的话题。关于存在主义,你可以先尝试阅读萨特的小说《恶心》(Nausea)与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不过,他随后又部分否认了这一点。

问题3:同一性:什么使你与之前的自己仍是同一个人?

参见雷蒙德·马丁(Raymond Martin)与乔纳森·巴恩斯(Jonathan Barnes)编辑的《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它包含了威廉斯与帕菲特的一些重要论文。涉及个人同一性时,把“相同”(the same)理解为一个程度的问题,是由阿登·莱昂在论文《论保持为同一个人》(On Remaining the Same Person, Philosophy, 1980)中提出的。还可以参见下文“译者后记”中提到的关于死亡的读物。

问题4:道德哲学:什么是真正道德的行为?

就关键文献而言,无论新旧,都可以参考弗里克(Fricker)与格滕普兰(Guttenplan)编辑的《阅读伦理学》(Reading Ethics: selected texts with interactive commentary)。伯纳德·威廉斯发人深省的妙语“一念已太多”出现在《个人、品格与道德》(Persons, Character and Morality)的文章中,而该文章收录在他的论文集《道德运气》中。如果你想要立即阅读原著,可以去读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与密尔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问题5:政治哲学:什么是国家的正当性理由?

最好的政治哲学导论是乔纳森·沃尔夫的《政治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第2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经典文献是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维坦》(Leviathan),约翰·洛克的《政府论》(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以及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论自由》(On Liberty)。你可以试着先读密尔的。

其他会对你有所帮助的作品包括约翰·罗尔斯读起来并不轻松的《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以及罗伯特·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问题6:大脑与意识:人的意识是什么?

经典二元论出现在笛卡尔的《沉思集》中。如果你想了解相关的重要论文与研究,包括图灵、塞尔、布洛克等人的思想,可以参见海尔(J. Heil)编辑的《心灵哲学:导论与文选》(Philosophy of Mind: A Guide and Anthology, 2003),或者哈克(P. M. S. Hacker)的《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1999)。

问题7:知识论:知识是什么?

本章所引用维特根斯坦作品的内容,出自《哲学研究》(1953)。柏拉图作品的内容出自他的《美诺篇》。如果你想阅读一些广泛收录了近些年重要理论的书,可以看看邓肯·普里查德(Duncan Pritchard)与拉姆·尼塔(Ram Neta)编辑的《论证知识》(Arguing about Knowledge)。如果你想了解怎样通过信息重新理解知识,可以看看爱德华·克雷格(Edward Craig)的《知识与自然状态:概念综合的一篇论文》(Knowledge and the State of Nature: An Essay in Conceptual Synthesis, 1999)。

问题8:怀疑论:怀疑的界限是什么?

上面提到的普里查德与尼塔的关于知识的选集亦包含讨论归纳与怀疑论的论文。就波普尔与研究课题而言,有一本好的导论是皮特·戈德弗雷–史密斯(Peter Godfrey-Smith)的《理论与现实》(Theory and Reality, 2003)。

1954年,纳尔逊·古德曼在其著作《事实、虚构和预测》(Fact, Fiction?and Forecast)中,介绍了“绿蓝”(grue(25))这个归纳法的新谜题。如果你想看有关这个问题,以及其他数不清的逻辑的、伦理的、认知的等悖论的探讨,可以参考我的《这句话是假的:哲学悖论导论》(This Sentence Is False: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Paradoxes)。跟随索尔·克里普克(Sual Kripke)的脚步,我们能够进入语言哲学,而如果你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参考亚历克斯·米勒(Alex Miller)的《语言哲学》(Philosophy of Language)。还有一部对众多怀疑论进行攻击的作品,即托马斯·内格尔的《理性的权威》(The Last Word)。

问题9:上帝证明:如何证明上帝存在?

对于并非神学家和信徒的人而言,许多有关上帝的作品都是非常晦涩难懂的。其中,大卫·休谟的《自然宗教对话录》(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与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宗教三论》(Three Essays on Religion)是两个例外,且极具影响力。尼克·埃弗里特(Nick Everitt)的《上帝的不存在》(The Non-Existence of God)是一部易于理解,且持有怀疑态度的作品。弗林特(Flint)和瑞(Rea)编的《哲学神学的牛津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ical Theology)是一本非常好的论文集,普遍地涵盖了宗教问题。爱德华·费塞尔(Edward Fesser)的《最后的迷信》(The Last Superstition, 2010)是对无神论观点进行攻击的一部作品。有的无神论者把自己称为“不可知论者”,认为否定是无法证明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上帝的错觉》(The God Delusion)。在该书中,本体论证明同样被认为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并遭到拒斥。

问题10:艺术哲学: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美学,建议你一定要读一读罗杰·斯克拉顿(Roger Scruton)的作品,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能启迪你的思想。我的评论就深受他的《美的简介》(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o Beauty)影响。如果你想看更全面的,可以选择杰罗尔德·莱文森(Jerrold Levinson)编辑的《美学的牛津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Aesthetics)。在短篇的作品《两部回忆录》(Two Memoirs, 1949)中,凯恩斯描述了摩尔的《伦理学原理》的深远影响。

哲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