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不平等”术语并不确切。平等与不平等的对立在意识形态上与现代民主价值体系联系在一起,完全涵盖的只是经济上的不相称,对于结构分析不起作用。
(2)或最近引进法国的“大社会”。
(3)就这一观点,参见下文《最小的公共文化与最小公倍数》。
(4)消费的无限一面当然在第二层面(社会区分系统)。在第一层面(消费与交换系统),人们可以将之同化为语言、财富和服务的“成品”材料(跟语言符号的成品材料一样,)能够足以使人像在原始社会里那样得到满足。语言不增生,因为在这方面不存在符号的两重性。它是建立在社会等级与双重的、同时的决定性之间的。相反,一定层次的口语和文笔又变成明显增生的地方。
(5)就这一观点,稍后请参见《作为新生产力征象和控制的消费》。
(6)这是需求的“后备军”。
(7)这种不断增长的区别并不一定意味着一种自上而下的不断拉大的等级距离、一种整个“幅度的失调”,而是对一种不断增长的歧视,一种区分性的符号在少到极限的等级内部本身的加速比。一种一致化,一种相对的民主化总是伴随着更为激烈的合法竞争。
(8)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际需求”与“人为的需求”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假问题。当然,“人为的需求”掩盖了“核心”需求(电视取代了教育)的不满足。不过,与普遍物质增长的决定性(资本扩大再生产)相比,这是次要的。根据这种决定性,它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人为的”。甚至这种包含人的目的性的,“自然的”与“人为的”之间的对立本身,就意味着物质增长意识的产生。前者由后者再产生,在功能上与后者互为联系。
(9)在《读者文摘精华》所进行的调查(A. 皮阿蒂埃《欧洲消费的结构与前景》)中,显示的图表并非美国广大中产阶级的图表,而是少数消费杰出分子(“大亨们”)的图表,它为那些还没有拥有奢华的全副武装(赛车、音响、第二住宅)的多数派充当了模式,因为没有这些,就不是名副其实的欧洲人。
(10)这是广告的“抗凝血”作用(埃尔戈齐)。
(11)请参见上文《作为新生产力征象和控制的消费》。
(12)《需求的意识形态源起》,载《社会学国际手册》1969年,第47期。
(13)关于这一点,请参照后文《关切之谜》。
(14)对关系而言也是如此:这一系统是建立在对人际联系及具体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清洗之基础上的。正是在此前提下它必然系统化地成为(公共、人际等)关系生产者。关系生产变成了生产的一个主要支系。而由于这些关系不具任何自发性而是被生产出来的,它们必然和所有被生产出来的东西一样被投入消费(这与那些由社会劳动无意识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是不一样的,它们不是出自某种有意识且受到控制的工业生产:这些关系并没有被“消费”,相反地,是社会矛盾之所在)。
关于社会人际关系的生产和消费,请参照后文《关切的神话》。
(15)参见后文《暴力》。