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是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对事物过往认知的基础上,对前景预先做出的设想和推断。预言虽然是以现有事实为依据,然而思维的成果却尚待事实的验证。预言并不是实践的产物,而是亟待通过实践来实现的东西。
对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而言,预言的能力十分重要。预言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从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发现其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预言产生的根源也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预言在人类进步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预言使人类对未知的探索逐步转化为已知,将构想转化为现实,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助推器”。
麦肯锡的工作人员不会忽略预言的力量。因为他们懂得在商业活动中,预言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许多人听说过“逻辑树”,却很少有人知道“议题树”。议题树的发明是麦肯锡工作人员的骄傲之一。议题树的本质就是为了证实或证伪某个假设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议题树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框架桥梁,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而子问题的下一层又能够进一步细分。议题树的绘制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而所有的问题和子问题都可以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在梳理的过程中,那些可以立即被证伪的分支可以立刻被排除。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A曾在日本占据着最大市场份额,并且正在向全国推广其商贸业务。然而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A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多年后会被另一家投资少、规模小的平台B抢占了市场。
随着网络在千家万户的普及,平台A把眼光聚焦在了网络购物上,而平台B也正跃跃欲试。平台A以易贝、亚马逊等平台为榜样,并且以“国际通用”为目标扩展业务。而对于未来的发展,平台B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麦肯锡咨询公司。在麦肯锡咨询人员的建议下,平台B遏制了好高骛远的“野心”,而是别出心裁地在国内市场做起了文章。
与平台A采取与国际“接轨”的进货渠道不同,平台B以降低成本为目的,使用性价比最高的本土进货渠道,以更加低廉的价位进行网络销售。尾大不掉的平台A需要商户等待商品的批文下达才能进行销售,而平台B采用了更加灵活的支付担保交易,利用消费者去“把控”商品质量。在商户与消费者的沟通上,平台A极力避免两者之间的私下交易行为,而平台B则鼓励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与卖家沟通交流。直到平台A最终醒悟,但大势已去。平台B的灵活度打败了平台A的“整齐划一”,而多年来低门槛的经营策略让平台B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经过一系列的考验,平台A被名不见经传的平台B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预言是具有局限性的。一方面,作为预测的主体,无论是知识和经验,还是分析思考能力,抑或是掌握的事实和资料等,导致了预测的准确度受限。另一方面,从预测的对象来看,事物的发展千变万化,预言是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出判断,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同其他一切形式的思维方式一样,预言既不可以轻易相信,也不能妄加怀疑和否定。
麦肯锡咨询机构的专家指出,预言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第一,直观性预言。这种预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的经验、见识和综合能力。许多时候直观性预言是在“直觉”作用下做出判断的。直观性预言虽然没有缜密的分析和推理过程,然而对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来说,这种预测法能发挥出省时高效的优势来。
第二,探索性预言。一般来说,同一件事物的基本因素,如条件、目的、问题、性质等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根据相对稳定的因素去推断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结果。这种方法比前一种更具理性色彩,其探索的角度也更加灵活多变,但大致趋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前文已经提到,麦肯锡公司在解决全新问题时,推崇的方法之一是“做出假设”。每一次假设都只是有待验证的一步,而不是板上钉钉的结论。企业负责人常常通过自身的经验、判断或者网络信息的辅助,做出自认为正确的结语,而丝毫没有考虑到片面和错误的可能。“做出假设”为企业负责人提供了一个信号:假设随时有可能被推翻,不要轻易下结论。
麦肯锡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最为推崇的一种就是“多重假设”。每一次判断都是一次假设,而不是一个结论,我们往往在判断一个行业是怎样的时候,通过网络信息的辅助、自身的分析等会得到一个我们认为正确的结论。而问题就是,你获取到的信息有可能不全面,也有可能不准确,错误的信息给了你错误的判断,而我们却误以为是结论。因此,把每一次判断都当成一个假设,随时接受假设被推翻,而不要轻易下结论。
如果说初步假设为下一步举措的规划提供了大方向,那么“多重假设”就是在事态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环境、条件、资金、人员等的变化而做出的假设对现实情况的磨合和调整。多重假设的过程包含着对客观现实合乎事理的推断,每一步都是对之前假设的修正或延伸。初步假设是创造的“酝酿时期”,多重假设就是创造“发酵”的过程。通过将假设拿到现实中去验证,对各种信息进行参照、组合、渗透、选择等,不断把假设延伸至深远处,使创意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